刍议书法传播生态体系的重构

2016年07月05日19:07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章剑华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独特艺术,我们炎黄子孙有责任成为它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然而,随着大众媒体尤其是新兴媒体的兴起,书法与其它艺术一样,其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是当今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

  书法与传播

  中国书法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乱岁月,无论是时代变迁还是政权更迭,书法却从未中断,并以其极大的历史惯性力向前发展。

  “书法”,顾名思义为书写的方法,中国书法则是从汉字的书写方法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在先民的生活中,书法首先是作为记录语言、交流思想的信息传播工具而存在的。同时又为人的爱美本性所驱使,人们在书写汉字过程中日益讲究起结构、用笔和章法的美观来,从而使书法具备了艺术的审美功能,最终演变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艺术化的书法,让人们在黑与白、点与线的千变万化中实现着自身的精神创造和情感渲泄,它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正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一脉相承。所以,书法是实用的,也是艺术的,更是文化的。纵观中国书法史,书法往往因实用而书写,因艺术而流传,因文化而传承。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作者为兰亭雅集即兴撰书的一篇序文。此作含质耀文、气韵生动,堪称自然与神来、文意与书境完美结合的序文典范和书法高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安史叛乱爆发后不久,因其弟季明被叛军所杀,首榇以还,时任蒲州刺史的颜真卿“抚念摧切,撰文祭之”。这篇以悲愤之情而成的血泪之文,言辞激切而笔墨随之,起伏跌宕、点画狼藉、使转纵横、顿挫屈郁、笔势浩荡,既是一篇撼人心魄的祭文,又是一件苍雄郁勃的书法艺术杰作。还有如王羲之的《姨母帖》、《寒切帖》、《丧乱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怀素的《自叙帖》,孙过庭的《书谱》等等,都是信札、论文之类集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书法精品。

  起初,人们对书法的审美意识尚未表现为对艺术的自觉追求,随着人们对书法的艺术功能的觉醒,书法的审美意趣与境界被不断强化和提升,出现了中堂、条屏、对联、扇面等以艺术欣赏为主旨的书法作品,但就当时书法的总体社会属性来说,仍然是以实用为主的。直到清末废除科举制度,书法的实用性大大降低。钢笔、圆珠笔等外来书写工具广为使用以后,毛笔书法便退居二线,但仍然不失它的实用性,人们还有用毛笔书写的习惯,时常使用毛笔。不过,在这时,毛笔书法已从以实用为主转化为以艺术为主了。而在电脑出现之后,确切地说,是在电脑普及、汉字输入法完全替代汉字书写之后,书法的实用性丧失殆尽,从总体而言,书法的社会属性和功能完全艺术化了。

  综上所述,书法功能属性的演变过程可以这样来描述:纯实用性→实用性为主→实用性艺术性并重→艺术性为主→纯艺术性。但不论书法功能如何变化,也无论它是实用的还是艺术的、文化的,书法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传播密不可分,甚至可以直白地说,书法为传播而产生。尤其是它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之后,更是离不开传播。

  艺术传播学给艺术所下的定义是:艺术是指人类的一种感性传播方式与符号交往行动,它是通过某种固定的或者形象的载体而构成人工制品与活动形态,创造、传递、播散着具有审美指向的感性符号。这一定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书法艺术与传播的相互关系:

  (1)书法是传播的客体,传播是书法的行动。艺术的实质是人类感性形式的传播方式与交往行动,并且以感性方式而不是理性方式、以符号交往行动而不是工具目的行动参与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艺术传播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指向的感性符号。这种感性符号向人们发出待解读的召唤,传播着人类的审美关怀。汉字和书法都是由人类最初使用的感性符号发展而来,逐步具备了审美的指向和功能,成为传播的客体。同时,书法又在传播中实现着自身的功能。没有传播,文字和书法也就无法参与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更无法实现审美的指向和功能,也就不具备任何意义。书法的实质正是以自己独有的感性符号,通过特定的传播方式和交往行动,给人们以审美关怀。

  (2)书法为传播提供内容,传播为书法提供载体。任何艺术传播都需要内容,而书法的原创作品正为传播提供了内容;任何艺术作品都需要表现的载体,需要将自己的感性符号插入、存储在客观的载体上,以固定的人工制品与活动给人们提供形象展示。传播媒介便为艺术作品提供了这样的载体,这种作品的载体又被称为艺术媒介。艺术媒介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艺术作品的传播媒介,即艺术创作的物质材料;二是艺术作品的文本媒介,即艺术作品具有某种审美意味的符号形式。就书法而言,笔墨纸是它的传播媒介,而形体线条、章法布局、浓淡大小是它的文本媒介。

