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世喆、彭令、李昊阳
国家癌症中心在2017年12月发布的最新中国肿瘤现状和趋势表明,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一个人到85岁时患癌风险为36%。而且不论城市还是农村,肿瘤都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药的研发生产,癌症似乎已不再那么令人绝望,但又确实依旧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利剑。那么,防癌治癌的最佳方式究竟是西医还是中医?在当今,什么可以为我们在抗癌道路研究上指引方向呢?
一、中医抗癌真的是“无稽之谈”吗?
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甚至不少人对中医存在偏见,鼓吹“中医无用论”,认为诸如癌症此类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又非常复杂的疾病,只能依靠西医来治疗。但是,中医抗癌真的是“无稽之谈”吗?其实不然。中医在防癌、治癌上的一些优点可以弥补西医的短板。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治不如防,“治未病”是中医抗癌的优势。现代医学认为,从致癌物质参与人体代谢到发展为原位癌,大概需要8至10年时间。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花宝金教授认为,当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可以运用中医手段来把握肿瘤治疗时机(见表一)。[1] 中医“治未病”理论强调肿瘤调治时机的准确把握,指导着肿瘤不同阶段的防治策略,临床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可使其逆转在肿瘤未成形之前,或从癌症发生源头上遏制其生长,或最大限度地推迟其发生时间,进而达到“图于萌芽之先,不施于大危之后”的效果。
表一:癌症的“未病”期症状及中医“治未病”方式
第二,副作用小。现代西医手段如手术、化疗、放疗这些方法治疗肿瘤,对局部控制的疗效确切,然而由于毒副作用大,患者往往难以承受,并不一定延长病人生存,有时反而缩短生存时间。而中医药在减轻毒副作用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恰恰具有优势,因此需要中药增效增敏,以达到延长生存的最大意义。具体来说,中医可以改善由于西医手段造成的免疫力下降、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和血液系统等副作用(部分方式见表二)。[2]中医主要是调理治本为主,改善细胞微环境和人体免疫功能。虽然中医药效果缓慢,但在临床上通过中药控制肿瘤的,往往在很长时间内不会复发。
表二:中医药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方面的一些方式
第三,价格较低,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当今癌症正朝着年轻化、广泛化的趋势发展,而昂贵的抗癌药物依旧是很多患者的重担。在中国药品价格315网站,笔者以“胃癌”为例查询了在中国药房出售的相关药品,按照销量在中药和西药各选取5种药品,分析如下表。通过这个简单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药药品的价格每种每日可以比西药便宜21元钱。同样,中医药产品也很难出现如同进口“格列宁”一般的天价药。
表三:针对“胃癌”患者的五种西药和五种中药的价格对比
(由于网上资料有限,本表的药品选取未考虑药品的具体适应症是否相同,也未必是胃癌患者都会服用的药品。网络价格或许与医院售价有差别。)
中国最著名的肝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在81岁高龄出版的《院士抗癌新视点:消灭与改造并举》中,反思了西医基于“消灭肿瘤”战略的抗癌术,并倡导从中医中发掘宝藏,鼓励医生和患者走“消灭与改造并举”的中国式抗癌道路。[3]汤钊猷说,作为一名西医,他在40多年的临床诊疗生涯中,其实一直在使用中医,并不断总结着应用中的得失,如使用攻补兼施的“消积软坚方”和“六味地黄丸”补法等。从汤院士的话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发展中医抗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中医药抗癌研究的新机遇
古代著名医药学家编纂流传下来的古籍是我们当今发展中医学的基石。屠呦呦正是因为尊重古代中医,翻阅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受到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截疟记载的启发,才能够发现青蒿素。因此,解决当今癌症难题的“秘方”或许就藏在先人的记载中,等着我们去发现。
