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当年的禁书成了文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9日 07:26 大众网-齐鲁晚报

  刘集老支部书记刘守义说,《共产党宣言》能传到今天非常不容易,可以说是拿生命换来的。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国民党政府把600余种书刊定为“禁书”,《共产党宣言》就是“禁书”之首。

  “《共产党宣言》在刘集呆了将近50年,刘世厚老人保存了40多年。他对这本书的感情,是别人没法想象的。”刘百平说,直到1975年5月,广饶县文管会到大王镇刘集村召集老同志回忆革命历史,征集革命文物,刘世厚才下决心把“大胡子”拿出来。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36年,可对于当年刘世厚拿出“大胡子”的场景,刘百平依然记忆清晰。刘百平说,当时听说要征集革命文物教育后人,大家都很踊跃,村里的老党员基本都到齐了。“大家发言都很踊跃,只有刘世厚老人在一边一言不发,他肯定在想,到底要不要把保存了几十年的‘大胡子’拿出来。”

  当82岁的刘世厚把“大胡子”拿出来时,立即引起了从省到县有关领导的重视,这本书后来被广饶县博物馆进行了收藏保护。由于是那时发现的最早的中文译本,这本《共产党宣言》当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谁能想到当年的禁书会成为一级文物。”刘百平说,“这本《共产党宣言》见证了刘集的革命历史,我们世世代代都不应该忘记。”

  我们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共产党员,他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地为百姓服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欢迎读者朋友拨打96706本报读者热线,向我们推荐这样的人物,我们将通过报道展示这些普通共产党员的风采。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