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国宝争夺战

2015年10月08日10:36   和讯网  收藏本文     

  来源:新民晚报

  戴萦袅

  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我几乎每周去看展览。当时全纽约有30多家博物馆对哥大学生免费开放,其中一家是用德语命名的“新画廊”美术馆(Neue Galerie),学过德语的我很喜欢那里。

  新画廊美术馆主要收藏20世纪初德奥艺术品,镇馆之宝是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克里姆特的《阿黛勒·布洛赫-鲍厄像I》。这幅肖像完成于1907年,与《吻》齐名,是克里姆特“金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奥地利的梦娜丽莎”。画作上满是金箔,背景和人物衣裙上的马赛克装饰,有拜占庭艺术的遗风。画中的阿黛勒体态苗条,戴着华丽的珠宝,装扮颇有“裙拖六幅潇湘水,鬓怂巫山一段云”的风范。长长的脸庞苍白,一双大眼睛忧郁而迷离,脸颊带着不健康的潮红,而双唇却嫣红丰润,浸润着幽灵般的气质。还有她裸露的、线条美好的锁骨和双肩,令很多人猜想画家与画中人有暧昧关系。

  阿黛勒是维也纳糖业大亨斐迪南的妻子,她优雅聪明,但体弱多病,怀的孩子不是早夭便是流产。郁郁寡欢的她,最大的慰藉便是抽烟和办沙龙。她像烟囱一般抽烟,宣称为寻找“智力上的启发”而举办沙龙。她的座上宾多是为人瞩目的艺术大家,如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夫妇、理查·斯特劳斯、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当然,还有克里姆特。阿黛勒43岁时病逝,她的遗愿,是丈夫斐迪南在百年之后,将克里姆特为她所作的两幅肖像画,以及四幅风景画,捐赠给设立在美景宫里的奥地利国家美术馆。想必阿黛勒生前热衷举办维也纳最风光的沙龙,生后也希望自己的容颜,能在艺术圣殿里受人瞻仰。

  世事难料,不等斐迪南去世,阿黛勒的肖像就成了美景宫里的一道风景。当时,希特勒梦想把德国建成欧洲文化的中心,制订精准的计划,巧取豪夺被占领国的艺术品。在入侵他国前,纳粹会派出画探,搜集信息。斐迪南的收藏在奥地利首屈一指。德国入侵后,斐迪南逃往捷克斯洛伐克,纳粹强占他的炼糖厂,并以逃税为由,将他的家产充公。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克里姆特的画作,表现手法颇为现代,与纳粹的意识形态相悖,被认为是“堕落艺术”,希特勒和戈林不感兴趣。纳粹便把阿黛勒的两幅肖像卖给奥地利国家美术馆,歪打正着地完成了这位名媛的遗愿。只是美术馆迫于反犹太主义,隐去了前主人的真实身份,将画更名为《金色的阿黛勒》。

  2000年,耄耋老妪玛利亚·奥特曼在洛杉矶将奥地利政府告上法庭。她是阿黛勒夫妇的侄女兼外甥女,斐迪南的遗嘱中,将名下的克里姆特的画作,悉数留给了玛利亚兄妹。

  这一场官司,有多个版本:不少法律论文称,1946年奥地利通过法案,纳粹时期的艺术品交易无效,玛利亚兄妹想取回自家的艺术品,但受到刁难,被迫承认,克里姆特的画作,是斐迪南本人自愿捐赠的。而1996年的采访中,玛利亚本人亲口说,二战结束后,她兄长回到维也纳,同意把画捐给国家美术馆,还附赠了自己的收藏。当年克里姆特的画只是普通的现代艺术,继承人乐得完成婶婶的心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克里姆特画作的价格一路飙升,这唤醒了玛利亚的维权意识,她曾不无遗憾地说,如果知道这些画有朝一日会价值连城,他们当年不会轻易放过国家美术馆。

  1998年,一名奥地利记者发现,国家美术馆伪造了斐迪南捐赠画作的经过,不仅如此,记者还找到纳粹和美术馆进行交易的信函,末尾赫然写着“希特勒万岁”。玛利亚真正的维权之路始于那时。她和奥地利政府协商未果,但在奥地利打官司,申请费用和涉案价值成正比,她无力承担35万美元的巨额费用,继而在美国控告奥地利政府违反国际法。经过一番恶斗,2004年,玛利亚终于获得起诉奥地利政府的权利,并通过仲裁,夺回了克里姆特的6幅画作。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奥地利国宝美术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