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香最终是用来品的
采访/汤石香 受访者/吴清 图/受访者提供
人物名片
吴清(香名玄烟),香学宗师刘良佑教授入室弟子,华夏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沉香研究会顾问、中国香道协会顾问、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香文化研究中心顾问。曾出版论著《中国古玉鉴赏与收藏》、《如是余香·刘良佑先生纪念集》、《澄怀观道·历代香事文物》等,数次受邀于上海、浙江等电视台收藏类节目,主持鉴定。
近年来沉香大热,一时间到处香气缭绕。然而,市场的利益驱动,往往导致乱象丛生。
品香之人花大价钱买沉香,却未必知道如何去品香,常见的可能是暴殄天物的“土豪”行径;卖香的常以沉香作雕刻、作手串,变着法儿卖沉香,但不知道,只把珍贵的沉香原料作成简单的工艺品,实有舍本逐末之嫌;亦有采香人肆意采伐破坏野生香,不知长此以往,涸泽而渔,天然沉香再难相见。
沉香是珍贵的稀缺资源,我国传统的香道和香文化,更是一门大学问。我们感谢自然界有沉香的同时,更应该用正确的心态,正确的方式,去善待沉香。
本期封面故事,我们对话香学宗师刘良佑之弟子吴清先生,请他为读者们指点迷津,聊古今香学、市场乱象和沉香的大趋势,谈如何品香,为何品香,我们以后该品什么香,以及如何才算是一位真正的“品香人”?
对话吴清
问_汤石香 答_吴清
一套香席,“散虑忘情”
记者:品香其实是个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刘良佑大师当年提出了一套关于“香席”的完整看法,那么一套完整的“香席”是怎样的?
吴清:一个完整的“香席”并不是说拿个炉点个香,在那闻一下就是一个“香席”了。它其实有很多内容,包括很多环节。
插花、吃茶,欣赏艺术品,渐入佳境之后,最后一个环节才是入香室品香。专门品香的雅室称之为静室或香室,香室里有一整套用香的工具:品香炉、香篆炉、取火炉、香盒、香炭、香箸瓶、匙箸、香刀、羽帚、隔火片、香巾等,还有今天要品的几款香。一般来说是沉香或者奇楠,偶尔也会有合香,自己调和的香丸或者香饼。
入香室是很静的,对心性的要求特别高。一炉香传三遍——头香、本香、尾香后,换碳,再换一炉香。一共是三炉香,就是九遍。九圈香品下来后,进入一个环节,叫“坐课”,其实就是类似于静坐。但是它和佛家的打坐,道家的修坐都不一样。我们只是端坐在一个椅子上,双手平放在腿上,微微闭目,以鼻息细细地回味刚才品过的气味,以耳静静地听香。大概十到二十分钟左右,坐课毕,用笔把今天的品香心得写到“香笺”上。这才是一个香席完整的过程。
在香室里基本没有多余的动作,当初也没想过把手机、相机带进去,所以非常遗憾的是我跟着刘先生学习这么多年,居然没有一张在一起品香的照片。
记者:您觉得品香或者香席这一系列的流程和活动能给现代人带来什么?
吴清:品香的过程能达到“散虑忘情”的效果。因为香从中医角度来说,有疏通、散发和凝神的作用。通过进入香室这样一个渐入佳境的状态品香,可以去掉很多烦躁,很多繁杂的事情可以暂时抛开,让人处于恬淡静寂的一个状态。
品香同时也是提升美感的过程。因为气味的美感是很难捕捉的,除了欣赏艺术品、书画、音乐之外,通过嗅觉来品评美感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通过一次次品香的活动,对于提升嗅觉美感很有帮助。故恩师刘良佑先生提出的“品香四得”中有“品评审美”之说。
为什么一定得是沉香?
记者:您刚才谈品香时提到的是沉香和奇楠,品香一定得是这些香吗?香的种类对于品香来说重要吗?
吴清:一般来说,当心性没有达到很高修为的时候,对于香品的要求还是有的。
之所以品沉香,首先因为它的气味的确很好。它是“众香之王”,也是国际公认最好的香料。再而就是因为它香味的变幻。因为产地、树种、气候条件、生长部位、结香方式不同,沉香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味道。所以说要把天底下沉香各种味道、品种收齐是很难很难的,它的变化实在是很多。不同产区产生的沉香差异性很大,有时候一棵树上结的香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光一个沉香一辈子都品不完。
而当心性到了一定程度后,品什么香就没什么关系了。明末清初云南有一位高僧担当和尚,在他的文集中曾记:有海客送他一块非常好的沉香,他品得不错。但他认为当你的心境修为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门口松树、柏树的味道品评起来,和沉香也没有什么两样,一样是愉悦身心的。这是出世的高人才能达到的境界。
品香也是个较为高深的艺术,你需要了解每种香的品性。不同的香,它需要不同的埋碳方法和温度。有的可能是七八十度就可以了,有的要九十多度,甚至更高。这和香的含油量、品性、产地、品种有很大的关系,都需要自己去了解。没入门道,有时候就会暴殄天物。比如说奇楠,它是温度偏低一些才能出香,高了就是羊膻味儿。
记者:市场上现在经常是“十香九假”,那刚入门的人要怎么避免买到假货?
