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

2012年08月07日 11:53   北京商报  收藏本文     

《静物》 《静物》

  保罗·塞尚(1839-1906)出生于法国埃克斯,1861年4月,塞尚来到巴黎学习美术,但他始终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他在艺术上是个不被赏识的、孤独的探索者,致力于探索物体的内在结构和稳定性。他将色彩与形体的表现视为“造型的本质”,宣称要创作一种像古代大师那样可以进博物馆的永恒艺术。塞尚虽然经常与印象派画家来往,却不欣赏他们。

  塞尚多画静物。他往往把不同的对象安排在一起,借以获得不同色彩的形的完美和谐。塞尚在摆静物时也十分讲究,他把衬景布铺在台面上,然后再安排水果,使各个水果的调子形成对比从而造成互相补色的震动感。更重要的是,他不只是表现真实自然的某一部分,他在探索将对象多层次、多视点地进行变形并统一在画面中,让画面具有更宽泛、更广袤、更全面的内涵。这幅《静物》中放在桌上的两个水果盘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平线上,似乎所有的摆设都要向画面的前方跌落,整个透视关系完全被打乱。这种探索导致了后来立体主义的诞生。

  塞尚不像其他印象派画家那样关心光和大气的效果,他更关心的是景物结构。圣维克图瓦山位于塞尚的故乡,他曾经数十次从各种可能的角度来画这座山和周围的风景。塞尚的绘画自1890年以后更具有抽象的表现性,轮廓线也变得更破碎、更松弛。色彩飘浮在物体上,以保持独立于对象之外的自身的特征。每块笔触都根据自身的作用,很得当地存在于画面之中,但又服从于整体的和谐,既有结构又有抒情,达到了古典和浪漫、结构和色彩、自然和绘画的综合。他将所有的元素分解成抽象的成分,重新组织成绘画的真实。

  塞尚的艺术充分揭示了体积和空间的关系,把这些对象看做是一种永恒和普遍的东西,造成一种坚实性和综合性的感觉,他致力于捕捉住形,但又不破坏形、光、色之间的一致性。明快的色彩、短小的笔触表达出朴素的自然观,可以看到印象主义的影响,但并不体现多少印象主义的特点。他对外光表现没有兴趣,色彩的分解也不明显。他追求的是形象的综合性和结构感,主张物象的体积要从色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提出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来描绘对象,旨在建立作为独立绘画的意义,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西方现代主义绘画,被公认为“现代艺术之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