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珺说翡翠:翡翠白菜赏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5日 09:32 新浪收藏 微博
万珺(微博)
人们在很多场合都会见过翡翠白菜——由双色或多色的翡翠玉料精雕细琢而成的白菜,配有两只小爬虫,栩栩如生,煞是可爱。因此大家对这种艺术形式并不陌生。其实这个题材早在700多年前的忽必烈一统天下的元朝就开始流行了,不过其中选料考究,做工精湛,又能历经数百年流传至今的珍品就少之又少了。要想探究当今顶级翡翠白菜,我们就不得不把眼光聚焦到海峡对面。
两岸文物界一直就有一个共识,即“北京故宫(微博)的建筑第一,台北故宫的藏品第一”。这就确立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老大地位。在该院保存的六十多万件文物中,不乏含有大量奇珍异宝。在有限的展览空间中,该院通常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以满足广大观众的观赏需求。即便如此,若要将全部馆藏文物逐件展现给世人,至少也需要三十年的时间。尽管这里展出的文物常换常新,但是有三件宝物始终没有更换过。这就是翡翠白菜、东坡肉形石和毛公鼎。它们被人统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三宝之首的翡翠白菜长18.7公分,宽5.07公分,高9.1公分,其用料和形态都堪称一绝。据传,它是清光绪皇帝娶亲时,瑾妃带来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这棵白菜所用的物料细腻圆润、水头充分,工匠又根据原料的天然色彩雕琢出菜的白帮绿叶,在嫩绿的菜叶上仍旧趴着两条小虫,一条是螽斯,一条是蝗虫,迎合了中国人传统的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这棵白菜以它出色的品质和精美的做工征服了广大观众,真可谓雅俗共赏,人见人爱,难怪在历次网络评选中,它力压举世闻名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和《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多次高票当选该院十大国宝的第一名。
至此,我们翡翠白菜的故事仍未结束。除了那颗翡翠白菜的王中之王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馆藏这两棵同类的小老弟,一棵为该院人士昵称为“翠玉小白菜”,倒不是因为它的个头小,约13.4公分,主要是因为它的色彩偏黄,“卖相不好”,因此极少有机会挤进前台,一展尊容。另一棵也长期身处冷宫,早先它来自紫禁城的南库,最初制作它是为了插花之用的,因此,在雕刻时就在白菜的中心刻出了一个洞,就这样,它被破了相,自然也就丧失了出山的机会。
谈到翡翠白菜,中国大陆也不是一无所有。馆藏级的就有两棵,一棵在北京博物院,由于这棵翡翠白菜在同类中较为逊色,所以展方根本不去关注它,就连相关资料都极少。反倒是天津博物院的那棵翡翠白菜小有知名度,不是因为它质地和形态出众。而是因为它以巧取胜,匠人大胆地将原料上原本是缺陷的黄色进行巧雕,反而把将白菜天然的感觉写实地表现出来,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难怪有关人士戏称其为“冻白菜”。
我们说了这许多翡翠白菜,其实最应该大书特书的,就要数那棵沉寂了八十多年的极品中的极品,慈禧太后陪葬的奇珍异宝中有一棵大型翡翠白菜。据《爱月轩笔记》的记载,这颗翡翠白菜绿叶白心,菜梗上还刻着一只振翅的蝈蝈,另外还有两只红白相间的马蜂。令人万分痛惜的是这件国宝自从那次浩劫后,就再也没有现身过。
翡翠这种硬玉自从有了白菜加小虫这个艺术题材,就更加走向民间,为广大民众所认识了,同时,大众化、亲民化的表现形式又极大地凸显出翡翠的高贵气质,这就不难理解收藏大家们遇到翡翠上品个个垂涎欲滴,趋之若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