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的杭州气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7日 17:45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创造生活》(装置) 王小松 《 创造生活》(装置) 王小松 小观众在蔡志松的作品《浮云》弥漫的雾气中玩耍。 新华社发 小观众在蔡志松的作品《浮云》弥漫的雾气中玩耍。 新华社发

  本报杭州6月6日讯

  记者 童桦

  意大利威尼斯,和中国时差7小时。在这个没有公路交通,仅凭水上巴士通行的城市,这几天非常热闹。全世界不少藏家、艺术家、艺术评论人和经纪人都来到这里,同行的,还有上百万来自全球的参观者。

  他们的目的,只为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无怪乎有人说:水城人头攒动,颇像小上海;排队2小时能买到门票,已属幸运。

  作为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重要项目之一,此次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中国馆2日开馆,并展出主题为“弥漫”的展览。“弥漫”以花、茶、香、酒、药五种气味的弥漫为线索,对传统深厚的中国文化做出当代的艺术表达,既显示中国文化的独特,又表现中国同其他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广泛联系。

  中国馆策展人彭锋表示,此次展出的5件观念装置作品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分别以荷花、中药、绿茶、熏香、白酒为题材,与“五味俱全”和“五味杂陈”形成隐喻关系,在总体上创造出一个奇妙的感觉世界,观众的感官将被充分激活,获得别具一格的心理感受。

  与此同时,本届双年展上也不乏杭州气息。潘公凯制作了零下5℃、带有荷香味的超大型冰箱走廊,观光者可以在这里喝茶。蔡志松做了以牡丹花瓣贴面的巨大云朵,当中包裹着上好的绿茶——杭州狮峰龙井。

  当然,还有来自浙江的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桑火尧,带着用杭州丝绢创作的水墨作品《方块系列6号》亮相双年展主题展《未来通行证》;杭州的艺术家、浙江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王小松也带来了他的大型装置作品《创造生活》,并以75米的长度成为本届双年展上最长的作品。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正式展览时间为6月4日至11月27日,共分三个部分,除了由双年展总监策划的主题展、国家馆展之外,还有平行展,完全由民间自发选拔。

  王小松参加的《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是从5000多份展览申请中脱颖而出的30多个平行展之一,有15位当代艺术家参展,其中13位是中国人。

  擅长用抽象小人来表述情感的王小松说:“人们一天24小时的生活中,受到的最大干扰就是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左右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无法离开手机、电脑。我想用这件作品来批评当下全球性媒体的混乱和虚假。这些虚假的信息通过高科技来传递,已经损害了公民的利益,并蚕食着生活本身的快乐。生活不能靠这些来创造,这是我作品名称的由来。”

  这一情绪随着作品传递到观众的心中。在现场,这件重200公斤,由18根网线、38个小音箱和10多万个抽象小人组合而成的《创造生活》,总能吸引观众的驻足。他们想看清楚,那10万个小人都有什么不同。

  “红彤彤的小人被串在一根长长的绳子上,远看就像是农村里挂的干辣椒一样。”王小松说,“每个小人的形状都不一样,都是画完后发到工厂制作的。”今年3月,他去威尼斯为双年展踩点时确定了自己的展览场地,其中一块正是修道院的长廊,这为他的《创造生活》提供了不错的场地。

  桑火尧的《方块系列6号》则是用水墨在丝绢上画出无数个小方块,抽象的造型体现的是当代中国人对水墨精神的新认识。“中国远古文化有方形模式,代表中国本质文化精神的汉字是方块造型……这是从精神层面来诠释。”他说,“我们生活中构成的物件,如建筑、桌椅板凳、日常用品等基本上是方块或由方块组成的,这些方块帮助我们从混乱中寻找和创造秩序,散发出迷人的哲学、美学与生活的光辉。”

  与上一届相比,本届双年展更注重作品的挑战性和高科技,影像类作品和大幅摄影占据了较大比例,传统绘画少之又少,只有在意大利馆才能得见一二。

  “欧美当代艺术家的构思和想法总能给我启迪”,王小松说,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美国馆内的一个大型装置:一台跑步机固定于倒置的坦克车上,每当艺术家在跑步机上运动时,坦克的履带也随之转动。“这是一种对人类和战争的反思。”

  虽然双年展才刚开幕,但王小松在现场已得到许多灵感。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尽快潜心创作。

  看来,杭州与威尼斯,已经有了共通的旖旎之语。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