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飞的战火中 难民们用艺术重建叙利亚的伟大地标

2016年02月19日11:24   界面  收藏本文     

  一年前,巴尔米拉(Palmyra)在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的炮火中毁灭,穆罕默德·哈里里(Mahmoud Hariri)用黏土制作出了一个巴尔米拉的复制品。(图片来源:联合国难民署/Christopher Herwig)

  当关于“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摧毁叙利亚古城帕米拉的视频流传出来,全世界似乎都对此爱莫能助。在中东冲突中,许多庙宇被炮火击毁、历史古迹遭到破 坏,甚至整座城市都被夷为平地。对数百万的难民们而言,这种破坏无疑是毁灭性的。他们不仅面临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曾经丰富的文化遗产也被暴力夺走。

  不过,至少对约旦扎塔里难民营中的叙利亚艺术家们而言,这段历史并没有完全丧失。或许现实中的地标已经被战火摧毁,或者被控制在了武装分子的力量之下,但现在,这些地表正以微型的形式重现光彩。

  穆罕默德·哈里里在2013年逃亡到扎塔里难民营前,曾是一位叙利亚的美术老师和画家,他用黏土和木烤肉签重塑了一座巴尔米拉。穆罕默德在联合国难民署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对他而言,巴尔米拉就代表了“全人类”。

  “这是一个永远铭记的方法,”穆罕默德表示,“作为艺术家,我们的角色至关重要。很多我们所知道的古代文明和史前时代的人们,都是通过埃及象形文字和岩壁画这样的艺术保存下来的。”

  不同于近来大热的3D技术,这些艺术家们只能通过扎塔里难民营中触手可及的材料——石块、小雕刻刀或废弃的木头,来保留文化遗产或巴尔米拉。而最终的成品带来的震撼,一点儿也不比3D技术带来的少。

  这些艺术家们如今居住的扎塔里难民营,是90000叙利亚人民的家园。(图片来源:联合国难民署/Christopher Herwig)

  “我们选择做这个项目,突出叙利亚正发生的一切,因为许多地标性建筑正面临威胁,甚至已被摧毁,”项目协调员艾哈迈德·哈里里(Ahmad Hariri)告诉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难民署:Christopher Herwig)

  这个地标重塑小组是社区领导人艾哈迈德·哈里里(与穆罕默德·哈里里没有亲属关系)一年前组建起来,已经“重建”了包括倭马亚大清真寺 (Umayyad Mosque)、阿勒颇堡(the Citadel of Aleppo)和代尔祖尔桥(Deir ez-Zor bridge)在内的一些地标性建筑。现在,这些迷你地标在约旦首都阿曼和难民营附近展出。

  艺术家们不仅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老一代的叙利亚人铭记自己的文化,也希望让从未有机会了解这些地标建筑的孩子们受到教育。

  “这里的许多孩子从没有见过叙利亚,或者对那儿没什么印象,”艾哈迈德告诉难民署,“他们对于自己国家的了解,还不及对于约旦的了解。” 这些重塑起来的地标,每一块都不及一张桌子大,但即便是缩小到这样微型的尺寸,这些重塑的雕塑依然在难民间产生了巨大影响。查理·邓默尔(Charlie Dunmore)作为联合国难民署工作人员采访了这些艺术家。他表示,难民们对这些重塑地标的反应是喜乐参半的。毕竟,一部分地标建筑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一度被认为是历史的宝藏,记录艺术家们行为的摄影师克里斯多夫·赫维西(Christopher Herwig)补充道。

  “许多叙利亚人非常动情,他们流露出自己的真心,”查理告诉城市实验室(CityLab),“这些艺术重塑似乎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它们诉说着人们的经历、诉说着他们无法回家亲眼见证这些地表的事实。”

  就艺术家们而言,查理表示这个项目意味着希望与决心。

  “显然,除了这个项目,对于叙利亚正在发生的事情和那些真实的地标建筑,他们束手无策。除了实际的无能为力,但至少有一种真实的感觉,好像他们真的帮助这些地标建筑在人们记忆中保存了下来一样。

  穆罕默德·哈里里是2013年来的扎塔里。他再次开始艺术创作,是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如果不这么做,他就会失去这项技艺。(图片来源:联合国难民署/Christopher Herwig)

  伊斯梅尔·哈里里(与穆罕默德和艾哈迈德都没有亲属关系)在这个项目中再次发现了自己对于雕塑的热情。(图片来源:联合国难民署/Christopher Herwig)

  伊斯梅尔·哈里里在难民营发现了一块火山石,他用它精心雕刻出了一座纪念碑。(图片来源:联合国难民署/Christopher Herwig)

  哈迈斯水车的复制品。哈迈斯水车高66英尺,利用水流将水送往更高的海拔,这座水车已经在奥龙特斯河伫立了750年。

  代尔祖尔悬索桥建于1927年,位于叙利亚东北部的幼发拉底河之上。2013年,代尔祖尔桥被炸毁。(图片来源:联合国难民署/Christopher Herwig)

  建于13世纪,阿勒颇堡坐落于全球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曾是著名的旅游胜地,2012年叙利亚战争爆发时,曾被用作战斗基地。目前,阿勒颇堡已被轰炸了数次。(图片来源:联合国难民署/Christopher Herwig)

  阿尤布·苏丹萨拉丁 (Ayyubid Sultan Saladin)雕像的复制品。苏丹萨拉丁是一位军事政治领袖,领导了12世纪穆斯林反对欧洲十字军的运动。这座雕像如今依然矗立于大马士革,还没有遭受 到严重的破坏。(图片来源:联合国难民署/Christopher Herwig)

  倭马亚清真寺坐落于阿勒颇,建筑于18-13世纪间,依然是世界著名的圣地。它曾作为叙利亚冲突中的关键战场,于2013年被炸毁。(图片来源:联合国难民署/Christopher Herwig)

  翻译:周依帆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叙利亚难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