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之谜:形状令人难以捉摸(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30日 17:11 中国新闻网
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一种美丽的石头,玉文化对华夏文明的影响是悠久而巨大的,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顶礼膜拜神灵,占卜问卦上苍,乞求风调雨顺到祭祀加冕,求医问药,婚嫁丧葬等都有一套完整的传统用玉方式。
几千年来,民众将玉视为至高无上的宝物,在不断赋予玉深刻内涵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千古谜团,“和氏璧”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和氏璧,大多数民众都知“完璧归赵”典故,但被制成传国玉玺延续一千六百多年之后突然消失,既成为千古之谜也让后人凭空猜测了数百年。对于后人来说,最受人关注的是和氏璧到底出自哪儿,是何种玉?中华玉文化研究中心江富建,在研究独山玉三十年之后,大胆推测:和氏璧可能是独玉。
江富建称他的推测并非空穴来风:其一独玉的主要成分为斜长石,外表极易风化成“璞”,而和氏璧之所以开始没被“玉人”认出,就是外面包的“璞”在“作怪”。其二,据史书记载,和氏璧为白玉,而独玉就有白色品种,且为最上等玉料,因而和氏璧被视为宝中之宝,才演绎出“价值连城”的故事来。其三独玉料以色带产出,一块独玉正面看是一层白玉,而侧面看则可以出现呈带状分布的白玉、绿玉、紫玉等,由此正合“正而视之色白,侧而视之色碧”的记载。其三,卞和为楚人,且为平民,加之地利,时常行于山间,得独玉璞玉可能性很大。其四,史书记载,和氏璧宝玉产于楚山中,独山为楚国的玉山,和氏璧出独山之,推理完全合理。
除了材质备受关注外,和氏璧的形状也令人难以捉摸。如果说它如盘形,那么它不可能做成传国玉玺。如果是圆形,缘何还人称“璧”呢?
据《韩非子》记载:战国时期有楚人卞和,在荆山发现一块非同寻常的石头,凭几十年的玩石经验,认定内藏有美玉,就恭恭敬敬奉献给楚厉王,怎奈愚君不识货,说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就以“欺君之罪、处以刖刑”,砍掉卞和的左脚。厉王驾崩,武王即位。卞和认为也许武王是位明君,跛脚再次前去献宝,不料此君同样不识宝,又以欺君之罪推出宫门砍掉卞和右脚。后楚文王即位,卞和又萌发献宝的决心,怀一线希望抱玉哭于荆山下,三天三夜,几乎血都哭出来了,文王得知,派人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而哭,痛心的是珍宝被人看作石头。”文王十分感动,决定亲自召见,请来能工巧匠“会诊”,琢其璞打开验看,果得一罕见之美玉,在场的君臣与工匠无不交口赞绝。文王便速命工匠加工雕琢成一块白璧,作为传世之宝,存放国库内妥为保管。为纪念表彰卞和的功劳,更因感其耿直忠心,特命名为和氏璧。
到楚威王时,把璧作为最高奖赏,赐给伐魏有功的照阳丞相。不久相府被盗,宝璧被贼偷走辗转卖到中原地区的赵国,归赵惠文王所有。谁料邻邦秦国昭襄王也很想得到这块和氏璧,凭他自己国力强大,想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威胁赵惠文王。公元前283年,秦王派遣使臣赴赵国,称愿拿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于是便有“完璧归赵”、“将相和”等饶有情趣的历史故事。但弱小的赵国终没有保住和氏璧,即使完璧归赵也是暂时的。后来和氏璧还是为秦朝所获。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赵王连璧带江山一起奉送给秦国,秦始皇把璧视为至宝,琢为传国玉玺,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和氏璧一时身价百倍,成了皇帝的宝印,玉玺顿时成为至高皇权的象征。
此后尽管古老中国政坛的风云变幻、朝代更迭,和氏璧始终都是国宝。秦二世亡后,由子婴把传世玉玺献给汉高祖刘邦,授之为“汉传国玉玺”。王莽篡权后,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玺,这位皇太后怒不可遏,把国玺狠狠砸在地上摔崩了一个角,王莽让人用黄金镶补,尽管手艺精巧,但宝玺终究留下缺角之痕。
据《吴志》载,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孙坚率先攻入洛阳城,从井中得一宫装女尸,她身上揣一红色小匣盒,匣中之物,正是这颗缺了角修补后的宝玺。孙策用此玺从袁术那里换来3000兵将,从而奠定了孙吴霸业之基。袁术败,宝玺理所当然归属曹操。以后宝玺经过前赵、宋、南齐、梁、北齐、周传到隋朝杨坚,唐朝李家皇帝,至唐末战乱之中,宝玺失踪,终成千古憾事。
此后,和氏璧玉玺相继传了一百多位皇帝,1600多年。唐末失踪。《明史》139卷记载:“石敬瑭乱,潞王携以自焚,则秦玺固已毁矣。”如果说《明史》记载属实,那么关于和氏璧玉玺的记载到此算是最后的记录。
对于这种说法,许多史家并不认同。和氏璧玉玺的下落终究成为千古疑案,至今下落不明:一说已被粉碎,化为砂土;一说已被不知之人收藏或埋于地下,无从查考;又一说已经流传民间,尚待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