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人才奇缺 可尝试商业化运作(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5日 15:29 青年时报 官方微博

压书机 压书机 金陵科技学院学生在练习修复古籍 金陵科技学院学生在练习修复古籍 切书机 切书机
各种古籍修复工具各种古籍修复工具

  “现在中国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0人,而全国古籍善本有3000万册左右,需要修复的有1000万册。拿这100人来修1000万册,大概需要1000年才能修完。”近日,国家图书馆副馆长詹福瑞在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上,表达了对古籍修复人才奇缺现状的担忧。

  而这种情况,浙江、杭州也不例外。杭州市目前专职从事古籍修复的人才不足10人。

  故事

  古籍修复 想说爱你不容易

  二十年磨就一门手艺

  作为杭州市图书馆唯一专门从事古籍修复的老师傅,1990年起,赵凌就入行了。扳扳手指,已经20年。

  这是一个寂寞的行当。常常,对着纸张、糨糊和丝线,一整天,就这么过去了。行业太偏,外行看不懂听不懂,同行又实在寥寥,连交流经验的机会都很少,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摸索。

  古籍修复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的活,很少有人能坚持。幸运的是,赵凌做到了,甚至还从其中体会到了乐趣。

  一支毛笔、一把剪刀再加上一点糨糊,一个有经验的补书师傅就可以开工了。这是中国古书修补最传统的“架势”。据考证,至少东晋时,就有了这项职业,距今已经1600多年了。

  因为在修补过程中,较多地依靠经验,较少地依赖现代仪器,赵凌可算是古籍修复的“古典派”。

  “古典派”完全手工操作

  修补一本古籍,先要一边把书拆成一张张的,一边用手摸、用眼看,判断破损处的纸张质地、纤维长短。选好修补用的纸张后,还要把新纸张染成泛黄的颜色,这就是所谓的“修旧如旧”。染好色,再剪裁、锤平,用糨糊粘贴、重新装订。

  染色用的颜料、粘贴用的糨糊,这两样材料的成分很有讲究。据传,在古代,修复师们会往糨糊和染料中加入中药,好的修复师的染料配方是严格保密的。为了防止配方泄密,他们甚至会去不同的药店,错时抓药。

  就算现在,不同修复师,用的材质也很不同。比如杭州图书馆用纯天然的茶叶水来染色,而浙江图书馆用的是掺水的国画颜料。

  至于糨糊,先买来优质的小麦淀粉,然后将面粉搓成面团,醒面后,在水中将面筋滤去,只留下纯淀粉,用清水养着,每日换清水搅匀,去掉杂质,如此一周左右。洗面筋和滤去杂质的过程,就是去掉面粉中的麸料和蛋白质等,减少被蠹虫啃噬的几率,更好地保护古籍。

  总之,染料和糨糊里必须尽量少化学成分,以免破坏纸张。

  修补和手工染色,不算难,却需极大的耐心。一本破损严重的古籍,可能需要修补上两三个月才能完成。

  “现代派”用上高科技

  去年,国家评定了12家国家级修复资质的机构,浙江的天一阁和省图书馆位列其中。相比杭图,省图书馆古籍部买了几样现代化的修复器械,可算是古籍修补中的“现代派”。

  修复人员王洁告诉记者,修复古籍,先要给古书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照相,建立起的书籍修复档案,作为日后对比和评价的资料。古籍不但珍贵而且脆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修复方案的出台可谓慎之又慎,每次都需要古籍部的几位老师傅一起进行反复探讨,才能确定。

  每本书的纸张都不尽相同,为了让修复用纸尽可能地接近古书材质,省图专门买了纸张分析仪,用以分析纸张的纤维长短。

  除此外,省图还买了古籍修复专用的灯。效果跟无影灯差不多,为的是没有热度,避免损伤古籍纸张。

  修补完的纸张要锤平,现在大多用的是锤平机。这些设备加起来要好几万元。

  困境

  杭州专职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个

  现在,古籍修复人才奇缺。

  “中国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0人,而全国古籍善本有3000万册左右,需要修复的有1000万册。拿这100人来修1000万册,大概需要1000年才能修完,而(在这个过程中)没修的书还会有损毁。”近日,国家图书馆副馆长詹福瑞在微博上,表达了对古籍修复人才匮乏的焦虑。

  古籍修复大多是纯手工,进度缓慢,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古典文献系的系主任葛怀东也将此形容为一项“千年工程”。

  浙江也不例外。

  杭州图书馆古籍善本不算多,总数也就五六万册,估计有一半以上要修,“以现在的速度,我就算工作到退休,也修不完所有的书。”赵凌说。

  “浙图古籍部在省内修复人才应该算是最多的,但在编的也就5人。”浙图古籍部副主任张素梅告诉记者。

  而拥有古籍藏书量18万册的浙江大学图书馆,仅有的一名古籍修复师早已退休。

  张素梅毛估估,“杭州市目前专职从事古籍修复的人才不足10人。这方面人才奇缺。”

  前景

  一个越来越热的

  新兴职业

  金陵科技学院古典文献系主任葛怀东十分看好古籍修复行业。“物以稀为贵,古籍会越来越少,而现在参与拍卖的古籍越来越多了。”

  古籍收藏的需求增加,修复古籍的需求也相应增多,“有的古籍经过修复,在市场上的价格可能翻几番”,民间需求旺盛。

  “古籍修复是一个新兴职业”,葛怀东认为,如果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矛盾能够解决,古籍修复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时代。

