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0
广告

从衰败中复苏的隋唐玉器

2015年03月03日 16:11   新浪收藏  微博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玉器上首次出现的植物纹图

  唐代玉器上的植物纹图,为首次以写实而又具体的形式在玉器上展现,并与上述的动物纹图相似,具有某种含义。常见的有蔓草、缠枝莲、牡丹、石榴和葡萄等花果。他们或单独组纹饰器,或与其他动物复合组图。唐代花果植物在玉器上首次出现是当时玉器的创举,为其后玉器纹式的多姿多彩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自然景物纹图而载入玉器发展史册。

  唐代玉器的制作和刻纹的表现手法在局部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中以整体图案隐起(又称挖地或剔地阳纹)再在其上加阴线,局部细纹法尤为突出。如所饰阴线。用一道砣纹完成者多,具平行或放射短条状,细密而富时代特征。给人一种近观景物之效果感,凡植物的花叶脉络、动物的毛发、人物的衣纹等皆一目了然。再如云纹,至此期均以花朵形表现,并由尖长尾附于花朵状云头之后部;玉带板之形。四周边从正面到背面向外斜坡而下,结果是正面的面积小,背面的面积大,而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初见端倪的五代玉器

  五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时间短和处于动乱的时期,此期玉器与其他动乱朝代一样,也进入一次衰败期。但局部的小王国之中仍有或多或少的玉器发现,其中重要的有南京市发现的南唐二陵出土玉器、四川省成都市前蜀王建墓出土的玉器等。所见有玉龙纹带一条、玉飞天纹残器、玉哀册和玉成组佩等。其中一块龙纹带板背面用阴刻铭文记述了它的制作情况,对玉器的断代、玉带的发展演变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玉飞天残器为迄今所知最早以飞天形象琢饰在玉器上的出土实物。数十件玉哀册不仅是当时重要文字资料实物,而且阴刻铭文上有填金。数量颇多,为今天存世中最早在墓中发现者,对当时历史和文字形体的研究尤为珍贵难得,在玉器发展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来源: 中国古玉网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隋唐玉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