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玛瑙环鉴赏
2015年09月24日14:31 大河报 收藏本文
大河鉴宝玉器与杂项鉴定专家张保龙
古人以玛瑙材质制作的环、玦、璜等配饰,最早出现于史前文化时期。之后的殷商与西周时期,玛瑙配饰(仅见有玛瑙珠、玛瑙管)几乎不见踪影。但接着,玛瑙配饰便以近乎爆发般的速度大量流行于东周时期各国诸侯与贵族之间,一时成为这个时代的财富象征。在盛行五百年之后,玛瑙配饰便骤然绝迹于秦朝时期。春秋战国玛瑙配饰在历史的长河中虽属昙花一现,但毕竟丰富了我国古代玉组佩的玉材种类,增添了当今收藏界的新门类。
我国古代的玛瑙环,原本并不是一种专供人们单独佩戴的玉饰,而仅仅是东周时期玉组佩中的一个构件而已。据历年考古发现、国家馆藏文物、古代史书及有关资料记载证明,我国西周时期,等级制度森严,用玉制度严格,玉组佩中的主要构件如璜、牌、人物、玦、环、觹等基本上均为玉质,而未见有玛瑙材质的。玛瑙当时只能以珠、管的形式作为小构件出现在玉组佩之中。进入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用玉制度日渐松弛,对玉材的要求随之放宽,玉组佩的主要构件中才出现了玛瑙环。
五六年前,国内古玩市场上的春秋战国玛瑙环尚属不被人看重的普通小玩意儿,亦无人热衷于佩戴之。其价格通常在几十元至上百元一枚,品相造型绝佳者也无非在二三百元。但在近两三年以来,人们逐渐对晶莹剔透、光泽柔亮、色彩斑斓、工艺犀利的春秋战国玛瑙环产生喜爱之情,热衷收藏和佩戴者日渐增多,其价格也迅速飙升,品相完美的红缟环甚至达到几万元一枚,牟利造假也随之而来,吃药上当者也大有人在。鉴赏春秋战国玛瑙环有两个关键性问题,本期先谈其一,如何评判春秋战国玛瑙环的优劣高下。
目前在古玩收藏圈内,评判春秋战国玛瑙环的较为公认的有三大标准,即两度,三型,五品。
“两度”指的是玛瑙环的正面达到的圆度和侧面具有的厚度。正视越圆越好,侧观越厚越好。这两点对于三才环(俗称“飞碟环”,是战国时期玛瑙环的造型之一。因玛瑙环表面及内外侧被琢出三个平面,每面各代表“天”、“地”、“人”,并象征着三者的和谐统一,故名。三才环多发现于齐、晋、燕、赵及陕北等地)的评级尤为重要。其厚度远大于肉宽者为精品;其厚度大于肉宽者为上品;厚度与宽度大致相等的为中品;厚度小于宽度、形体轻薄者为下品。
“三型”指的是春秋战国玛瑙环中的三才环(俗称飞碟环)、平台环(俗称车轮环)及小平台环三种造型。三才环的评判见上面“两度”中的有关论述。平台环是春秋战国时期玛瑙环的一个特色品种,其中厚度超常并大于肉宽者,称为高台环;其中厚度超薄者,名为璧型环;这二者均为上品。高台环中内圈呈平面而没有凸棱的,一般尺寸较大并成对出现,尤为珍罕。所谓“小平台”,并非小尺寸的平台环,而是介于三才环和平台环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的环。其中厚度较高、制作精美、用料考究者,属三晋地区特有,俗称“晋系小平台”,为中品。晋系小平台中有一类外缘磨边的造型,俗称“七线环”,为晋系小平台中的上品。晋系小平台中形体扁平轻薄、平台与斜面分界线交代不清或琢磨不够犀利的六线环,为下品。
“五品”指的是一彩、二纯、三僵、四绺、五裂,说的都是玛瑙环的质地。凡带缟、带彩色的为上品;质地精纯者为中上品;带僵皮、石性重者为中品;料中带天然绺裂者为中下品;残缺、断裂者属于下品。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玛瑙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