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明信片上的万种风情

2017年10月13日 07:2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清代晚期,在“人烟辐辏,商贸繁盛,五方杂处”的武汉,看戏可以说是三镇人们当时极其重要的娱乐生活。会馆公所、茶肆佛寺、露天旷野,各种戏台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山陕会馆大戏台,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其中还不乏场地宽阔、观众人头攒动的露天戏台,看戏热长盛不衰,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清道光年间(1821—1850),长期寓居汉口的浙江余姚人叶调元目睹武汉社会风情,花费10年时间写下《汉口竹枝词》6卷共292首,付梓成册,刊行于世,一首首读来,就像展读一幅多姿多彩的老武汉社会风情画卷。其中多次写到民众看戏的情节,如“各帮台戏早标红,探戏闲人信息通。”将武汉人为看戏而四处打听演出信息的迫切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本文所要介绍的这两张发行于晚清时期的明信片,上面选择的主题摄影,就是当时风靡两江四岸、三镇城乡的人们在露天场所看戏的火爆场景。

  这两张明信片上的图案分别摄于汉口、武昌两地,正反面印刷及手写字样全是英文,背面印有英文“邮政服务单明信片”字样。汉口露天戏台的明信片没有贴邮票及加盖邮戳,应该是一张尚未使用的明信片。照片上的场面是一个用木板、木桩、楠竹铺就的简陋戏台的近景,戏台四角竖立起数根楠竹,上面拉着遮阳的篷布和绣有吉祥动物图案的横幅,身穿戏服的演员们正在台上演出,台下挤满了看戏的观众,有的戴着草帽,有的举着油纸伞,可见人们在烈日下看戏的痴迷。而看戏者的衣着及削发垂辫半光头的明显的清晚期发式,显示了当时的晚清背景,英文“剧院整个在街上”,则突出了晚清时期武汉人街头看戏的那种特殊的娱乐风情。

  印有英文“武昌,在一个露天剧院的观众”“露天剧场前的人群”的另一张明信片,上面贴有大清国邮政4分邮票,盖有“汉口”中英文字样邮戳,背面盖有中英文“上海”邮戳。这张摄于武昌的明信片与图案为汉口的明信片主题都是露天看戏的场面,但截取的画面却截然不同,汉口的画面选取的是戏台及观众在戏台前看戏的近景,武昌的却不见戏台出现于画面中,选取的是观众黑压压一大片或坐或站聚精会神看戏的镜头。旧时,武汉宫观庙宇甚多,有些较大的还专门建有戏台,供民间唱戏酬谢神佛之用。“沈家庙里戏酬神,一节入官二百文。求福人多还愿众,戏台押得一包银。”长期寓居汉口的浙江余姚人叶调元的这首汉口竹枝词,写的就是近代武汉供奉关帝的汉口汉正街沈家庙戏台上唱戏酬神的盛况。他的另一首东岳庙看戏的竹枝词:“岳神诞日进香来,人海人山挤不开。名为敬神终为戏,逢人啧啧赞徽台。”则是从侧面反映了民众在名为烧香还愿实为佛寺看戏的别样心情。东岳庙原址位于长春观与洪山宝通禅寺之间,为民间供奉东岳大帝的庙宇,这张明信片反映的就是赶庙会的人们在东岳庙空地上看戏的盛况情景。只见庙宇建筑飞角翘檐,气势宏伟,悬挂的匾额、楹联文字已漫漶不清,门前两边摆放一对石狮子高大威严。观众就着庙宇的台阶层层而坐,发辫或盘或垂,不惧骄阳炙晒,有的举伞,有的摇扇,有的以扇遮阳,有的扯起遮阳篷布,倚靠在石狮子上看戏,均目视前方,神情专注,表情各异,种种看戏之乐趣态尽显,惟妙惟肖。

  “芦棚试演梁山调,纱幔轻遮木偶场。听罢道情看戏法,百钱容易剩空囊。”武汉人喜欢看戏,也舍得花钱,这样的情景一次次出现在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中,渗透着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情。晚清时期的戏台演出,盛行花鼓戏(即楚剧),对白、武打、唱腔……生旦净末丑,连同吹拉弹唱的师傅,各司其责分工明确。进入民国后,汉剧、京剧、豫剧逐渐成为武汉戏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种,节目丰富,名角辈出,演出场地除了一些有名的戏院和大舞台,民间露天戏台的演出也多盛行,极大地丰富了武汉人的娱乐生活。

  这两张明信片为黑白摄影,镜头清晰,捕捉细致,画面生动逼真,体现出摄影人技艺的精湛。尤其是摄影师的选材可谓独具匠心,通过两个不同的角度,既展示了选取角度的慧眼,又折射出晚清武汉人对看戏的无比热爱。

  来源:收藏快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