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说“诗以言志”。
诗歌等文学艺术的创作是有感而发的结果,其他门类的艺术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说任何一个门类的艺术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情感释放的需求而产生的,艺术的源起是由于情感宣泄的要求。任何一件艺术品也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的产物,所不同的是表现语言的不同而已。文学艺术是通过文字语言来表达,而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绘画则是通过笔墨语言来表达。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对生活和自然的情感通过不同的语言方式物化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使作者的情感具有了可读性。因此,艺术家的情感因素与艺术创作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甚至是互为因果。没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就不会有更好的艺术创作的。情感的注入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了生动感和生命力。
既然艺术与情感的关系如此重要和密切,那么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过程中,如何去深入挖掘和不断发现情感的触点,激发艺术创作的热情,使情感服务与艺术创作,并成为艺术创作的与源泉和动力。在这里我把它归纳为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商:
注重艺术情感的培养
专注情感的物化
重视情感的交流与滋养
艺术情感的培养
情感越丰富,艺术创作的激情也就越发高涨,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又是如何培养的呢?
情感是人性的基本要素,因此,人人都有情感基因。而艺术家的情感基因更为敏感,更容易激发。换句话说就是艺术家更容易被生活所打动。这也是艺术家要始终保持饱满的创作激情的基本要求。
艺术情感与朴素情感是有区别的,艺术情感是指艺术家在体验生活感受自然的过程中带有审美倾向的情感,是为创作服务的,是成就作品的基调。
艺术情感的培养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艺术家始终要保持对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艺术是一个纯净的世界,艺术创作更是在美与善的基础上,用艺术家至真至纯的情感去演绎一种境界,用这种境界去感染人、打动人,从而起到陶冶人、教化人的社会作用。这也是艺术情感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艺术情感的培养,是一种以追求“美”为目的,培养艺术家在生活中洞察“善”与“美”的能力,培养艺术家在感悟生活品读自然的过程中,把对生活和自然的朴素的情感提升为再现生活和表现自然的创作激情。
艺术情感的培养,是培养一个艺术家对创作灵感捕捉的能力,是培养艺术家善于发现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动人的情景或场景。并对这些景象有着自己明确的审美判断和取向,使之成为服务于创作的优质素材。
艺术情感的培养,是伴随艺术家终生的过程,是艺术家创作激情不衰的保障。
艺术情感的物化
艺术情感的物化就是艺术家将生活中动人的场景形象化的过程,也就是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艺术家在塑造形象,创作作品时,必须把艺术家对于生活与自然景象的情感凝聚在形象上,物化在作品中,使之成为传情达意,感化受众的艺术品。
艺术家情感物化的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取舍与锤炼,要服务于主题。情感的锤炼与笔墨的锤炼其实是一个道理,笔墨锤炼的目标是力图以最简练的笔墨去表现最为丰富的内容,以最简单的语言去阐释最深刻的道理。情感的锤炼也是一样,“雪中送炭”的情感最为珍贵,“锦上添花”的事是多此一举……
情感物化的形象要具有明确的审美取向。
在情感物化过程中,画面细节的描绘尤为重要,往往是一件作品的点睛之笔。细节是情感的焦点。
艺术情感的交流与滋养
情感是需要交流的,没有交流的情感是孤独的,也是会枯竭的…。
艺术家的情感是物化在其作品中的。
孤独的艺术情感很难创作出引起审美共鸣的艺术作品
没有滋养的情感是会枯竭的。情感的滋养源于对生活热爱和对自然的关注。艺术家只有扎根生活,在与生活和自然的不断交流中汲取营养,孕育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