  (3)书法促进传播发展,传播拓展书法功能。书法随时代不断发展,而书法的发展为传播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传播内容,进而促进着传播的发展。同时,传播的发展又为书法不断拓展其艺术功能。艺术的功能表现为一种创造性、传递性、感召性的效用,传播与交往是艺术与生俱来的基本功能,它将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从私人领域带入公共领域,唤起人们感性化的欣赏和二度创作,并以理性化的艺术宣传、艺术教育和艺术批评建立权威性的话语体系。书法作品离开传播无法存在,更无法实现其功能。书法只有通过印刷媒介、电子媒介、设施媒介、网络媒介等艺术传播媒介进入大众传播领域,才能实现、扩大、延伸其艺术效应和社会功能。

  缺失与挑战

  书法艺术与传播密不可分,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传播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纸质(石质、丝质)传播阶段、印刷(摹写、摹刻)传播阶段、电子(广电、音像、网络)传播阶段。书法艺术是纸质传播阶段的产物,之后随着传播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印刷传播阶段,今天又跨入了电子传播阶段。

  书法同传播与生俱来,相携共进。在纸质传播阶段,书法以纸张为载体,实现着一对一、一传一的人际传播。书法作品以展览形式出现后,实现了一点对多点的传播,但还毕竟是在场的、有限的传播。印刷媒介则将人类的文化艺术传播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在这过程中,书法艺术的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突变。书法家创作的书法作品,能够通过大规模的机械复制而贮存在印刷物中,大大提高了传播的范围和效率,从而使不能成为可能:使不在场的交流成为可能;使成千上万的人们有可能了解和欣赏同一件书法作品;大大延长了书法作品的艺术寿命,使其流传千古成为可能。电子媒介的问世带来了传播的第二次革命,也在更深程度上极大地影响着书法艺术的传播。书法作品可以从纸质媒介、印刷媒介转移到电子媒介上,并通过无线电波、音像制品、电脑网络,实现跨越时空的快捷、海量传播,从而使书法艺术更具作品的逼真性、形象的可感性、受传的广泛性与欣赏的方便性。

  从纸质媒介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都给书法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载体、平台和空间,但同时也带来许多限制和缺失。纸质传播的好处是保持了书法文本(艺术符号)的独一性、真实性和感知性,而它的缺点是传播速度慢、范围窄,再加上纸质媒介的易损性,容易造成传播的中断。历史上的书法作品能流传至今者可谓凤毛麟角,许多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了。即使留下来的,大多也是临摹本或石刻本。印刷传播弥补了纸质传播的不足与局限,使书法实现了人际传播向大众传播的飞跃,但同时带来了它的缺失:印刷媒介无限量的复制,使书法作品失去了它的唯一性和敬畏感;印刷过程中的放大、缩小、损耗,改变了书法作品原有的真实面貌,降低了它的质量和观赏效果;当今出现的仿真印刷,又会造成以假乱真现象,影响到原有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电子媒介时代,传播载体与传播形式多样化,传播质量全面提升,传播的时空障碍被清除,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实现了艺术传播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极大地缩短了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的时空距离。这给书法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对书法传播的生态体系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使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是把“书写”变成了“输入”。无论是写字还是书法,无论是毛笔还是硬笔,都是“手写”的,书写是书法的前提和基础,但电脑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可以直接输入和传输文字符号,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书法的前提和基础,有可能弱化人们的书写能力和受众的欣赏水平,进而弱化书法的普及性和“群众基础”。

  其次是把“创作”变成了“制作”。书法是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每件作品都具有独创性和随机性,而电脑技术不仅可以将原作复制,还可以修改、增删,甚至可把众多书法名家写的字建成字库,进行任意的组合,“制作”出一件又一件“完美”的书法作品,从而造成书法作品的假象、泛滥及碎片化。

  再次是把“实物”变成了“虚拟”。承载在纸质媒介和印刷媒介上的书法作品,是可触摸、可移动的实物形态的艺术品,而电脑里的书法作品可望而不可及,是虚的影像符号和电子文本,且随时可能彻底丢失。

  回归与创新

  传播媒体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书法艺术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对此,我们既不能对书法艺术的现状与未来欢呼雀跃、盲目乐观,也不能消极悲观、坐以待毙,而应当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努力重构书法艺术的传播生态体系。

  重构显然不是复建,不是走老路,而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重构当然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应索本求源、传承发展。成中英在《论中西哲学精神》中指出:“由哲学思想回观哲学史,透视整体与部分的关联,就产生了两项运动:一方面是回归原点;一方面是走向未来。”因此笔者思考,欲重构书法传播生态体系,必须坚持回归与创新、守本与借鉴并举的原则,有必要采取如下的对应措施:

