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敌为友的拍卖行与艺术经销商

2014年07月16日 10:19   新浪收藏  收藏本文     

西格玛尔·波尔克作品《魔幻时刻》 西格玛尔·波尔克作品《魔幻时刻》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帕帕夏里 梅勒尼·吉利斯

  拍卖行正越来越多地要求他们传统的竞争对手——独立的艺术品经销商,在拍卖行的地盘展览他们的藏品。借此,苏富比和佳士得等拍卖行得以继续蚕食传统画廊的商业领土。这些展览形式体现出拍卖行的雄心,他们正努力把自己变成一站式、全方位的艺术服务中心,来满足所有人的任何要求。或许经销商还是会抱怨拍卖行的越俎代庖行为,但拍卖行提供了更为诱人的条件,例如遍布全球的网络渠道以及品牌认可等无形商誉,使得经销商无法拒绝合作。

  伦敦佳士得拍卖行近期举办了一场名叫“珀尔克/里希特-里希特/珀尔克”的展览。佳士得拍卖行战后和当代艺术专家达伦·利克(Leak)与伦敦罗夫美术馆负责人肯尼·沙赫特(Schachter)联合担任本次展览策划人。横跨大西洋,苏富比纽约的S2画廊展出了精致的艺术家珠宝。此次展览与伦敦经销商路易莎吉尼斯合作。近期,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又与经销商史蒂夫拉扎里迪斯合作,展出了班克斯(Banksy)在S2画廊的作品。(史蒂夫拉扎里迪斯曾经是班克斯的经纪人直到2009年)

  其他合作还有去年秋季在纽约S2画廊,苏富比与纽约经销商保罗·凯斯敏、收藏夹麦克谢夫共同推出法国艺术家莱斯拉郎的作品。

  Leak和Schachter都承认合作中存在实验性的因素。Leak说:“我们仍在探索。伦敦佳士得的展览只是第三场。”Schachter则认为他们又做了画廊的事儿,也揽下博物馆的工作。

  显而易见这是共赢的合作。对于Schachter而言,他可以专注于展览,而拍卖行可以付之于现实。“佳士得可以做好宣传,处理好版权事务,能将我从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展览内容。”

  借助于拍卖行遍布全球的渠道,经销商能够拓宽他的销售渠道以及收藏渠道。而拍卖行能够比经销商更深入地观察艺术家。事实上,佳士得也是经过其在the Haunch of Venison展览馆短期试水主流市场销售后,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才跟进,尝试这类展销模式。

  合作细则虽没有披露,但不难理解每场展览均有所不同,并且提供给经销商的销售分成也会不一样。

  拍卖行收入方面,非公开销售(包括展览馆销售收入)收入增长迅速。佳士得去年非公开销售收入增长了18%,至12亿美元,而其全球拍卖销售额同比增长12%,至59亿美元。苏富比方面,2013年全球非公开销售增长了30%,达到12亿美元,拍卖总销售额达51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5%。

  拍卖行的此类合作也是一种能保持经销商不越界的办法。然而,部分经销商仍然固守本行,有待游说合作。柏林Peres展馆负责人Javier Peres认为:“已经有许多人来反复邀请我,但我认为我们是一个私人展馆,要我去拍卖行举办展览需要有点厚脸皮啊。”■

  (原文刊载于《艺术新闻报》,傅培强 翻译)

 

文章关键词: 拍卖行经销商艺术展览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