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织绣文物在展览中的保护
“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于2013年5月18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故宫博物院、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山东博物馆三家单位近200件文物,集中展示了我国明清服饰文化的魅力。在展览的筹备、布置以及展出等各个环节中,主办方故宫博物院和承办方山东博物馆最大限度地注重了对织绣文物的保护,较好地处理了文物收藏与展览之间、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展览背景
纺织品属于有机质文物,通常由植物纤维(棉织品和麻织品)或动物纤维(丝绸和毛制品)组成。由于植物纤维中的纤维素易发生水解,动物纤维中的蛋白质易发生酶解和降解,加上纺织品对紫外线敏感,会发生光氧化降解,使之断裂,织物上的染料也会氧化褪色,不适宜的温湿度还可能使织物发生霉变,所以一般情况下,含有易老化纤维的纺织品属于限制展出的范围。
近20年来,山东博物馆的明代服饰只集中展出过一次,展期仅为2个月。故宫博物院也很少举办服饰展,仅于2008年举办过为期3个月的“天朝衣冠——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服饰精品展”。
因为服饰的衍变最能贴切地展现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的主题,而且全国没有做过一次大型的明清服饰联展,所以“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被选为201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济南主场城市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向观众奉上一场古代服饰精品的盛宴。
织绣展品的选择
“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共选用190件(套)文物,其中服饰共计75件(套)。
因为衣物面料易损的特质,明代服饰存世量少,大多为墓葬出土,传世的服饰很少。由于衍圣公府在历史上特殊的地位,保存了相当数量的明代服饰实物,而且其体系之完整、传承之有序,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见的。衍圣公府旧藏服饰目前主要被山东博物馆和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此次参展的服饰多为丝织品,很多已经出现残缺、破裂、糟朽、粘连、晕色、皱褶、褪色、水渍等情况。
故宫博物院所藏帝后冠服最为齐全,为清代服饰的典范,其丝绸锦缎流光溢彩、刺绣纹饰精美绝伦,代表着宫廷服饰工艺的极致。这些服饰虽然比孔府旧藏服饰现状好得多,但也普遍存在褪色、污渍等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残损严重的服饰,即使展览的内容上需要,也要忍痛割爱。比如山东博物馆藏四兽红罗袍和蓝罗盘金绣蟒袍,其织造工艺、装饰纹样都异常精美,是明代吉服的典型代表,但由于残缺、破裂严重,所以在此次展览中没有选用。
展品交接中织绣文物的保护
织绣类藏品易受光线、灰尘、大气污染物等因素影响。展品交接过程中,山东博物馆的丝织文物都存放在衬有樟木板的抽屉柜内,抽屉的滑轨使用了加衬垫的缓冲器。抽屉宽度150厘米、进深80厘米、厚度15厘米,比一般衣服的身宽稍大。一层抽屉里一般只放一件衣服,以减少对服装的压力。衣服基本是平铺在抽屉里,上面铺无酸纸,只有袖子稍微折叠。如果文物柜宽度不够不得不折叠衣服时,选择以衣服的后背中缝为中心线向前身折叠,这样整体可以减少一个折子,而且,内有衣服前襟的衬托,织物不易出死折。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即在衣服的折叠处衬以软垫,类似于西服的垫肩,会使织物的折叠处轮廓比较圆滑,避免产生新的折痕。
对于丝织服装的拿取,故宫博物院有较为规范的操作程序。首先是绝对禁止扯拉衣服。需要翻转衣服检查背面时,要两人各自提着衣服的上下角同时进行,而且要注意衣服大襟的朝向。如果衣服正面朝上,需要翻到背面时,要顺时针方向翻转;如果衣服是反面朝上,需要翻到正面时,要逆时针方向翻转。
在织绣文物的存放和提用中,我们有一个经验:在每层抽屉内衬一块比抽屉稍小的板,将纺织品铺在板子上,提用服装时,直接提着板子将纺织品送到需要处,尽量让纺织品保留在板子上进行鉴赏或操作。用毕,则提着板子将纺织品送回抽屉里,这样可 以减少对纺织品本身的触碰次数。
装箱和运输中的文物保护
故宫博物院丝织文物的采用的装箱方法是:
1.每件衣服的每层面料间衬以无酸纸,无酸纸的边缘超过衣服边缘3厘米以上,外面包裹原白色纯棉布。2.放入四周衬有PE复合板的3层瓦楞纸箱中,每两件衣服用一个纸箱。纸箱长160厘米、宽90厘米、高20厘米。箱子为上开式,箱子合上盖后,以扁平的棉布带捆系。3.将纸箱水平放入侧面开口的木箱内,木箱的四周也衬有PE复合板。4.全部纸箱装入木箱,标注好箱子的上下方向后,进行封箱。箱子底面要预留叉车插入的部位,并安装有减震脚垫。
故宫博物院和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展品,都是采用公路运输方式运至山东济南。因为公路运输容易实现门到门的运输,相比铁路运输或航运,对包装箱的处理更少,更轻便,更容易做到单独运输和路途中的减震,更有利于安全。运输中,车箱里的温度为17℃~22℃。到达山东博物馆后,为避免外部环境的影响并预防产生凝水,木箱在库房里放置24小时后才运到展厅打开。
布展中注意的细节
待陈列室基本施工完毕,将所有展览的布景板安装到位后,文物才可开始布置。布展时,按照陈列的立体效果图,由里到外逐一布置,要一步到位,避免重复拿取文物。
以上是所有文物布展要注意的基本原则。对于织绣类文物,除了遵循以上布展的基本顺序外,还要注意展具的选择。丝织文物一般要穿在服装模特上,才能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到服装的特殊款式及功用,但这类纺织品的现状必须非常好。保存现状好的服装也可以用杆子横穿两袖进行展出,但杆子要打磨光滑,并用布或绵纸缠裹。
一般的纺织品使用斜面展台比较稳妥。展面贴有铁板,上面用棉或毛织物包裹,将服装铺在展面上后,再以小而薄的磁铁将其吸附到展板上。磁铁以布等包裹或捆扎,一是为了避免磁铁上的灰尘玷污纺织品,二是避免磁铁吸力太强对丝织物造成损伤,同时还可避免观众的误解。因为在以往的展览中,曾有观众以为磁铁是钉子,也有观众将其误认为服装的扣子。
对于残损特别严重的服装,不要过多地考虑展出效果,而是应当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采用平铺的方法进行展示。
明代服装多以丝带连接服装的衽(衣襟),清代服装则开始大量使用钮扣来连接服装的不同部位,并借助于钮扣完成服装基本功能的变化。这些襻带和钮扣,是服装中最易残损的部位。在日常的存放和展览中,不要借助于这些襻带和钮扣将服装固定,因为系带、解带和系扣、解扣的过程对丝织文物都有损伤。可以用小卡子将服装需连接的部位连接,要注意卡子上不要有齿,咬合力也不要太大,松松地夹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