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籍“活”起来 让普通人看得到、摸得着

2017年09月19日 16:05 中国经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杨卓琦

  近日,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微信公号“话匣子”发文称,一批来自上海松江区图书馆的图书出现在旧书网上,且价格不菲。例如,一套《册府元龟》共12册,售价1888元;另一套精装16开《古今图书集成》全82册,售价为18000元,该套书籍被标注的上架时间为2017年5月9日。《古今图书集成》的馆藏条码,与松江区图书馆的信息相吻合。

  2017年,正值国家推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十周年。曾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被重视的古籍,在这十年间重获新生,中华古籍在普查、修复、整理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

  中华古籍浩瀚如海,一方面目前仍有大量的古籍需要得到系统性保护,同时,如何让这些古籍所承载的深邃厚重的内容“活起来”,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先摸清家底

  流传几百上千年的古籍,熬不过岁月的沧桑,很多古籍或是毁于战火,或是毁于虫蠹,早已是伤痕累累,残破不堪。古籍保护刻不容缓。

  早在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正式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由政府主持开展的古籍保护领域国家级重要文化工程。

  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有1200余家古籍收藏单位完成普查,登记古籍200余万部,编纂出版《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30部,建成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社会公众可以免费查询到40多万条权威古籍普查数据。

  同时,另外一组数据也显示,截至“十二五”末,全国公藏单位中仍有约1300家未完成普查,这些单位的古籍存量约占全部存量的43%。

  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先摸清家底,才能谈古籍资源的活用。目前的问题是,一方面大量的古籍尚未做好编目整理入藏登记工作,另一方面已编书目又面临着流失的危险。

  松江图书馆的例子并不是个案,早在2015年就有媒体报道,北京某高校图书馆近400套清代、民国时期的古籍曾被人顺走,其中不乏一些珍贵的善本。故宫博物院也曾发生类似事件,其相关负责人表示有100多册图书“挂账存疑”,有待详查,包括部分普通古籍,也有一般线装书和印刷品。

  古籍所承载的文明火种,需要倍加珍惜与呵护。对于很多单位来说,缺经费、缺专业人才固然是事实,也是古籍保护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同时责任心与重视度也需提高。

  让普通人看得到、摸得着

  当古籍堆放在库房的角落里,不被人所知、所解,终究逃不过岁月的侵蚀,何谈古籍之“活”?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想看的珍贵古籍根本看不到。一位古典文献研究学者曾经告诉笔者,她为了做一位清代文人的年谱研究,辗转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图书馆查找资料,虽然拿着介绍信,但是有时还需要“开后门”才能一睹古籍真容。

  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让古籍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人们必须看得到、摸得着古籍。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十年间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海外中华古籍调查暨数字化合作”“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等多个古籍整理再造及数字化项目。

  以上海图书馆为例,目前馆藏善本、刻本约2.5万种。截至2016年,约三分之一完成了数字化。其中,利用率最高的古籍数据库要属家谱资源。1996年,上海图书馆就开设了全国首家家谱阅览室,有人因为找到家谱而在走廊激动地大喊大叫。

  得益于古籍数字化的推进,如今,世界各地的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到家谱。截至2017年4月,已有6000种家谱在网上向社会公开服务。

  缩短与大众的时空距离

  古籍活用的另一个方面,是让古籍记录的思想、内容活起来,缩短古籍与大众的时空距离。人们喜欢用“典籍”这个词来形容古籍,其实,这无形之中拉远了古籍和大众的距离。古籍“活”起来的精髓,就是缩短这个距离。

  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此次,“部编本”中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增幅高达8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

  这对古籍“活”起来是一个福音。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新朋友能够读懂古籍的内容,拉近与古文的心理距离,大众才愿意亲近古籍,去聆听那遥远的声音。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方面希望亲近传统文化,但另一方面阅读古籍确有困难。开讲座、做节目、办展览,用通俗的语言对珍贵典籍、经典著作进行阐述不失为一种方法。《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的风靡一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前,陈寿写的《三国志》鲜有人知晓。但是经过罗贯中的生花妙笔,那些深奥古文所记录的故事,立刻鲜活了起来,变得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到了现代,《三国演义》被搬上大荧幕,三国故事得以漂洋过海,走遍全球。某种意义上,《三国志》经历了一次成功的IP开发。这又给了人们另一个启示。

  近几年,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正在成为文物“活”起来的有效途径。在互联网时代,能否用文化创意去赋予古籍新的生命并使之传承?

  在对古籍进行普查、修复、编目,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文献的深度挖掘、整理研究之后,让沉睡千年的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提供有力支撑,这是更应思考的问题。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