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器:执玉戈礼万国

2015年11月14日10:20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图示戈头各部的名称%u3002_b 图示戈头各部的名称%u3002_b 图1、商早期南阳独山玉玉戈,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u3002_b   图1、商早期南阳独山玉玉戈,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u3002_b 图2、商代晚期镶嵌龙纹铜铋玉戈,传河南安阳出土,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_b   图2、商代晚期镶嵌龙纹铜铋玉戈,传河南安阳出土,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_b 图3、商代晚期南阳独玉玉戈,殷墟妇好墓出土%u300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u3002_b   图3、商代晚期南阳独玉玉戈,殷墟妇好墓出土%u300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u3002_b 图4、商青玉单孔戈,郑州市铭功路第十四中学出土,郑州博物馆藏_b 图4、商青玉单孔戈,郑州市铭功路第十四中学出土,郑州博物馆藏_b 图5、商代前期玉戈,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沙遗址博物馆藏_b 图5、商代前期玉戈,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沙遗址博物馆藏_b 图6、商代玉戈,2003年山东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出土,山东大学博物馆藏%u3002_b   图6、商代玉戈,2003年山东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出土,山东大学博物馆藏%u3002_b 图7、西周玉戈,台湾故宫博物院藏%u3002台湾故宫博物院藏_b 图7、西周玉戈,台湾故宫博物院藏%u3002台湾故宫博物院藏_b 图8、西汉玉戈,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徐州市博物馆藏%u3002_b 图8、西汉玉戈,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徐州市博物馆藏%u3002_b

  河南邓州 许满贵

  《淮南子·原道训》:“禹知天下之叛,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故有“化干戈为玉帛”之说。

  早在4000年前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就有玉戈出土,作为非实用性的礼兵器,其后流行于商、周两代。因玉质坚脆,无法将玉戈用于实战搏击,大量出土的玉戈无使用痕迹,可知商周时期的玉戈应是一种仪仗器(戈头各部分构架名称如图1所示)。

  玉戈的形制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二里头文化期和早商二里岗期。此期玉戈的特点为尺寸普遍较大,一般在30厘米左右。第二个阶段为殷墟时期即商代晚期,玉戈尺寸变小,殷墟前期的尺寸多在15至20厘米;殷墟后期长度在15厘米以内,小的仅4至5厘米。

  商早期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南阳独山玉玉戈(图2),呈扁平状,长30.2厘米,援宽6.6厘米—6.9厘米,厚0.5厘米—0.7厘米,青色,局部有侵蚀。双重内,内中部有一单面钻孔,孔与援之间有若干道平行的浅刻弦纹,并有安柄痕。援一面平直,一面略斜。双面刃,刃与援面间有分界线,每面刃的中部都有一细而工整的凸棱。戈锋尖锐,锋与刃交接处逐渐增厚形成弧形。

  2003年山东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玉戈(图3),36.2厘米,宽0.7厘米—4.3厘米,内长8.9厘米,厚0.67厘米—0.71厘米,灰白玉,半透明,器表有黄、黑、褐色沁斑,长方形内上下缘、端部斜磨,端部有残损,无胡直内戈,三角形尖锋残断,长援,援身中部起脊,上下刃前端出齿突,刃缘斜磨,起弧形脊,单阑,出上下齿,下齿残,器两面的援本部有长方形方框,框内刻划交叉菱形纹。

  郑州博物馆收藏的商青玉单孔戈(图4),长24厘米,宽6.7厘米,厚0.6厘米,呈青灰色,援部为长条三角形,援内相交处有一圆形穿孔,无内阑,援后部有用于绑束的齿,前锋犀利,通体磨光,素面无饰。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代玉戈(图5),长28.7厘米,阑宽8.1厘米,厚0.8厘米,青玉,原色调青灰,表面大部分受沁,器表呈褐色或鸡骨白色。戈体厚重,有阑,内端雕刻出齿牙六枚,作有规律的排列,援部中间起脊,边刃处浅浮雕隐起,内部有一钻孔,双面管钻,孔径0.75-0.8厘米。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南阳独山玉玉戈(图6),长19.4厘米,援长15.9厘米,援宽4.7厘米,内厚0.4厘米。翠绿色,上、下刃皆斜直,有中脊,内近方形,雕出上、下阑,内前端有穿。该器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商代晚期镶嵌龙纹铜铋玉戈(图7),长35.4厘米,玉戈直刃弧背,刻兽面纹,背有扉棱,铜柄上有龠,下有鐏,绿松石镶嵌出兽面纹,龙纹,蕉叶纹,形制罕见。第二个阶段为殷墟时期即商代晚期,玉戈尺寸变小,殷墟前期的尺寸多在15至20厘米;殷墟后期长度在15厘米以内,小的仅4至5厘米。

  西周玉戈形制与商晚期相似,普遍不饰纹饰,制作不及商代精细。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西周玉戈(图8),长7.3厘米,宽2.2厘米,厚0.3厘米。西周后玉戈趋于消亡,春秋战国时零星可见的玉戈,仍保留了周代的特点。春秋玉戈锋作三角形,援身上刃微外弧,下刃稍直,刃颇锋利,中部起脊,内之尾端作斜角状,援、内间中部穿一孔。

  汉以后玉戈不常出现。西汉出廓龙凤纹玉戈(图9),长17.2厘米,宽11厘米,厚0.71厘米,新疆和田白玉,玉戈短援、长胡,胡刃上有一棘刺,阑侧三穿,援及胡部主体饰以浅浮雕的勾连云纹。援、胡之下透雕有一只异常凶猛的螭虎,尾上卷,作奔走状。玉戈主体两面纹样相同,而戈内两面纹样不同。戈内面浅浮雕猛虎,另一面则浅浮雕朱雀纹饰。这件玉戈罕见,刃部未见使用痕迹,当属于玉礼兵器,可能是楚王专门用作祭祀或出行的仪仗用品。

  来源:收藏快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兵器玉戈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