吴清:通常是找一些大的,可信度高的商家来买会好一点。不要试图捡漏,因为沉香从产地开始都是很有经验的人来采摘、销售的。它几乎不存在把一块好香用一个很便宜的价格出售这样的情况。我没有碰到过值两千块的香别人五百块钱就买到了这种好事,如果碰到的话,很有可能就是买到不对的东西。
沉香有天然的姿态,不必要人工斧凿
记者:沉香应该是用来品的,但现在出现了很多沉香的摆件,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吴清:用沉香做雕刻其实从隋唐时期就有了。普遍的是做一些把玩的东西,在古代比较奢侈的也有用沉香做床的记载。目前遗留下来最早的是明清两代沉香雕的笔筒、酒杯、如意、牌子、班指等等,这其实是中国的一个传统。
但就我个人的看法来说,我不希望太多地把很好的香都做成这些东西。很多香它有天然的姿态,足够人们品赏,不必要加以人工的斧凿。通过设计雕刻我不反对的,但雕得越少越好,略微点缀就可以了。把一块很好的香材雕掉很多的话,我们觉得很心痛。目前来看,新作沉香摆件里面很多是对香的糟蹋,它非但没有提升美感,反而很恶俗。这个我非常反对,它毁坏了很多珍贵的材料。
记者:现在有很多奇楠、沉香的手串都卖到了上百万,您怎么看待这事儿?
吴清:我非常反对沉香、奇楠手串这个事儿。现在很多人把很大的一块料车成珠子。这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没有任何美感。只是能够炫耀我是土豪而已。
自古以来,中国没有人会把佛珠、念珠戴在手腕上,千百年来都没有。我们看到的古画里,沉香或奇楠的十八子佛珠是有的,但通常是挂在胸前的衣襟扣子上。清代亦有将沉香或奇楠做成挂在项上的朝珠。而现在流行不管什么珠子都戴手腕上的做法,是从日本和台湾流行过来的,它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出现。
而且这珠子,无论是沉香还是奇楠,其实是不适合戴在手腕上的。因为我们手上会有汗,戴久了后,对沉香香料味道的损害很大。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人,他把戴手上几年的奇楠给我看。珠子变得非常油腻和脏,而且味道非常难闻,全部都是汗臭和汗酸味。一块好香基本就毁了。
大趋势:人工香和合香
记者: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人工香出现,随着野生沉香越来越少,它在今后会成为主流吗?
吴清:会。品香主要在于香的味道。野生香好的概率很高,可能百分之九十都是好香。但并不见得人工结香就是差的,虽然它可能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是好香。
日本香道“志野流”的家元蜂谷宗玄老先生就在推广人工结香的沉香品评,称之为“植香”,他们在今年春节推出的一款组香就写明是植香。沉香属于联合国规定的保护植物,也是国家濒临灭绝的二类保护植物,野生沉香是严禁采伐的。出于对野生沉香的保护,日本的香道界也在越南、东南亚的其它国家出资进行人工香的种植,推广人工香的使用。在自然条件不错的情况下,人工香通过选捡以后,能够分离出味道还是不错的沉香,这可能是以后一个香品的趋势。随着野生沉香越来越稀有,人工沉香会是以后的主流。
对于人工香来说,也是结香时间越长越好。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人工香有分几种:一种是外力破坏后让它受伤结香。这种做法其实在宋代广东地区就被大量使用,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古人也用人工香。这类人工结香若结香时间够久的话,与自然界的野生沉香几乎没什么两样。还有一种是现代的生物科技通过菌种的植入和一些化学药品的涂抹,使沉香树的内部或者表面产生结香。还会加速它的结香时间,它本来需要三年五载才能结一片香,可能通过一年就可以结成了。这就和传统的古代人工结香有本质的差别,这中间产生的味道差异及所含成分的优劣也有待研究。
记者:听说您一直在研究“合香”?
吴清:对,合香目前属于起步阶段,大家认识都比较少,但它是一个大的趋势。合香不是今人才有的东西,古代的香谱,大部分讲的都是如何合香,它里面存在很多的香方。明代周嘉冑的《香乘》里有几百个香方,宋代陈敬的香谱里也有两百多个香方。
合香是一门艺术,通过几十上百种普通香料进行人为的调和、炮制,产生出一种符合调香者个人审美的新的味道出来,它会让调制者有成就感。
记者:所以合香在今后可能会变成一种类似私人订制的东西?
吴清:一定会。从我本人的研究而言,目前成熟的香方有几十种,都是在宋代到明代之间香方的基础上调试增减而来的,小范围内的朋友圈还是很赞叹的。有些香甚至闻了后会让人觉得有种穿越感或者很古朴的感觉。因为有些香味是记录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的。你没闻过,但不代表你的祖先没有闻过,我觉得有些味道是存在于人的基因里的。敏感的人闻到会有似曾相识和感动的味道。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