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双兽纹图形玺经典

2015年02月13日 09:46   和讯网  收藏本文     

图1 图1 图2 图2 图3 图3

  双兽纹图形玺。图1、2为实物照片,图3为印蜕。直径2.6厘米,通高2厘米。圆形印面,亭钮,质料青铜。此玺的背面中间有环形穿孔,穿孔周边铸刻有双兽纹饰作浮雕状(见图1),印面亦铸刻有双兽纹饰(见图2),印背双兽凸纹与印面凹纹图形完全相吻合,此为此玺制作工艺上的最大特点。  印面纹饰似马形而有长翼,其中一个兽首作正面,五官清晰,似人像。见《山海经·西山经》:“槐江之山……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又:“崦嵫之山……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山海经·北山经》:“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郝懿行笺疏:“言肉翅飞行自在。”以上描述似与实物印相接近。据考证“天马”一词战国时即已出现,此玺有可能即是与天马相关的图形玺。

  《故宫博物院藏肖形印选》编号116、117、118收录相同文饰双马玺有三方,时代确定为汉代。三印纽式一作鼻纽,两作亭纽,亭纽为两层,其印面纹饰与印背相同。本文介绍此玺亭钮是作三层,印面尺寸、形制基本相同,每层周边分别见有三柱做支撑,使印面与印背上下连接,一次铸造完成。日前见到徐畅先生新著《先秦玺印图说》“春祭马祖,月在天驷”一文中考证此类图形印时代为战国,观察印面、印纽形制与余看法相一致。古玺印断代以印纽形制、印文特征作综合判断。战国时期图形玺一般说来形体较小,常作朱文,以单线勾画出动物形体。此玺形体硕大,作白文图形,笔者推断其时代在战国末期较为准确。

  此玺刻画精美,铸口平整,皮色熟旧,品相一流。以印面作朱红印蜕观察,其间丢失了很多细节,我们知道在古代竹木简的封缄有“封泥”做法,或许古人图形玺同样看的是泥模按压出的效果,笔者用橡皮泥作泥蜕效果,其毛发、鼻、目细节都清晰可见。此图形玺要说时代、品相、尺寸、稀少程度、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都堪称经典。尤其是印背与印面两纹饰相吻合,美轮美奂,凸现了此玺的精美工艺与视觉上的观赏性。经历两千多年岁月,依然如此完好,可谓一品难求。

  来源:天津日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印章兽纹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