中国古代中医早有癌症病例的记载,但对此类疾病的命名与当今有很大差别。现存中医文献里,最早出现“癌”字的,是12世纪时宋代的《卫济宝书》和公元1264年的《仁斋直指附遗方论》。笔者初步考察,古代对癌症的命名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瘤”:如瘿瘤、筋瘤、肠瘤、昔瘤;(2)“痈”:指其大如瘤的脓肿;(3)“肿”:如肿疡、脓肿、血(块)肿;(4)“疮”:如恶疮、疔疮、疮疽;(5)“岩”:如乳岩、肾岩;(6)“癌”等。
此外,历代中医对恶性肿瘤的描述还有下列病名:“胃反”(包括胃癌),“症瘕”(多指腹内肿瘤),“噎膈”(包括食道癌及贲门癌),“积聚”(包括各种内脏肿瘤在内的胸腹部肿块),“崩漏带下”(指宫颈癌),“石疽、失荣、失营”(与恶性淋巴瘤及颈部转移癌症状相似),“茧唇”(指唇癌),“脏毒”(多指腹内肿瘤)等。
那么,何为中医药抗癌研究的新机遇呢?这里就不得不提起近期中医药界广为关注一本古籍——清嘉庆御医汪必昌所著《〈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以下简称《聊复集·怪症汇纂》)的现世。目前,《聊复集·怪症汇纂》被业界誉为“中国古代宫廷御医第一秘方集”、“中国古代治疗怪症领域的最高峰医学著作”、“中国古代宫廷御医治疗怪症系统性(秘方偏方等)经验集唯一传世稿本”。[4]可以看出,此稿本的研究价值极高,或许当代医学家可以从中获得防癌治癌的新方式、新思路、新灵感。
清嘉庆御医汪必昌所著《聊复集·怪症汇纂》收录的540种秘方偏方中,不乏治疗癌症等恶性疾病的药方。根据上述命名方式,笔者经过初步筛选,将药方名单整理如下。[5]
表四:《聊复集-怪症汇纂》中治疗癌症的药方名单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目前仅是依据古代癌症常见的命名方式来对药方名单进行初步整理,更准确的判断须依据稿本药方的详细记载。)
除秘方偏方外,《聊复集·怪症汇纂》中还有一部《针灸论》。针灸治疗癌症日益受到重视,现代临床医学已证明针灸有抗癌功效,使瘤体明显缩小,可抗放疗、化疗副反应,缓解癌性疼痛,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针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可以促使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更加平衡稳定,对于控制癌症的生长和扩散发挥有益的作用。
在《聊复集·怪症汇纂》的《针灸论》中,御医汪必昌论述了针灸治疗肝硬化、肝癌、羊癫风等怪症之法,十分罕见。笔者认为,此《针灸论》中有关针刺取穴和炙法论述中肯可信,尤其对恶疮(癌症的一种)、痈疽等用法于今也有指导意义。[6]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聊复集·怪症汇纂》为代表的尚未被开发利用的优秀中医药古籍,对于攻克当今的医学难题和多种疑难杂证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价值。积极研究,早日开发,才能造福人类。要知道,据“全球癌症报告”,
2017年全世界新增癌症1810万例,死亡960万人。中国每天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约7人。美国FDA批准针对NTRK疗法带来希望,病种17种确有基因变化,治疗6至9个月,有效率75%,费用每月约23万元人民币,一般家庭不堪重负。
由此可见,早开发优秀中医药古籍,功莫大焉。我们积极向社会呼吁,多关注、促进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开发,推动中医学抗癌研究向前发展。
三、中西医结合是抗癌的最好方式
当然,我们并不是在盲目鼓吹中医。现代西医也有着中医学难以比拟的优势,擅长病发时的治疗和抢救,见效很快。西医将癌症病灶通过手术切除可以对肿瘤进行最直接的治疗,再用放疗化疗将癌细胞杀死,可以快速缓解眼前危机。而中医多从整体出发,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改善细胞微环境和人体免疫功能,因此见效较慢。
所以在抗癌领域,中医和西医是互补的。西医已从基因缺陷即正气上找到重大途径,许多疑难病症都有了疫苗,这也是治未病。直接杀死祛除癌细胞,西医是首选;而调理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促进自愈,避免复发或带瘤生存,这无异是中医的最强项。中医和西医都有其优势和不足,而这些短板都不是短期内能够补足的。因此,中西医结合才是抗癌的最好方式!
2018年11月27日初稿,12月12日修订,2019年1月4日配图。
参考文献:
[1]花宝金。“治未病”是中医抗癌的优势[C]//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画册。2013。
[2]杨建宇,孙永章。中医抗癌疗法精要[J]。2011。
[3]宏瑞。院士抗癌新视点:消灭与改造并举[J]。家庭用药,2014(5):17-17。
[4][5][6]彭令。清嘉庆御医汪必昌初步研究[M]。文物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