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广告

从计生宣传画看国策沿革

2015年12月07日11:47   新浪收藏   微博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上世纪80年代的《晚婚晚育志在四化》宣传画 上世纪80年代的《晚婚晚育志在四化》宣传画 1970年的计生宣传画 1970年的计生宣传画 上世纪60年代的《怎样实行计划生育》宣传画 上世纪60年代的《怎样实行计划生育》宣传画

  近期,有关“全面放开二胎”的议论此起彼伏,我已近不惑之年,虽没有生育二孩的打算,但对于计划生育政策却深有感触。我的爷爷热衷于收藏各个时期的宣传画,我翻开了他留下的那几张关于计划生育的宣传画,回忆起这一基本国策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转入安定,人口出现了较快增长。上世纪60年代初,政府开始逐步主张节制生育。这张上世纪60年代的《怎样实行计划生育》宣传画生动 地再现了那个年代的实况:长77厘米、宽53厘米的画面上,醒目的宋体字标题下,四幅简图配以扼要的文字,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实施计划生育,比如, “未婚的人要适当推迟结婚年龄”“已婚的人可以采用科学方法避孕”“不想再生育的人可以实行绝育”等。

  1970年6月,人口计划正式纳入第四个五年计划中,政府也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宣传画《贺信》便是这个时期倡导新婚夫妇实施计划生育的代表作品:画面 上方葵花图案的正中央是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左手握着《毛泽东选集》,右肩扛着榔头;女的右手握书,目视前方。两个美术字“贺信”下面的文字与当时的时代背 景丝丝入扣:既祝福他们新婚幸福,又教导他们要计划生育。

  70年代初的计划生育还只是停留在“晚、稀、少”的口号上,而1978年计划生育被首次写入宪法。1980年的新《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 生育的义务”;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这张上世纪80年代北京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出版的《晚 婚晚育志在四化》的宣传画,主图是一对青年夫妇,下方配以农耕、鲜花、除草、牧牛等图案,寓意人们抓生产、促发展;左上方的母亲正亲吻怀中一个嬉笑的婴 儿,喻示只生一个孩子好。

  199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明确贯彻现行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不过,需要澄清的是,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并不等同于一胎政策。其实,在占中国人口多数的农村地区并不是一胎,而是一胎半或二胎。中国独生子女总数是1亿多,只占中国人口的少数。

  与韩国、印尼、越南等国家一样,我国的计生政策也是为了控制人口,如今放开了二孩政策,不能不说是党的高瞻远瞩和与时俱进。(王继军)

  来源:西安晚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计划生育宣传画国策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欢迎发表评论

鍙戝竷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