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造假者借传媒使障眼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31日 09:38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饭鬼图》 罗聘 作 《饭鬼图》 罗聘 作

  文/图 朱同

  伴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持续“高热”,某些不法分子盯上了传媒与出版物,许多书画赝品开始混迹于某些正规画册、期刊、报纸、电视台的鉴赏与收藏类栏目。这些全国书画市场的“李鬼”们用“新障眼法”蒙骗了许多收藏爱好者。

  据笔者亲历,书画市场“李鬼”们谋财蒙人的“新障眼法”,有如下几种:

  1.有个别不注重诚信的拍卖行与制假贩假者合伙欺骗买家,在拍卖图录和拍卖通讯上一本正经地介绍赝品,还特意指出“此作曾发表于某某出版社出版的《某某画册》”。

  2.一位著名收藏家曾经告诉笔者,有一外地书画贩子带着“傅抱石”的画来向他兜售,并出示了画册,表示这画是出版过的真迹。他的要价比市场价低,表示藏家东西多,所以卖得便宜。但那位收藏家仔细鉴定并请专家掌眼后发现是赝品。据介绍,让赝品穿上“正规出版物”的外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3.某电视台鉴赏栏目,将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仿某大师的假画鉴定为真迹,结果闹得满城风雨。

  由于书画市场制假贩假太甚,近年来书画藏家们为保险起见,比较信赖和看重已出版发表过的名家书画作品。然而无孔不入的制假贩假者也动起了正规出版物的念头。他们通过出版物形式来为书画赝品进行精心“包装”,主要形式有:

  1.通过正规出版社买书号,出版所谓名家字画的书画专集。书画集里煞有介事地编撰各种证实这些字画来源可靠的动人故事,然后请专家写评论文章,登名家生活创作的照片等,接着赝品就“隆重”登场了。有的出版物里全是赝品,较容易被人发现破绽,有的制假贩假者则是真迹中夹带着赝品,这样就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了。

  2.有的制假贩假者干脆连出版社也不找了,省个书号钱。他们找个小印刷厂,胡编乱造个出版社名称、书号等印上去,出来的画册看上去也很“正规”,外人一般不会想到其中有诈而去核实。

  3.更有人让曾经有过影响但现在已停刊的港台等地的艺术期刊“复活”,为他们的赝品鸣锣开道。

  除了出版画册、期刊等,制假贩假者还盯上了更具广泛影响力的报纸、电视。他们通过这些大众媒体的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栏目,堂而皇之地介绍他们的假货。而我们的报纸编辑和电视制作人也未必是这方面的行家,往往被蒙在鼓里还不知道,结果让制假贩假者大行其道。

  有关专家提醒收藏家们,书画“李鬼”正以“崭新面孔”粉墨登场,只要多留心注意,多与那些真正的名家书画出版物进行对比,书画“李鬼”出版物还是容易看出破绽的。“李鬼”们的“出版物”往往名头大,里面的编排、文章等等大多缺少底气,文化气息不浓,专业程度不高。再者,为了省钱,一般印得较薄,卖完了这批接着再印下一批。但也不排除有肯下血本印制得很精致的出版物。那些在国内书画市场兴起之前出的出版物,以及有信誉的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权威画册值得信赖,要多看多对比。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