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珺:翡翠市场的十字路口
万珺(微博)
今年六月份缅甸政府宣布关闭帕敢等缅北地区翡翠矿,业内人士非常关注。
从2009年2010年翡翠原料价格的一飞冲天,到2011年9月中央电视台专门做了四期节目,宣传翡翠价格太高,之后翡翠市场一片萧条,所有客人只说一句话,“翡翠价格还没降呢?!”商家也觉得怪对不住各位的,虽然门可罗雀,可翡翠价格还是没降。商家们只能转为“以欣赏为乐事”,买家们也纷纷纳闷,怎么没有预测的大跌价?
2012年,所有翡翠原料入关,需按规定缴纳中国海关30%关税,翡翠原料的成本又需加入关税,所有人都相当迷茫,成品市场到底是看跌还是看涨?2012年原定的翡翠原料公盘又被缅甸政府推迟,什么时候恢复,不知道。六月又有了翡翠矿的关闭。对于翡翠市场和价格,各种力量上下交错,看得买家、卖家眼花缭乱,未来的趋势如何?真的很难说。
原料是生在地下的,有的人说十年就能采完,有的人说还可采很久。但我确切的知道,“好料什么时候都不多,最多是现在”。
有的人说缅甸矿主还收了很多好料,都是先拿不好的料出来卖。这是肯定的,谁都不傻,有条件的一定尽可能地握些好料。这也是他们判断大势向上的选择。对吧?
有的人说很多以前的老场口、有名的场口已经枯竭了。这倒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会不会再有更好的新场口?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凉、干、雨三个季节,每年的6月—10月是缅甸的雨季,雨季的缅甸经常会下瓢泼大雨,本来是浅浅的小河流一遇下雨河水就会暴涨。开采翡翠的矿区,在雨季之后也会变成一个个湖泊。雨季只能停工,到第二年旱季,等积水退去也会留下厚厚的淤泥,还要先清理矿区现场。第二年的开采时间无形中就被缩短了很多。第三年还是同样损失很多时间来清理积水。因此三年的开采权,倒有很多时间只能干看着了。
虽然缅甸出产翡翠,但是缅甸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高,很多人都是靠开采翡翠为生,翡翠矿区的关闭直接受影响的无疑是这些靠开采为生的缅甸人民,出于这点考虑,缅甸政府应该不会封矿太久。而且一般来说翡翠商人并不会将全部翡翠卖出,多多少少都会有囤货现象,从这方面讲短暂的翡翠矿封闭并不会对翡翠市场有太大影响。
对翡翠价格影响的因素更重要的其实是翡翠公盘和进口关税。
翡翠公盘一般历时几天,一年举办三次左右,是缅甸政府对翡翠实行严格管理的一种有效地方式,翡翠原料只有通过公盘的形式才能交易出境,其它一律视为走私。翡翠公盘采用暗投的形式,投标者会将自己认为最佳的投标价投入投标箱中,由于各个投标者相互之间并不知道对方所投价格,因此可能出现标价仅低几元或几十元的价格而失去赚几百万元的机会,也可能会出现以高出别人几倍的价格竞得原料而有所不值的事情。因此投标者往往为了得到原料,在有赚的前提下以较高的价格投标以期得到翡翠原料。就是这种原料垄断控制的销售方式,使得翡翠原料节节上涨,影响成品市场翡翠价格随之上涨。
翡翠从缅甸进入我国要缴纳30%的进口税。以前虽也有规定,但多数可能就是走走形式。随着翡翠市场的火爆,今年海关开始严格收税,一下很多去年公盘卖出的原料,都被阻在关外。进关的翡翠,成本也要在原有之上增加30%,比例也着实不小呀。这30%最后也要转移到成品的价格上,由买家埋单。
2012年的翡翠市场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市场,相比较于2008年以前,现在的价格高了很多,风险增加了。以前随便买些翡翠,只要不假、有一定质量,都不会买错。但现在的市场,风险大了,对翡翠收藏者眼力、功力、定力的要求也更高了。不是不买,是要会买。不买会错失机会,在一个适合买翡翠的时间段,没有收获。买又不能随便不懂就买,一旦买错成本都难收回。
很多翡翠爱好者对翡翠了解不够,在鱼目混杂的翡翠市场中很容易走入误区。比如购买翡翠时不求质只求量,看起来手里的翡翠不少,其实没有一两件有价值的好货,或者重“色”不重“种”,颜色很绿,但没有多少升值空间。
现在的市场一些顶级翡翠上涨幅度最为明显,然而种、水、色、工、形状都好的顶级翡翠实在可遇不可求,价格对于普通的翡翠爱好者更是望尘莫及。如何下手?
有实力的,还是应该买色种俱佳的高货,但还不够,还要再提高一个要求。高货也要够完美,有艺术性,有“品”还要有“味”。
对于普通翡翠收藏者,不一定要品质非常好的顶级货,但一定要选择同一价位里的掐尖货。也就是说选择的翡翠一定不是随处可见,没有特色的行货。几千元,也要选这个价位中排在前边的货头。
理论是如此,怎样能够做到?多学多看好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