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天然图案:被遗忘的收藏贵族


玛瑙天然图案石因质地优、色泽美,图案象形毕肖,在艺术价值、收藏价值、投资价值上有着先天优势。玛瑙天然图案的历史记载,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雅士特别喜爱图纹石,对那些画面奇特、线条流畅、质地良好、色彩亮丽、富有美感的图案石更视若珍宝,推崇备至。
玛瑙天然图案石的收藏,早在宋代就已成风气。宋代重文轻武,上自皇帝,下至臣民,迷石者甚众。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赏石专著——《云林石谱》(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年,即1131年),书中介绍了116种奇石,而其中有8种皆是玛瑙石,所占比例最大。可见在宋代,玛瑙就已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观赏石种。
《云林石谱》中记载“峡州宜都县(今湖北省枝城市)产玛瑙石,外多沙泥积渍,凡击去粗表,纹理旋绕如刷丝,间有人物鸟兽云气之状。土人往往求售,博易于市。泗州盱眙县宝积山与招信县皆产玛瑙石,纹理奇怪,宣信间招信县令(忘其姓名)获一石于村民,大如升,其质甚白。既磨砻(研磨)中有龙作蜿蜒盘屈之状,归贡內府。”这块经过研磨后发现的“龙”形玛瑙天然图案,人们视若珍宝贡献给朝廷,是古代典籍最早记载的一块玛瑙天然图案石。出产这块龙形玛瑙天然图案石的玛瑙河,在今湖北省宜昌地区,流经宜昌、当阳、枝江等地。《归州志》载“苍茫溪,一名玛瑙河,盛产玛瑙,大者如瓜,小者如豆,藏在遍河床卵石之内……色红、茶黄、淡青……尤以透明纹理、中有鱼虾、月亮、屋宇图案者为贵。”
成书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的谷泰所写《博物要览》云:“玛瑙非石非玉,自是一类。有红、白、黑三种,有纹如缠丝者。人以小者为玩好之物,大者研为器具……其中有人物、花鸟形者最贵重。”书中所说最贵重的人物、花鸟形者,就是玛瑙天然图案石。
此前,明曹昭《格古要论》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即1388年,记载:“玛瑙多出北方,南蕃、西蕃亦有,非石非玉坚而且脆,快刀刮不动,凡看碗盏器皿要样范好,碾得薄不夹石者为佳,其中人物、鸟兽形者最佳。”将有人物、鸟兽形的玛瑙天然图案石列为最佳。
玛瑙天然图案石古物太过稀少,流传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现在我们只能在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玛瑙鼻烟壶中偶能看见。
玛瑙的开采和利用不同种类玛瑙颜色的形成,与玛瑙本身所包含的微量化学成分和微量矿物成分密切相关。正因为自然界中玛瑙所含微量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的多样性,才使玛瑙的颜色丰富多彩,美丽动人。
玛瑙的显微结构主要是隐晶质结构和纤维状结构及纤维放射状结构。由于形成环境有规律的改变,形成了色调差异的条带状构造和环带状构造,加上夹杂进来的不同微量矿物和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这种条带和环带的差异就更加突出,从而这些千姿百态的条纹、环带最终构成极富想象空间的玛瑙天然图案,成为藏家手中的珍藏。
玛瑙古代也称“马脑”。传说三国时期曹丕同父亲曹操北征乌恒,当地人进贡玛瑙酒杯一只,曹丕见酒杯红似飞霞,晶莹剔透,便挥笔写下《马脑勒赋》,并在序中说:“马脑,玉属也,出西域,纹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固以名之。或以系颈,或以饰勒。余有斯勒,美而赋之。命陈琳、王粲并作。”有学者分析认为,说玛瑙出自西域,是因为当时我国所开采者数量有限,玛瑙大多来自西域、印度、波斯、日本等国的贡品。
近代地质勘察证明,中国的玛瑙资源丰富,辽宁、黑龙江、江苏、新疆等地都有出产,辽宁阜新的玛瑙储量占全国50%。该地区出土的玛瑙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历朝历代有关玛瑙的文物都有出土。出土的玛瑙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生产工具,查海遗址、红山文化遗址、青铜时期文化遗址都出土过玛瑙制作的刮削器。二是生活用具,彰武县朝阳沟辽墓出土了玛瑙盅,蜘蛛山乡罗匠沟辽墓出土了黑白两种玛瑙围棋子。三是装饰品,八家子乡梯子庙辽墓出土了玛瑙管、玛瑙珠,旧庙镇海力板辽墓出土了玛瑙带板。这些都说明古代辽宁阜新盛产玛瑙,并被古代先民所利用。
