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大画家钱选作品的鉴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2月04日 16:43 收藏界

  一代大家钱选,1235年生,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浙江吴兴人。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是著名的元代画家。

  在元四家以前,钱选就已经与高克恭、赵孟緁齐名,声望极高,其艺术成就直接影响着元代画风的形成。因此也有人将其与赵孟緁、王子中、牟应龙、肖子中、陈无逸、陈仲信、姚式并称“吴兴八俊”。

  钱选与赵孟緁同乡,但他们俩所选择的道路却不相同。南宋灭亡之后,他的朋友赵孟緁等纷纷应征去做元朝的官员,独有钱选“励志耻作黄金奴,老作画师头雪白”,不肯出仕元朝,甘心“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画图开”。 钱选四十多岁时,已经经历了宋、元改朝换代的时代变动,并有感于亡宋士大夫的颓废,毅然地烧毁自己的文集,而成为职业画家,从此度过困顿的后半生。

  钱选是一位技法全面的画家,他在绘画上不为时俗陋习所束缚,广泛吸取晋唐以来多方面的艺术营养,勇于自出新意,创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就享有盛名。从钱选现存的作品看,他是元初变革南宋画风的先行者,其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钱选的绘画继承前代传统,人物师法李公麟,山水学赵令穰、赵伯驹,花鸟师赵昌。此外钱选博学多艺,精通音律之学,善诗文(《元诗选二集》中收存有他的诗20余首),他还进一步发展了文人画题写诗文的传统,其得意的绘画作品多赋诗在上。在传世的绝大多数作品上,都有其题诗或跋语,他运用笔墨表达自己的主观情绪,又结合诗意来充实画意,无怪黄公望说“知其诗者乃知其画”。这种诗、书、画三者结合的形式,被后来的文人画家广泛使用,形成中国绘画的传统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钱选在开创有元一代的画风上,是起了先驱作用的。本文着重介绍他的几幅传世作品。

  山水画集大成者

  首先,先来看看钱选的传世山水画作品。

  《浮玉山居图》:横卷,纸本,水墨淡彩,纵29.6厘米,横98.7厘米,今藏上海博物馆。

  《浮玉山居图》作者通过对家乡境内浮玉山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然世外的幽居境界。值得关注的是,此幅作品的画法非常独特,其构图完全舍弃南宋一角半边式的布局,同时也不像北宋那样描绘大山大水,主峰突出,远近分明。它的整个山势处于中景部位,远山、近树、村舍等都平列式地展现在画面上。在绘画技法上,采用柔和精细的干笔描绘景物,而且山石是用极细的轻柔横线(类似披麻皴)一笔一笔地皴,树叶也是一点一点地点,局部之处刻画得可谓精细入微。虽然是繁皴密点,但山峦巨石、林木水草,以及村舍小桥的整体关系却处理得非常统一和谐。此卷设色也很有特点:石均用花青加墨,淡淡渲染;树叶水草,稍敷淡绿。墨山翠树呈现出细腻清润的光彩。

  另外,画上还有画家以楷书题写自作的五言长诗一首,诗中描绘山中景色,感叹时世的变化和岁月的流逝,赞美隐居的快乐。最后两句“尘崂一以绝,招隐奚足言。”说明他已与尘世隔绝,表现出他对元代统治的不满,对应征入朝为官者的鄙视。

  《幽居图卷》:纸本,水墨淡彩,纵27厘米,横115.9厘米,今藏故宫博物院。

  此图为钱选的青绿山水代表作品,湖光山色静谧幽淡。画面左面,三五秀石零落坡边岸角,青松虬曲其上,茅屋掩映树石之间,湖中正有一叶扁舟缓缓行驶,对岸碧峰起伏,亭台楼阁为茂密山林所环绕。图的右上方自题“幽居图”三字,其中“幽”字残缺,形似“山”字,故亦称作“山居图”。本幅及前后隔水有“怡亲王室”等印共29方,尾纸上有纪仪、纪堂、高士奇、邵松年等人的题跋。

