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收藏入门百科》之红橙黄色翡翠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1日 14:04 新浪收藏 微博

黄翡罗汉 黄翡罗汉 桑叶藏宝翡翠雕件。以红翡雕琢而成的桑叶娇艳欲滴,一粒紫红的桑椹令人垂涎,一对胖呼呼的蚕宝宝正在咀嚼着春天娇嫩的桑叶。作品雕工细腻,用料巧妙。尺寸:11.2×13.5cm 市场估价 RMB 188000-198000。   桑叶藏宝翡翠雕件。以红翡雕琢而成的桑叶娇艳欲滴,一粒紫红的桑椹令人垂涎,一对胖呼呼的蚕宝宝正在咀嚼着春天娇嫩的桑叶。作品雕工细腻,用料巧妙。尺寸:11.2×13.5cm 市场估价 RMB 188000-198000。 黄翡牡丹胸针。黄翡玉质润泽,雕工精湛,18K金镶嵌。重量:25g,尺寸:3.2×6.1cm 市场估价 RMB 60000-80000。   黄翡牡丹胸针。黄翡玉质润泽,雕工精湛,18K金镶嵌。重量:25g,尺寸:3.2×6.1cm 市场估价 RMB 60000-80000。

  文/郭颖(微博) 《翡翠收藏入门》

  翡翠红色

  红色翡翠在翡翠饰品及工艺品雕件中出现的机率是十分罕见的,如果细分,按质量由高到低,可以分为血红色、大红色、橙红色和粉红色四种红色翡翠。其实翡色是翡翠中与绿色相对的一种颜色,是翡翠中最常见的几种颜色之一。根据翡翠名称的定义,红色的翡翠应称为翡,但实践过程中,见到的翡或多或少地都带有黄色调、褐色调,因此翡的概念也渐渐地接受了黄色调与褐色调,翡不再是红色翡翠的专有名称,也出现了黄翡等词,并受到了行业内外的认可。

  显微镜下,红色在翡翠的多晶体集合体中,多沿硬玉晶粒间、解理纹中呈网状密集浸染分布,在上述区域颜色浓集,晶粒其余部位颜色很淡。红色的鲜艳程度与水头、质地密切关联,水头越长质地越细则色越艳丽,水头越短则色越呆滞。

  大部分的翡色(实际上是褐红和褐黄的混合色)主要出现在翡翠的皮壳中,或沿裂隙分布在翡翠中。一般认为翡色属于一种次生色,翡色翡翠是含铁量较高的翡翠风化后的产物,在白色、紫色或绿色翡翠形成后,由于某些原因使其暴露于地表,遭受风化淋滤,使Fe2+变为Fe3+形成赤铁矿或褐铁矿,沿翡翠颗粒之间的显微缝隙慢慢渗入而成,是在翡翠成岩后形成的颜色。

  根据翡色翡翠的色彩,翡色可分成翡红与红翡两类。

  其中红翡是以褐色为主、带有红色的翡翠,红翡较常见;而翡红则是以红色为主、带有褐色的品种,翡红价值更高。

  狭义的翡色实际上指黄色或红色色系都不是很明显时,饱和度较低的一种浅褐红色或淡红褐色的颜色。

  当翡红色或翡黄色的颜色深度适中而又出现在质地、水头较好的翡翠中时,也可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特别是当这种颜色有一定厚度时,可以在雕刻上投入较大的力量,行业中称“投工”,作出成品的效果也别有一番味道。翡翠中的翡色多被用作俏色作品,尤以把玩件为多,行话说的“坨坨料”就大多有翡色的皮壳,全部为红色的翡翠能独立成器的较少。

  翡翠橙色

  橙色翡翠在翡翠饰品及工艺品雕件中出现机率就更少之又少了,橙色可以依附于红色的外缘,也可以单独出现。橙色按深浅程度可描述为深橙色、橙色、浅橙色。橙色翡翠的质地一般,透明度中等,颜色也不是很鲜艳,因此判断橙色翡翠应属于内部颜色而不是皮壳层色,是位于红翡与黄翡的过渡带上。

  显微镜下,橙色在翡翠的多晶体集合体中,多沿矿物晶粒间隙呈网状密集浸染分布。橙色在上述区域颜色浓重,矿物颗粒其余部位颜色很淡,橙色不能进入到矿物晶体内部的现象,说明了翡翠的橙色并非原生的本质。

  红橙色的鲜艳程度与水头、质地密切相关,水头越长、质地越细色越艳丽,水头越短色越呆板。

  翡翠黄色

  黄色翡翠同样可分为黄翡和翡黄两类,黄翡是以翡色为主(褐红)、带有黄色色调的翡翠;翡黄则是以黄色色调为主、带有褐色色调的翡翠,最黄的可呈栗子黄、鸡油黄和柠檬黄。在行业内部,如果配上较好的种水,此三种黄色的翡翠的价值均较高,甚至可以达到收藏的级别。

  黄色翡翠在翡翠饰品及工艺品雕件中出现机率较多,从取材判断多出现在皮壳层下部或表层,从翡翠中硬玉矿物的结晶、结构、构造特征鉴定,翡翠的黄色为次生浸染成因。这也很好地解释了翡翠黄色的分布呈花斑状、网脉状。因为绝大多数翡翠黄色的形成都与翡翠受到的后期改造作用密切相关,所以黄色翡翠的质地一般比较疏松,透明度也不会很高。最优质的黄翡往往是翡翠水石的外皮,厚度较低。

  黄色翡翠的颜色描述有浅黄色、深黄色、橙黄色和金黄色。

  褐色翡翠,大多出现于河床阶地中翡翠卵石,经过漫长地质时代的风化作用,翡翠卵石上形成一层褐色皮壳(璞),氧化铁并浸染到皮壳层下,色由深逐步变浅,也有的是在翡翠矿床中裂隙发育区域,氧化铁长期不断浸染形成。

  褐色类翡翠在翡翠饰品及工艺品雕件中占有较大比例,褐色类翡翠的颜色有褐、浅褐、深褐与黑褐色,并形成一系列深浅之间的过渡色。由于褐色形成于一定的地质环境,其分布状态与人工染色是截然不同的。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