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两岸工艺大师昆山论精品:中国工艺品缺艺

2014年07月15日 11:26   新华日报  收藏本文     

  新华报业网讯  由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承》两岸艺术大师交流展,于7月12日至7月20日在昆山侯北人美术馆举行。20余位两岸艺术家携近百件艺术精品,以丰富内涵展示两岸当代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走进侯北人美术馆二楼展区,茶器、花器、石雕、木雕、岩彩画、综合材料、装置等当代艺术品令人目不暇接,生活化、诗意化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工艺大师、台湾工艺之家协会前理事长林国隆是南投“水里蛇窑”第三代窑主,如今“水里蛇窑”是台湾地区现存最古老、最具传统代表性的柴烧窑,柴灰落在胚体上面,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和朴拙的质感。他说:“这一份乡土与知性、感性美的结合,又非常具有实用性,因而能代代相传并绵延。”

  台湾陶艺家谢嘉亨自创的花器、茶器作品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谢嘉亨告诉记者,自己曾旅居西班牙多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西班牙旅游文化纪念品销售火爆。当地一个陶瓷盘纪念品,非常简单的工艺,最便宜的也要40欧元。谢嘉亨回到台湾之后,尝试着做了一批“小杯子”,从台币50元开始售卖,结果销路不错。

  对此,台湾跨领域艺术学会理事长萧巨杰表示认同,“工艺美术家们不能总想做出一鸣惊人的作品,要有这种‘甘于做小杯子’的精神。”上海市中国陶艺家协会秘书长杨楠说:“我们近年来考察了宜兴、景德镇等地,发现中国工艺品不缺‘工’,缺的是‘艺’,有想法的太少,雷同的太多。” (顾星欣)

  编辑:莫小羽、王瑶

 

文章关键词: 昆山大师工艺品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