  《山居图卷》:纸本,设色,纵26.5厘米,横111.6厘米,今藏故宫博物院。

  此图卷是一幅气韵幽静的青绿山水画。画面描绘了一个极富诗意的情景:碧峰崇立,嘉树成荫,环抱瓦宅数栋,篱前犬驰,山的左右波平如镜,烟水浩渺,江中一叶篷舟,一隐士正在垂钓,对面一乘骑偕侍者走过木桥,前方苍松数株,挺立岩上,岩下杂树茅舍,山后水烟弥漫,岗峦逶迤,确是一派绝无尘喧的山林僻境。作者以细致柔韧的笔法勾勒山石林木的轮廓,施青绿重彩,并以金粉点缀,画面绚丽清雅,极富装饰意味。于工致精巧中又不失古拙秀逸之气,是钱选继承唐宋“金碧山水”画法以体现文人意兴的代表作,景后补纸作者自题五律一首:“山居惟爱静,日午掩柴门,寡合人多忌,无求道自尊。龌鹏俱有志,兰艾不同根,安得蒙庄叟,相逢与细论。”签署“吴兴钱舜举画并题”。其诗格高逸,寄托深远,发人深思。与设色古雅、用笔工细的金碧山水默契吻合而相得益彰。钤“舜举之章”、“舜举”、“钱选之印”三方图章。

  《秋江待渡图卷》:图中描绘辽阔江天、霜染草木,一人于江边等待渡船,远处白云悠悠任舒卷,天光云影共徘徊。湖水清澈如镜,澄碧若玉,宁静辽远,漪明韵逸。明亮纯澄的湖水中,一叶扁舟轻系,轻盈地泊在水面,似乎正待渡远方。而远方的天际线处,两排绿树似淡扫的娥眉,轻漾的水波涟漪微澜,不禁让人想起“入鬓秋波常似笑”的诗句来。面对着如此纯美的画面,不免令观者浮想联翩,在那遥远的彼岸,会有着怎样旷邈深远的梦境呢?

  此图卷虽为金碧重彩,但花青、赭石中加入少许淡墨,使画面淡雅清丽,书卷气十足,本幅后有作者自题诗一首:“山 色空翠欲流,长江浸□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渡舟。”体现了文人清士幽栖的澹泊境界。钱氏诗、书、画三绝之誉,概见于本卷。款署“吴兴钱选舜举画并题”,下钤“舜举印章”、“钱选之印”等三方印。画卷引首有清高宗弘历题“秋江待渡”四字;卷后有胡惟仁、朱庸等十七家题记或题诗。曾经清人梁清标及清内府收藏,《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等书著录。另有乾隆题诗一首,及陈定、高士奇、安岐及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藏印20方。尾纸有胡惟庸、朱庸、胡敦、乌斯道、陈琳、高士奇等十六家题诗,印52方。

  《兰亭观鹅图卷》:纸本,设色,纵23.2厘米,横92.7厘米,今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此作品原为清宫旧藏,《石渠宝笈》著录,清末经溥仪从宫中盗出,经王己千收藏,后售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此图描绘了王羲之在兰亭观鹅的场景,相传王羲之喜爱观鹅,并从鹅颈的曲线及动态中得到启发,用于书法创作。此图以金碧重彩绘秋天野渡。山石勾染皴擦并用,笔墨苍茫深秀,构图平远浩渺,为钱氏山水画佳作。

  花鸟、人物画高手

  钱选不仅在山水画方面成就突出,同时也是花鸟画的高手,是元代继承宋代设色工笔花鸟画这一派中的代表人物。存世代表作品有《八花图》、《花鸟图》等。

  《八花图》:纸本,设色,纵29.4厘米,横333.9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八花图》是钱选早年的作品,此卷以分段法描绘了海棠、梨花、杏花、水仙、桃花、牡丹等八种花卉,每种相对独立,合之又成为整体,八种花卉各具姿态,偃仰向背绝无雷同,笔致柔劲,一丝不苟。敷色清雅,浓淡相宜,整幅作品工整而不滞板,秀雅而不纤巧。右下方钤“舜举”印一方,拖尾处有赵孟緁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的题跋。

  《花鸟三段图卷》:纸本,设色,纵38厘米,横316.7厘米,今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原系清宫旧藏,《石渠宝笈》著录。此卷作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分三段描绘,首段描绘了桃花翠鸟;中段描绘牡丹,绿叶与粉花相映;末段绘寒梅,老干新枝错落有致,花朵点缀其间。每段均题有诗文,并分别钤“翰墨游戏”“钱厌舜举”“舜举”“钱选之印”印章数枚,末诗后署“至元甲午画于太湖之滨”,可知此图的创作时间为至正三十一年,系钱选晚期的得意作品。卷尾有清高宗弘历和钱诗原韵行书诗三段,此外,明人黄姬水、陈汝器、李应荐等均有题记。