清乾隆年间,玛瑙的开采、加工进入中国历史上的繁盛期,据《清实录》记载,辽宁阜新地区开挖窑洞十六、窑工千人,南部设有商邑。乾隆皇帝也对玛瑙制作的朝珠非常喜爱,玛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有美丽花纹的玛瑙当时几乎与黄金同价,所以又被称为“玉黄金”。
中国现代的玛瑙开采、加工活动在“文革”时期一度受到严重影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步富裕起来,玛瑙的各种手工艺品因颜色亮丽、品种丰富、物美价廉而大受人们欢迎,一股玛瑙加工热在“玛瑙之乡”辽宁阜新也随之兴起。其从业者多是一些当地农民。囿于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局限,他们起初只是将玛瑙切割成板、片,制成圆片牌出售,这种价廉物美的简单饰物很快行销全国各大旅游市场。
玛瑙牌的加工材料主要采用辽宁阜新当地开采和后来大量进口的巴西玛瑙原石。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中,是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周边地区玛瑙切片加工的高峰期,其中1994年至1998年间,更是玛瑙牌产销的最盛时期,日上市交易的玛瑙片少则数万片,多时达十几万片。因使用了辽宁阜新和巴西进口的玛瑙原石品种——黑红花、黑白花、红花,通过切割手段把隐藏在玛瑙层间的图案最大限度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机缘巧合再加上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古代典籍中记载的花鸟、鱼虫、人物、山水、风景的玛瑙天然图案世界又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
但十分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加工的审美观念存在误差,几乎毁了这一珍稀收藏品种——那时的加工户普遍认为玛瑙牌染成红色、绿色是最美的,也容易出售;有玛瑙天然花纹的片子却被他们叫作花料,因不好染色被当成残次料。因此他们便想办法用剧毒化学颜料将花纹盖住,称其为“盖色”。这种对美理解上的误区,导致玛瑙天然图案几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有很多玩奇石的朋友说,玛瑙天然图案虽好,但它经过了人工切割打磨,有失天然性。然而剖石探宝,古来有之。春秋时,那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就是古人剖开一块璞玉而得到的。《云林石谱》书中记载的那块有“龙”形图案的玛瑙奇石,不也是经过研磨后才被人们发现的吗?玛瑙天然图案妙趣天成,这种切割打磨如同开启门窗一样,使人们一睹石中的奥秘,它们同那些觅自江河山野的河卵奇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发现的过程、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玛瑙天然图案石花纹美丽、质地坚硬、色彩艳丽、多种天然颜色形成人们普遍认同的人物、风景、山水、花鸟、鱼虫、水草等图案,具有极高艺术美感,欣赏玛瑙天然图案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地发现过程,是对心灵的洗礼、冲击、震撼和共鸣过程,给欣赏者带来无比的心灵愉悦和满足。同时,天然玛瑙图案石存世稀少,不可复制,具有长远的投资与收藏价值。
来源/《收藏》杂志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纾圭紓浣股戝▍鐘充繆閵堝倸浜惧銈庡亝缁诲牓銆佸▎鎾村€锋い鎺嗗亾妞ゅ骸绻樺娲箰鎼淬垻鍙勯梺鍛婃礃钃辩紒鍌涘笒閳藉濮€閿涘嫬寮虫繝鐢靛仦閸ㄥ爼鎮疯閹繝顢涢悙瀵稿幍濡ょ姷鍋涢悘婵嬫倶椤忓牊鐓欑€瑰嫮澧楅崵鍥┾偓娈垮枟閹告娊骞冮姀銈呭窛濠电姴鍟板Σ鏇㈡⒒娴h棄鍚瑰┑顔炬暬瀹曟繈寮撮悩鐢殿槸婵犵數濮村ú銏ゅ焵椤掆偓閸婂潡宕洪埄鍐嚤闁告鍋炵拹锟犳煃瑜滈崜銊х礊閸℃ḿ顩叉繝濠傜墕缁€鍌氣攽閻樻彃顏痪鍓у帶闇夐柨婵嗩槹濞懷冣攽闄囧▍锝囨閹烘鐭楁俊顖氭惈缁侇噣鎮楃憴鍕8闁告柨鐭侀悘鎺楁⒑閸忚偐銈撮柡鍛矒楠炲棝鏁愰崨鍌涙閹晠妫冨☉妤冩崟闂備浇顕х换鎴犳崲閸儳宓佸鑸靛姈閺呮悂鏌eΟ鍝勬毐闁告搩鍙冨铏瑰寲閺囩偛鈷夊┑鐐插级缁诲嫮鍒掗崼鈶╁亾閿濆骸鏋熼柛瀣剁秮閺屾盯濡烽幋婵囧櫣闁愁亞鏁诲铏圭磼濡皷妫ㄩ梺绋挎捣閺佽顕i銏╁悑闁告侗鍨卞▓鏇㈡⒑閸涘﹤濮堥柛搴″暱閳绘捇寮婚妷锔规嫼闂佸憡绋戦敃銉х矆閳ь剟姊洪棃娑欏瀹€锝堟硶閸掓帡顢橀姀鐘碉紲濠电娀娼х€氼亜效濡ゅ懏鈷戦柣鐔稿娴犮垽鎮楀鐓庢灓濠㈣娲熼弫鎾绘晸閿燂拷闂傚倸鍊烽懗鍓佸垝椤栫偛绀夋俊銈呮噹缁犵娀鏌熼幑鎰靛殭闁告俺顫夐妵鍕籍閸ヮ灝鎾趁瑰┃鍨偓鏍崲濞戙垹绠i柣蹇旀た娴滄粓顢氶敐澶婄闁兼亽鍎辨禒顖炴⒑閹肩偛鍔ら柛蹇斆‖濠囶敋閳ь剟寮诲☉娆愬劅妞ゆ牗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