  溯源

  想学的没法入门 入门的耐不住寂寞

  板凳一坐十年冷

  首先,古籍修复要坐很多年的冷板凳才能出师,很多年轻人耐不住这份寂寞。

  20年前,赵凌参加上海图书馆组织的修复培训,整整半年,每天面对着练手用的古书,整整补完七八套书,才算结业。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之后面对各种各样的古籍,千奇百怪的破损状况,常常让她抓耳挠腮,霉变、开裂、虫蛀、酸化,不同的破损需要不同的操作方法。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配纸是什么样的,纹理上有什么不同?修复的方案又有什么不一样,都要进行通盘考虑。古籍修复还有南北师承之分。南方多雨,常出现的问题是霉变和虫蛀。北方的常见问题是干燥和风化。

  每次面对新的问题,都要请教更有经验的老师傅。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演练中,她才变得成熟,“古籍修复技术光入门,就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

  “这工作对眼睛损伤很大。长时间下来,往往会患上职业病。而相比图书馆其他处室,压力更大。要是修坏了,那损失可承担不起。”王洁说,“所以从事修复工作,没有从心底里的热爱是坚持不了的。”张素梅说。

  而修复干得好的,又往往会转行从事书画装裱。更自由,报酬也更高。“曾经听同行讲过,他带的两个修复专业的实习生,私下里嘀咕,干这一行还不如倒卖衣服赚钱呢。”赵凌的笑显得有些苦涩。

  人才培养跟不上

  古籍修复技术的传承在古代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就在几年前,国内还没有任何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学校。

  只有由国家图书馆开设的古籍修复培训班,每三个月开一次班,“但这培训针对的主要是各图书馆系统的在职人员,并未对社会开放。”张素梅说。也就是说,社会上的年轻人想学这个技术,基本没门路。

  各图书馆在编的古籍修复师,大多不年轻了。老师傅不断退休,新鲜力量得不到补充,修复人才面临着年龄断档的问题。

  不过,目前国内一些院校已开设了古籍修复相关专业,像江苏南京的莫愁职业技术学校,以及金陵科技学院。前者是大专文凭,后者从2007年开始有了本科文凭。但是,本科的那批,还没毕业。

  人才有了 体制问题又来了

  目前具备古籍修复能力的图书馆,招聘门槛往往是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以上,职技校出来的,第一关都过不了。

  “现在浙图招人,目前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这样相对卡掉了一些有这方面专业背景的学生。”张素梅有些惋惜地说。

  由于古籍修复常常涉及到纸张酸碱程度的分析,她希望今年能引进一个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是化学系出来的研究生,愿意来图书馆的大概不多吧。”

  出路

  市场化运作不失为一项有益尝试

  改革专业课程设置

  2003年,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江苏省教育厅委托金陵科技学院与南京图书馆合作办学,培养综合性、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2004年~2006年,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开办了古籍修复的大学专科专业,专业名称是“文物鉴定与修复”,招生规模每届在20~30人之间。这批学生的就业去向是南京图书馆、宁波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等单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在国务委员陈至立的积极推动下,加快古籍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同年,金陵科技学院开办了全国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的古籍修复本科专业,专业名称是古典文献(古籍修复),每一届的招生规模增加到80人左右。第一届古籍修复本科生将于今年毕业。

  为了让学生毕业后更好找工作,金陵科技学院花了不少心思。古典文献系主任葛怀东说,文理兼修将是古籍修复专业的发展方向。“要加物理、化学的东西,从更科学、更宏观的角度来保护古籍”,因此,现在学院的课程涉及理工科的内容,“非常实用”。

  另一方面,为了贴近社会实际,适应市场需要,学院不仅请图书馆界专家来校授课,还邀请藏书家进校讲座,让学生了解古籍收藏和市场行情。学院与图书馆联合办学,把学生送到公立收藏单位实习;同时,还与社会修复力量紧密联系,介绍学生去专业的古籍修复公司和拍卖行实习,在社会上接受锻炼,保证毕业出来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很快地融入社会,做好本职工作。

  有益的尝试:商业机构介入古籍修复

  去年12月,一则“浙江大学关于图书信息中心古籍修复的竞争性谈判公告”在浙江政府采购网上进行公示。公告显示,浙江大学在为图书信息中心的509册古籍的修复寻找供应商。

  浙江大学采购中心的申姓教师介绍,这是大学第一次尝试通过政府招标的形式,寻找民间商业机构完成古籍修复,并对相应的修复标准、修复原则、修复材料要求和修复工艺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半个月后,这个名为“古籍保护性开发体系建设”的项目确定由华宝斋富翰文化有限公司承接。申姓教师表示,这家企业的确定,经过了预算范围内修复水平的比对,浙江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专家的评定,特别吸引他们的,是“这家民间机构请到了国家级大师潘美娣”。

  509册古籍只是浙大古籍部18万册图书的冰山一角。与民间商业机构的初次合作,浙江大学十分谨慎,“第一次合作,修书数量不敢投得很大,预算也比较小”。

  项目承接企业华宝斋的古籍部主任赵丙龙,已经在古籍修复行业工作了20多年。而潘美娣从上海图书馆退休以后,常来华宝斋指导古籍修复技艺。

  华宝斋涉足这个行业比较早,2004年开始做古籍修复,与大连图书馆等很多单位合作过。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集造纸、制版、印刷、装订至出版、发行一条龙生产影印线装古籍的企业。目前,华宝斋的古籍部有十来号人,其中经验比较丰富的修复师有的北上参与大连图书馆的古籍修复。

  与事业单位不同,华宝斋古籍部招聘人才的学历门槛比较灵活,一般规定大专以上。赵丙龙希望来的年轻人真心喜欢这个行业。年轻人入职后,华宝斋也要进行持续的培训。

  华宝斋承接的古籍修复项目,多数来自图书馆、高校,很多是“回头客”。赵丙龙说,客户的信息很少来自市场,更多通过与文化单位的合作得来。赵丙龙介绍,很多文化单位有修复的意向,但也常受制于经费,没钱继续做古籍修复。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