  《梨花图卷》:纸本,设色,纵31.7厘米,横95.2厘米,今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此作品曾是清内府收藏品。此卷作品为钱选折枝花卉作品的代表作,梨花枝叶花蕾,刻画生动自然,设色淡雅,在笔法上则注重线条表现力,无论花叶的轮廓,还是叶脉均富于表现力。画后有作者自题诗一首:“寂寞栏干泪满枝,洗妆犹带旧风姿,闭门夜雨空愁思,不似金波欲暗时。”钤“舜举印章”“舜举”“钱选之印”“苕溪翁钱选舜举画印”及多枚收藏印,款署“苕溪翁钱选舜举”。

  《秋瓜图轴》:纸本,设色,纵63.1厘米,横30厘米,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作品曾为清宫旧藏,是一幅精致典雅的小品画,也是钱选花卉蔬果中的代表作品。此图精致典雅,与宋代小品画一脉相承,然而又透出一股书卷气,即所谓精工之极富有士气,精致而不艳丽,细腻而不纤巧,作者在追求一种清润淡雅的画格。画上有作者自题诗一首:“金流石烁汗如雨,削入冰盘气似秋。写向小窗醒醉目,东陵闲说故秦侯。”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对隐逸生活的态度和自己的情怀。此作品款署“吴兴钱选舜举”,钤作者印章数枚,并有收藏印多枚。

  《草虫图卷》:纸本,设色,纵26.8厘米,横120厘米,今藏底特律美术馆。草虫也是钱选擅长描绘的题材,然传世作品多为赝品,此卷所绘之草虫不仅准确、真实,且姿态各异、生动自然,墨色浓淡富有变化,布局疏密得当。在尺幅不大的手卷上,以隐士的眼光,呈现自然万物的一个小角落。款“吴兴钱选舜举”。钤“舜举”、“钱选之印”等,并有收藏印多枚。

  《桃枝松鼠图卷》:纸本,设色,纵26.3厘米,横44.3厘米,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卷也曾是清宫旧藏,作品描绘了结着鲜嫩欲滴的桃果上,一只松鼠略微跃身,正欲纵身取桃的一幕自然界的情景,透过画家的巧笔,呈现在观者面前。画幅上不论是松鼠的形态、桃枝的转折,或是桃叶的形状,都描绘得相当仔细,造型尤其轻盈优雅,加上清淡雅致的颜色,使得这幕原本略带动态的自然情景,散发出静谧的气息。这种对自然景物的精密观察,再赋予某种韵致加以表达的绘画,充分显示出南宋庭院画擅于表现的特色。

  除了在山水及花鸟画上取得的非凡成就,钱选的人物画也为人称道。如其存世代表作《西湖吟趣图卷》,纸本,设色,纵25厘米,横72.5厘米,今藏故宫博物院。此作品曾为清宫旧藏,描绘了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以“梅妻鹤子”终其一生的故事,线描精细,赋色文静。卷后有“ 舜举印章”印,还有清内府诸印,以及“寿”、“至宝”、“昆山徐氏鉴藏”等印。

  钱选作品市场与辨伪

  由于钱选生前画品价格很高,已有不少冒名的赝品,死后则更甚。据说他入元后,题画常不书年月,这也是一项鉴别真伪的依据。其流传至今具代表性的有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孤山图》卷,《石渠宝笈初编》著录,其画和自题的时代风格属于元代,艺术风格也颇近钱选,故文徵明在题跋中将其定为钱选真迹,但细看该画的用笔,则显得纤弱无力,徒具形似而失其神采,自题也较板滞,与钱选水平相差颇为悬殊,亦属元人伪作。而今人造假就更加猖獗,毫无顾忌,例如赝品《云山行旅图》(如图),虽有董诰、方梦园的题跋并钤有乾隆、项子京、中华民国文物司印等收藏印32枚,还配有某著名专家的鉴定证书,但此赝品笔法呆板,色彩艳俗,全无钱选作品的风格韵致,其上所钤历代名家的鉴藏印章,印泥色泽鲜红,显然为今人仿冒。就连某专家的鉴定证书也似伪品。

  与其他大名家相比,钱选的作品在海内外上拍卖会交易的不多,而且真伪难定。2001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曾上拍过一幅钱选的《摹宰相阎立本西旅献獒图》手卷,估价120万至150万港币,未能成交,2005年内地的另一家拍卖公司有一名为《摹阎立德西旅进獒图》钱选款的作品上拍,此作虽以8.25万元成交,但观其笔法、神韵皆无钱选风范。阎立德为唐相阎立本之兄,作过尚书,也擅长书画,但笔者以为,其创作一幅与其弟同名同题材的作品,并流传下来,且都被钱选得到并临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疑为臆造品。纵观近年拍卖及画廊中署名“钱选”作品的情况,疑伪者居多。近年来市场上类似的赝品还有很多,书画爱好者们还须多加防范。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