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古籍中的太原神仙

2018年03月09日 15:32 山西晚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马绍民

  宋太宗赵光义敕命编撰的《太平广记》记述,莫县(属今河北雄县境内)有个从太原迁居过来的女子,芳名“郝姑”,小字“女君”。曹魏青龙年间,某天正“与邻女十人,于沤洟汇水边挑蔬”也就是剜野菜时,忽有“三青衣童子”翩翩而至,对郝姑说“东海公娶女君为妇”。言毕,也不管郝姑答应不答应、惊喜万分还是惊恐万分,就把垫子、褥子往水面上一铺,让郝姑盘腿坐下,在青衣童子簇拥下“流流而下”。几个蒙圈了的女伴忙奔回村里告知,郝家父母赶去一看,女儿早已无影无踪。幸亏没多久郝姑捎来口信,说自己“幸得为水仙,愿勿忧怖。”还说每年四月,她会“送刀鱼为信。”莫县的沤洟汇水“自古至今,每年四月内多有刀鱼上来。”乡人于是修了郝姑娘娘庙,定时举行祭拜大礼,那些州官县官赴任,也都要首先拜谒郝姑娘娘,然后才赴衙门上岗。

  如此说来,郝姑由剜菜女华丽变身为水中仙的过程,看来纯粹是东海龙王在人间随机抽取的结果。因为《太平广记》只字未提乡野间一个寻常女子,此前为自己的得道成仙做过什么样的积累和铺垫;也不知莫县人为何会把这样至高无上的殊荣,安放在一个外来的太原女子身上。一个揣测是,太原人特别是太原女人那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美誉度应该很高;另一个揣测是,莫县古人“造神”的理由,应该出于对每年初夏河中涌来大批刀鱼的感恩。他们肯定认为,美味天降,必须是神灵对这片土地的格外眷顾。

  神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那些“神通广大、长生不死”的人物。古人“缔造”一批神仙并匍匐其下顶礼膜拜,不应简单斥为迷信、闭狭和不智。从人文角度分析,神仙的出现,实在人们是出于对生命消逝的恐惧、现实世界的失望以及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神仙信仰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塑铸着国人独特的人格和气质。太原文化对中华神仙谱系的形成当然功不可没,晋阳大地不仅贡献了台骀、狐突等著名神祇,黄帝、炎帝、蚩尤、尧帝、舜帝、夏禹等人文始祖的神化,也与他们在远古太原的活动密不可分。而《太平广记》中记载的“水仙”郝姑,就是台骀等殿堂级“大神”之外,散见于古籍之中的太原籍“小神”,他们的名字虽不耀眼,但同样折射着不同时代人们丰富而复杂的现实欲望和审美追求。

  说神仙,不能不提东晋葛洪所著的《神仙传》。《神仙传》共记载中国古代传说中的92位神仙,其中“甘始”“尹軏”(音yuè)两神是太原土族。关于甘始,《神仙传》记述只有寥寥数句;“甘始者,太原人,服天门冬,在人间三百余年。”意思甘始经年服用“天门冬”,竟然活了300多年,似乎甘始成神,天门冬这种草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神仙传》对尹軏的讲述,就细致生动很多。尹軏博学,“尤明天文理气、河洛谶纬,无不精微。”他还特别讲究养生,“常服黄精”,虽然年龄有好几百岁,但看上去依然是个英俊少年。但说到尹軏之神,一是他有仙药可以起死回生,二是他有异能惯于转危为安。述其仙药,说尹軏“腰中带漆竹管数十枚,中皆有药,入口即活”,并举例“晋永康元年十二月”,尹軏借宿洛阳城西,由于主人殷勤备至,给他的大青骡子也备有上好草料,遂送“神药一丸”,嘱咐随身携带,“可以全君体命”。第二年,洛阳城果遇战乱,这家人当兵打仗的青壮无一生还,在家的老人孩童“劫杀皆尽”,唯剩那个带着仙药的人得以存活。某年天下瘟疫流传,人畜尽死,有人得他枣儿大小药丸,“涂其门,则一家不病”。写其异能,则说陆浑山中一度虎患害人,尹軏在村庄四周埋下4根木柱,木柱上封印为记,“虎即绝迹”。又说有人家连遭丧事,“当年而食穷不及”,尹軏就让孝子找了十几斤铅,回到山中小屋炼成银子,帮这家渡过了饥寒交迫的难关。但后来这位太原神仙,却不知为何要远赴千里之外的“南阳太和山升仙去矣”。

  尹軏的先祖尹喜就是一位“隐德修行,时人莫知”的奇人。西汉史学家刘向著《列仙传》说,尹喜极善俯吸日精,仰食月华,望气知人,玄机独悟,就连名声赫赫的老子“亦知其奇”,专门为他写了一本书,然后两人携手“同游流沙”,化为神仙而去。

  尹軏方术传家久远,太原也有出身相当草根的神仙。《北齐书》讲述琅琊沭阳人由吾道荣等人辗转来并学习法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听到一位“符水、咒禁、阴阳、历数、天文、药性无不通解”的圣手,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工地上见到这位正搬砖和泥的大神。这位一直隐匿在晋阳城卖苦力的神仙见一干求学之人态度诚恳,就把自己所学法术“乃悉授之”,然后用一道仙符在洪水暴涨的汾河中划出一条路,在两侧安然不动、壁立百仞的洪水中缓步走过砂石河床,对岸上瞠目结舌的送行人扔下一句“我要回北岳恒山”,从此杳如黄鹤。

  在中国民间语境中,神仙基本象征着正义,鬼怪一般代表着邪恶。神仙虽然都是生活长夜中的枕中梦幻,很多时候表现得也荒诞不经,但却都是中华民族非凡想象力的精神凝结。神仙和神仙文化的存在,使我们的祖先在负重前行的路途中有了许多温暖给力的影像陪伴,因此这些亦真亦幻的形象,毫无疑问是古人暗夜前行的熠熠灯盏。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