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世博会:工业文明的全球首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0日 10:28 荆楚网-湖北日报

首届世博会的情景。 首届世博会的情景。 纺织机亮相首届世博会上。 纺织机亮相首届世博会上。 在首届世博会上展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在首届世博会上展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1851:百年工业革命的全面检阅

  1851年,英国人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万国工业博览会,被后世公认为首届世界博览会。

  英国人以“GreatExhibition”特指这场博览会。在英国人的语言里,“Great”意味着伟大和壮观。这个词语背后,是英国人借此展现工业革命中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首届世博会举行之时,工业革命已经进行了大约100年。这场世博会,是对工业革命一个世纪以来所取得成就的全面检阅,是全球工业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全球首秀”。

  从这个层面来看,为了首届世博会,全世界准备了一个世纪。

  蒸汽机推出首届世博会

  那是一个成就非凡的时代。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前半叶,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个时代的主角,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发明创造。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机器。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

  随着机器生产的增多,原有的动力,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变革之后,1840年左右,首届世博会举行前夕,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手工作坊,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因此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届世博会应运而生,集中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单”,以及各国先进的工业产品,例如大功率蒸汽机、火车头、高速汽轮船、汽压机、起重机,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桥梁等模型。

  参观者最感兴趣的,也是各种机器发明。人们惊奇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140天的展期,参观人数达630多万人次。首届世博会意味着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新生产技术、新生活理念的交流的重大转变,因此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此后,西方各国对世博会在展示国力和促进技术、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产生了浓厚兴趣。

  可以大胆地断言,如果没有工业革命,没有蒸汽机,就不会有首届世博会,也不会有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全世界文明交流的盛会

  在1851年之前,欧洲各国举办工业博览会已不是新鲜事。

  法国是“博览会”这一新生事物的发明者。早在1798年,法国人在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国内工业博览会,要求专门展出新产品,并重赏在制造新产品上能胜出英国的高手。此后,法国频频举办各种产业博览会。1798年至1849年间,巴黎就先后举办了11届博览会。但是,法国从来没有邀请外国参展。因为害怕竞争,他们放弃邀请其他国家参加。

  1849年,英国萌发了举办一次大型博览会的打算。这届博览会,由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带领皇家艺术学会负责筹办。

  19世纪的英国,还具有凝聚“世界”的实力。19世纪中期,没有人会怀疑英国的强大:约四分之一的全球人口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地球上的24个时区内,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而18世纪自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后,更让英国具有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已经是名符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1849年6月30日,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在白金汉宫召开。会上讨论了举办世博会的想法,同时决定世博会展品分为四个大类: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和雕塑作品,博览会将是国际性的,由国家发出参展邀请。这些决定体现了英国人的自信和开放。

  会议之后,组委会成员还到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进行了游说,动员参展。1850年1月3日,世博会皇家委员会成立。随后,维多利亚女王便以英国名义向世界各国发出世博会参展邀请。

  维多利亚女王用外交方式,邀请各国参展,形成了“万国博览会”的格局。这一届博览会,美国展示的产品就超过了500项。当仁不让的美国人展出了多种创新性的产品,例如麦考密克收割机、科耳特左轮枪、固特异橡皮和口嚼式烟草等,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对于首届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创世以来,全世界各族群第一次为同一目的而动员起来”。的确,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的首届世博会,更加关注交流与发展,以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告诉全人类,这是全世界文明共同参与和互相交流的盛会。

  水晶宫开辟新的建筑史

  作为首届世博会的展馆,“水晶宫”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展品。但是,让英国人想不到的是,水晶宫本身,才是首届世博会最成功的展品。

  首届世博会筹办过程中,面临着最大的问题是展馆。当时全世界都找不到现成的建筑可供使用,为了获得最好的建筑设计方案,组委会于1850年3月举行全欧洲的设计竞赛,但却没有一个获胜者。因为所有方案都采用厚重的古典式、永久性的建筑形式,不符合大空间、临时性的要求。

  一时间,筹备工作陷入困境。就在这时,一个革命性的设计方案出现了,它不仅成功地挽救了首届世博会,更成为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这就是英国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创作的“水晶宫”。

  原来,帕克斯顿在养植一种大型睡莲时,曾尝试把小女儿放在水面漂浮的叶子上观赏花朵,发现其居然能不下沉。他翻转叶子观察背面,看到粗壮的经脉纵横交错,构成既美观又可负重的整体。帕克斯顿由此得到灵感,便仿照睡莲叶子经脉纹理,以铁栏与木制拱肋为结构,用玻璃作墙身,首创了新颖的温室。他听说建造博览会展馆之事后,便在8天时间内提交了满足各项条件的设计方案,其构思即来自那座用铁及玻璃建造的温室。

  1850年7月,帕克斯顿的设计方案被正式接纳。当年9月26日开始施工,这座占地7万多平方米、长564米、宽124米、高33米的展馆,以铁作框架。这栋建筑使用了8.4万平方米的玻璃,相当于8个半足球场地,由伯明翰一家玻璃供应商提供。这家公司是当时唯一拥有可提供如此庞大需求的工厂,共生产了30万块玻璃,尺寸是当时最大的,他们还设计制造了安装玻璃的移动机器车,使工人能进行快速安装。可以想象,如果没有100年的工业发展,没有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技术,就不可能有水晶宫这座建筑奇迹。

  1851年5月1日,博览会按计划准时开幕。原本为展品提供展示的场馆,不料却成为世博会上最成功的展品。在这里,各国旗帜飘扬,喷泉吐射水花,到处熠熠生辉,参观者仿佛走入神话中的仙境,产生出梦幻般的感受。人们赞美这座通体透明、庞大雄伟的建筑,将它称为“水晶宫”。帕克斯顿亦因此被封为爵士。

  世博会结束后,“水晶宫”被拆除并移至伦敦南部的锡登汉姆重建。尽管因为1936年的一场火灾被焚毁,但是,作为首届世博会的标志,水晶宫已经成为了当时工业文明成就的象征,并作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一,被人们永远铭记。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