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谦书法:古质今妍 姿荣秀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0日 11:49 中华艺术家报

  丁嘉耕

  当代著名书法家丁谦的名字随着他的40多部、数百万册钢笔字帖早已进入我国的千家万户。所以,作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的他,在硬笔书坛的地位和名望似乎盖过了他的软笔书法。其实,他的软笔书法有更深的文化底蕴,更广的传统师承,更宽的艺术视野。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软笔、硬笔兼擅的中青年实力派书法家。

  丁谦自幼酷爱书法,早在中学时代就一直是学校及他所在的那个地区的书法秀才。跨进军营也是书法给他带来的机遇。1976年底,负责征兵的领导看到他挂在宿舍墙上的书法作品:“若要我志化尘埃,且待北斗照南墙”,作品内容抒发远大志向。征兵的同志看上了这个志存高远的小伙子,于是破格把他带到部队。新兵连里,丁谦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出现在板报上,又被领导看中,作为特长兵分配在总后某部办公室,做通讯员兼文书工作。军旅30多年,生活与书法的故事可以拎出一串又一串。

  丁谦现为总后某部政委,他对工作就像书法创作一样严肃认真从不懈怠。白天忙完工作后,每到夜晚或节假日,他就把自己锁进书房里读书、写字。丁谦的许多作品都是在深夜创作的。艺术界朋友调侃说:丁谦的书法是映着月光写的,所以诗意盎然,情趣盎然。也惟其如斯,他为自己的书斋取名为“万籁草堂”,每当万籁俱寂、夜深人静之际,正是他挥笔习书、抒发性灵之时。

  观丁谦的书法,人们会发现那浓浓的文人气和书卷气,这得益于他对中国文化的刻苦修炼。他认为,书法家应当是学问家,书法家不通文学、历史、哲学等等,就会缺乏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写出来的东西必然单薄,必然缺少气韵而难入佳境。几十年来,他始终坚持业余时间读书、临池。他家中七个书柜满满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经典巨著,书房空角处,也堆放了许多书籍。有些书翻破了皮,磨圆了角,看得出书斋主人对学问的追求。他博览群书,唐诗、宋词、老庄、孔子以及国内外各类名家伟人的传记和史记,他都广为涉猎、苦心修读。不仅如此,他还广泛涉猎姊妹艺术,写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他的诗歌《我——一个中国青年的性格》被《中国青年》杂志首页“我最喜爱的”一栏选登后,在全国青少年中争相传抄,风靡一时。所以丁谦书法中的文人气和书卷气在此找到了注脚。

  丁谦十分注重人品,他常说:“要想练字,先要修身”,所谓“书者,心之迹也”,心之不正,焉能写出好字?他认为,一幅书法包含着个人的学识、时代精神和独特审美体验,书品与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丁谦的人品为人称道,他胸襟坦荡、虚怀若谷。与他交往无论官大官小,无论初识还是深交,都有一种像战友、兄弟般的亲切感、信任感,他身上有一种磁石般的亲和力,书法圈的朋友评价他是:“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他的楷书从初唐入手,后上溯魏晋、南北朝,有着扎实的传统根基。既有唐人意趣,也有晋人风韵,下笔斩钉截铁,凝重有力,行气贯通,墨色厚重,简静和平,刚柔生发。洋溢着浓浓的欧风。我同意书法界对他楷书的评论:“既有欧字的戈戟森严,也有虞世南的姿荣秀出,既有智永的骨气深稳,也有“二王”的散朗多姿。”

  丁谦的行书从“二王”入手,大小自然参差,错落有致,点画映带,气脉贯通。因字生姿,因姿生妍,因姿生势,因势利导。随心所欲又法度谨严,极尽变化又古雅有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丁谦能把握时代的脉搏,用自己的审美眼光对古人的法帖进行取舍,外拓趋今,古质今妍,张扬个性,写出了自己的风貌。

  他擅长运笔,用水调墨十分讲究,落笔应势正侧并用,线条粗细把握和笔锋藏露恰到好处,行笔疾时似快剑出手劲力十足,缓时如林间散步徐徐而行,字与字之间错落有致,行气贯通,整体章法布局和协,给人特殊美的感受,处处流露出倜傥风流的才气与襟怀,正大气象,取法乎上,独得风神。丁谦传统书法功力深厚,古为今用,开拓眼界,是其主张博学创新的见证,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指导,所以丁谦的书法高古文雅,是“二王”书法正统流派的继承者、学习者,是军旅书家中倡导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书家之一。书法表现的最高境界需要悠闲的心致、洒脱的情态,自然的表现、深厚的功力,在书法的最高境域里是一片澄明、无为、自在、悠闲的风景,丁谦淡泊名利,为人真诚、坦荡,他把书法作为自身的修养功课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书法理想的最高境界迈进。以丁谦目前之功力、修养、品行假以时日,其后必有大成。

  (丁嘉耕,著名军旅书法家,评论家)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