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万氏家族是红楼梦的早期品评 改编与续作者
(原标题:金陵一曲 绝代风流)
手中捧着一本《红楼梦》,品味那千古流芳的凄美。续梦人的“各解其中味”似乎无法拭去原作者的“一把辛酸泪”,他们留给今人的只是对历史风物的体认。
《红楼梦》小说作者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父辈等,都曾在江宁织造府任职,小说中的诸多场景、情景,自然与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继孔昭虔、仲振奎之后,重要的红楼梦戏曲作家万荣恩的生平事迹因相关史料的湮没难寻,目前我们还所知甚少。目前,我们只知道万荣恩,字玉卿,别署醒花生、青心居士、小瀛洲小史,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其生卒年俱不详,约生活于清代中期乾隆、嘉庆年间。他曾为诸生,善画善文。
万荣恩所著《红楼梦传奇》,又称《醒石缘》,全书含上部《潇湘怨》四卷36出戏文,下部《怡红乐》两卷24出戏文,共计六卷60出戏文。该书为嘉庆八年癸亥(1803年)青心书屋刊本,是万氏自己出资在南京刻印刊行的,距今已210年,存世极罕。诚如1978年出版的《红楼梦戏曲集》在“出版说明”中所言,“这些戏曲多数只有一种版本……但有些地方因无从校勘,只能存疑”。这些包括万氏剧作在内的存世极罕的红楼梦戏曲剧本,普通读者是极难读到原版原本的,所谓的专题研究也就很难深入下去。
幸运的是,笔者近日偶然得观万氏剧作原版“全本”,对这部红楼梦戏曲剧本的认识有所完善和深入。首先,《怡红乐》传奇是万氏整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仅作一般的“续作”看待。它是万氏自导自演的“原创续作”,并不是根据当时市面上已有的《续红楼梦》小说情节来编写的剧本。从这个角度来讲,万氏可称之为以传奇剧本原创续写《红楼梦》的第一人,《怡红乐》也当然值得重视。
其次,万氏剧作有明确的“校谱”者,有“净付丑末生旦”的指定“角色”,每出都有明晰的“砌末”即道具安排,很可能是当年实际搬演过、有演出底本性质的剧本。这一剧本也有别于其他红楼梦戏曲剧本,它不是仅供文人闲读的“案头作品”,而具有在戏剧演出方面的独特实用性。虽然仲振奎《红楼梦传奇》也有“按拍”者,但“按拍”后的曲词仅可用于简单清唱,“订谱”后的曲词则可直接用于舞台演唱。从这个意义上讲,万氏的整部剧作可谓《红楼梦》搬上戏曲舞台的“首唱”,而“首唱”地正是与曹雪芹有着莫大渊源的南京。
此外,再来看万氏剧作的校谱者车秋舲,与万氏同为南京人,他们是难得默契的金陵文友。车氏在序言中还特别提道:“且余览子此作,方将觅十七八女郎,按红牙拍,柔声缓唱于氍毹之上。”可见,他对此剧将付诸演唱是颇具信心与期待的。
最后,来看看万氏以传奇剧本方式续写《红楼梦》小说的技法与旨趣。《怡红乐》24出要演绎的情节及主题仍然与同时代读者的心理相一致,是要表达对《红楼梦》悲剧结局的“补偿”心理,仍然是要使黛玉、晴雯复活,最终宝黛重续姻缘。虽然这样“老套”的、别无新意的笔法实在无法与曹雪芹的艺术成就相提并论,但毕竟这是在《红楼梦》小说正式刊行之后十年间即诞生的早期续作,且还是用昆剧曲牌谱就的古典剧本,自有另一重文史与文艺价值。对此,万氏也颇为自信,他在《〈红楼梦〉后序》中提道:“此‘怡红乐’之所以相继而成……惟以言情技柄,作为补恨生涯。……花迎旧路,抚今昔而神游;鸟恋新音, 对湖山而心醉。未肯葫芦依样,不殊粉墨排场。当此日镌从梨枣,非敢云擅美词曹;或他时画向旗亭,差幸免复来覆瓿尔。”这是他的自诩,声称这部续作绝非“葫芦依样”之作,将来也不至于成为“覆瓿”之作。
无论如何,万荣恩的《红楼梦传奇》作为一部早期红楼梦戏曲剧本,对其应当有更为完整、充分、深入的研究视野;其文史与文艺价值在江南文学的宝库之中应有重新估量与评判的必要。值得一提的是,万氏内兄俞用济也曾参与评点及续作红楼梦戏曲剧本,俞妻吴兰征更是写出了《绛蘅秋》传奇剧本一部,仍是以红楼梦小说敷演剧情而成(共计28出,其中末3出为俞氏续作)。
我们看到,金陵万氏家族不但是红楼梦小说的早期品评、改编与续作者,更集中涌现出将红楼梦小说搬上戏曲舞台的“原创首续”、“首唱”、“全本”作品,而所有这些早期红楼梦戏曲剧本本身,都将为研究红楼梦小说的传播史、接受史及两百年来的红学文化史,提供鲜活真实的范本与深入探研的标本。(肖伊绯)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