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玉器探本源

2014年12月15日 11:27   和讯网  收藏本文     

  徐梦梅

  中国有八千年的玉文化史,这是目前学界共同认可的不争事实。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在内蒙古敖汉旗的兴隆洼、辽宁阜新县查海等地发现了大量史前人类定居生活的村落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玉器。经碳十四测定时间约在距今8200年—7400年之间,被称为兴隆洼文化。窃以为兴隆洼文化玉器不是中国玉文化史的终极源头,似乎还可探本穷源更早的史前玉器。理由有三:

  其一,玉文化的萌芽期应是玉石不分的。先民们从生活居住周围的河滩、山谷处就地取材,捡拾一些有美丽色彩和坚硬质地的砾石来制作工具和装饰品,此时玉石材质庞杂,属于“彩石玉器”期。而兴隆洼玉器的材质较单纯,几乎全是透闪石、阳起石的软玉。

  其二,兴隆洼玉器的工艺水平较高,已非初级阶段。软玉硬度很大,加工困难,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采用某些软性或硬性材料作切割工具,以解玉砂加水为介质,开料、雕琢、抛光,有的还须打孔。在兴隆洼第135号墓葬出土的一双玉玦,玉晶莹剔透,工艺精湛,单个称重30克,几乎分毫未差,足见加工技艺很成熟。此时手工业应已与农牧业分离,部落里有专门从事雕琢玉石器的工匠。

  其三,考古证实在东北地区的大范围内,已有更早玉器发现的案例。1930年末在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的布列特和玛利塔两个旧石器晚期(距今24000年左右)遗址中,发现了玉器工艺品。有细条形女神像、璧形饰、三角形饰、长条形坠以及珠子等。其材质有透闪石玉、蛇纹石、方解石和煤岩、片岩等。玉器以饰物居多,有的钻有小孔和锯出细槽。工艺粗犷,极有古拙原始之风。

  贝加尔湖周围有着丰富的玉矿资源。如东萨彦岭的基托伊河与乌里克河两处透闪石玉矿、外兴安岭维季姆河的透闪石次生玉矿,此三处玉矿至今仍在开采,并大多输入我国,就是业界称的“俄料”。 俄罗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两个史前遗址发现的玉器,在极其远古的年代与我国东北地区是否有着某种联系,尚不得而知。

  有个著名玉文化学者十分自信地推断,中国应有一万年以上的用玉史。笔者充满钦佩地表示赞同,并沿其思路展开:一万多少年呢?“以上”的时空实在有点大!1981年在辽东中部海城市小孤山的仙人洞,发现了距今12000年的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出土的上万件打制石器中,绝大部分采用脉石英砾石或其他岩石做原料,只有极少数用闪长岩、石英岩的玉石制作,有三件砍斫器的材质竟还是岫岩透闪石玉,佐证此地先民当时对材质的选择并不刻意。

  笔者管见:史前玉器的源头是多元的,玉文化发展的进程不尽相同,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既然已知我国史前玉器最早的源头在东北地区,那么比其更早的玉器可能也会在此地区范围被发现。只不过这个预料中的发现,会有某种巧合与偶然。

  推测比兴隆洼还更早的史前玉器出现之时,手工业尚未完全独立,玉材多样,琢玉技能虽不高,但必须是磨制的。玉器以装饰品为主,器型小、形制简、风格粗。其或许可追溯到打、磨工艺并存的新旧石器的交替过渡期。中国玉文化史的上限大约有12000年左右。

  来源:新民晚报

文章关键词: 玉器古玉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