  1、回归书法作品的艺术媒介,坚守原创性。书法的艺术媒介包括物理层面的笔墨纸张、符号层面的形体线条,这是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基本构成,离开这些就不是书法,因而不能抛开书法原有的艺术媒介去搞所谓的创新,而应首先着力在笔墨纸张和造型线条的质量上下功夫、求提高。为此,我们一方面继承和挖掘精湛优质的传统制作工艺,并合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笔墨纸张的质量,增加其品种、规格,为书法提供更好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打牢书法的基本功,提高书法的水平。书法不能搞速成、走捷径,还是要象古人那样勤学苦练,提高书法的艺术功力和艺术修养。在电脑普及的今天,更要重视书法的普及教育和严格的基础训练,使中华民族这一传统艺术得到传承和弘扬,并在普及过程中,提高当今书法水准,涌现出代表时代水平的书法原创佳作。

  2、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拓展书法艺术的新时空。在坚守和提高书法原创作品水平的同时,也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大众传媒非凡的话语权力和力量,电子传媒的发展强势和传播优势,以及视听传播方式的功能性特征,使书法不能不倚重并理性地看待大众传媒,把大众传媒视为重要而宝贵的传播资源加以利用。利用不是滥用,而是有选择地、有节制地把书法作为审美内容资源提供给电子、网络等新兴大众媒体,与之建立良性互动,使之为书法艺术的传播发挥具有积极意义的作用。拙见以为,可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拍摄书法的电视专题片,形象、生动、多视角地展示书法艺术。如《一代风骚》电视片,把毛主席的书法用电视综合艺术手段表现出来,播出效果颇佳;二是制作高质量的书法音像制品,传授书法知识,传播书法作品,如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利明书法教程》,颇受书法爱好者欢迎;三是开办电视书法栏目和频道,如中央电视台开办的书画频道;四是开设书法网站,主办网上书法展。如江苏省文化厅2006年主办的“林散之奖·书法传媒展”,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得到书法界好评。

  3、大力倡导以传播生态平衡为主旨的书法绿色传播。传播生态是实现受众—传媒—经济—社会四者整体协调、稳定有序发展的一种理念。而绿色传播则坚持四者的相互平衡,坚守公共精神,恪守社会公然,尽可能地减少信息污染、信息伤害,防止形式、技巧的过分运用,避免传媒暴力的过度传播。书法传播应率先倡导绿色传播理念,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杜绝粗制滥造和信息泛滥,维护书法艺术的纯正性和有益性。同时,把现实环境中的市场化经营和虚拟环境中的艺术品欣赏结合起来,使书法艺术更好地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充分发挥其艺术功能和社会功能。

  4、提高书法元传者、继传者、受传者的艺术素养。艺术元传者,是审美符号的初始传播者,是原创性的艺术传播者。书法元传者是书法家,处在书法艺术传播的起点,提供原创性的书法艺术作品。艺术继传者,是艺术的中继传播者。书法继传者就是印制者、复制者、网络制作者,他们不仅是艺术传递人,并进行二度艺术创作。艺术受传者,是艺术传播的终端接受者。书法受传者就是读者、现众和网民,还有收藏家等,是书法传播的终端接受者,由此决定对书法作品的取舍和褒贬。元传者、继传者和受传者都在书法艺术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各把其关,才能使书法艺术的传播有效优质地进行。所以,我们应当重视提高三者的书法艺术素养。书法家要在深谙传统功底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出新,创造出新颖、耐看的传世佳作,为人们开辟崭新的审美境界。印刷者、制作者要提高审美情趣,发挥创造性智慧,精心进行临摹和复制,把通过他们实施传播的书法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欣赏效果更上层楼。读者、观众和网民等,虽然不参与书法创作,但他们的欣赏水平、参与热情、消费需求,直接反作用于书法创作,正所谓“消费决定生产”。没有高水平读者就没有高水平的作品,没有广泛的书法爱好者队伍和书法消费市场,就没有书法传播的兴旺和繁荣。如果说书法存在危机,首先是书法受众的危机,即欣赏水平的下降和终端接受者的锐减。因此,在电脑普及的今天,特别需要重视书法教育,尤其是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书法知识和书法技能,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他们对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从而构筑起具有时代特征的书法艺术传播生态体系的新格局,使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艺术在和谐盛世得到更快发展、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陈鸣著《艺术传播心灵之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周宪、许钧主编《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

  3、刘新荣著《大众传播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51期,2008

  4、宋玉书著《从传播工具到功能主体》,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51期,2008

  5、徐利明主编《中国书法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王羲之颜真卿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