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玉市场冰火两重天有何启示

2016年04月24日09:19   金羊网-新快报   微博收藏本文     

■2011年,在北京的玉器专场拍卖会预展上,工作人员在摆放汉代青玉螭纹兽爪角杯。CFP供图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

  在孔子看来,作为“山岳之精华”的玉正是君子应该要追求的。在独尊儒术的汉代,对玉的推崇成为了独特的时代色彩。一方面儒家礼教对玉的推崇至高无 上,另一方面,求永生的愿望“上至天子,下至臣民”,汉代也史无前例。“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使得这一时期的敛葬玉器特别盛行而发达,甚至出现了空前绝后 的玉器制品——玉衣,从西汉起逐渐形成等级制度到东汉衰落而末于曹魏,玉衣涵盖了金缕、银缕、铜缕甚至独一无二的西汉南越王出土的丝缕玉衣等多种形制。

  徐州博物馆馆长孟强在接受收藏周刊采访时称:“如果要用一种玉器来定义汉代的话,就是玉衣。”

  所谓“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人们对玉的追求并没有停留在汉代,而在今天的艺术市场上,也有所体现。随着2016年春拍帷幕的拉开,率先成为拍 场“黑马”的正是汉玉,在汉玉进入收藏市场二十多年的征途上,终于在今年,单件成交突破千万元,而且同一场次成交者多达四件。这一方面给古玉器收藏者鼓足 了信心,另一方面,也使得汉玉的价值逐步受到当代大众的认可。

  但如此的市场信息,是否反映出汉玉收藏必然走热?汉玉市场为何一直处于平淡不惊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在纽约佳士得上拍的汉玉则不尽如人意。是什么原因造成香港、纽约市场“冰火两重天”?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表示:“不少藏家会对墓里出土的藏品存在忌讳观念,导致关注的人并不会十分多。”他同时强调:“玉的市场本来就要靠中国人,纽约肯定不如香港。”(收藏周刊编辑部)

  ■统筹:李世云 ■采编:潘玮倩 陈福香 韩帮文 梁志钦 曾贵真 实习生:梁婉莹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汉玉市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