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上的书法:打马格钱

2015年04月07日 10:33   新浪收藏  微博 收藏本文     

赤电之马 赤电之马 翠龙 翠龙 山子 山子
追风之马追风之马

  文 ○ 汪运渠

  打马格钱,又称马钱,是一种铜制的游钱棋,也是一种宛如肖形印的博弈钱币。打马这种博弈的娱乐形式盛行于宋代,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其所著《打马赋》中云:“打马爰兴,樗蒲逐废,实小道之上流。乃闰房之雅戏。”并说自己为之入迷,以至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事物绀珠》载:“打马用铜或牙角为样钱,共五十四枚,上刻良马,布图四面以投子掷之。”打马之戏所用的马钱枚数,当时各有不同。郑寅《打马图式》记载用五十枚,李清照《打马图经》说用二十枚。这些钱多铸我国古代的名将、名马,正面币文铸名将、名马的名称,背面铸名将、名马的图形。有只有图形无文字者,也有只有文字无图形者。清翁树培《古泉汇考》:“有只画马而无马名,所见种种不一。”

  “山子”,是周穆王所乘八骏之一。《列子周穆王》载:“左骖骊而右山子”。山子钱币文楷书二字仅六画,可谓难矣,但却写得如此的得心应手。币文位于穿孔左右,笔画瘦硬挺劲,结体疏朗,类于瘦金书,简练雅洁中有清朗之风致。背铸母子双马,比例准确,具象写实,刻画精细。穿孔巧妙的做为二马之间隔,穿左边借用做母马左前腿,由于绘者匠心独具,初看好似没有穿孔。母马为静态之立马,小马为动态之形,一静一动,舐犊之情溢出画面,令人回味不已。这种铸双马的钱在打马格钱中是少见的。

  “赤电”,乃古之良马,《西京杂记》载:“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  。”“赤电之马”钱,直径2.8厘米,币文篆书,对读。币文为玉箸篆,略加金文笔法,笔画匀称、凝重、婉转通畅,结体规整但又显活泼姿态。唯“之”字形体在四字中略微显大,可算微瑕。背面所铸赤电奔马,只有马的轮廓,有如剪影一般,虽不见眉目,却能传其神。构图简练,艺术手法高超。

  “翠龙”,穆天子所乘之良马。汉代扬雄有赋曰:“乘翠龙而超河兮,陟西岳之崤。”此币币文居于穿孔上下方,为行草书,笔势清劲,使转得法略无滞碍,如泉鸣竹涧,极为潇洒。背铸立马,回头俯首若吃草饮水状,尾成弧形。此马造型左右呈半圆形,和币面和谐,足见刻画者于方寸之间艺术手法之游刃有余。

  “追风”,古骏马名,葛洪《抱朴子》“骋足则能追风摄影”。秦始皇有名马七匹,“追风”为其一。此币文为北魏碑体,对读。币文用笔凌厉,方笔斩截中宫紧收,笔画伸扬于盼顾之间,险绝在理,显得雄强恣肆。背铸走马,身披铠甲,似在散步。此马阳刻阴刻二法并用,写意中有工细。

  打马格钱,自宋至明清均有铸造。打马之戏起于西晋,普及于东晋,盛行于唐、宋,明、清失传。李清照在宋绍兴四年十二月所作的《打马图序》中说:“自渡江南下,流离转徙”,以打马自娱,并说:“大小象戏,又只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雅戏。”并改订《打马图经》,撰有《打马赋》。明清时期,打马格钱已演变成一种民间用来辟邪祈福的装饰之物了。这种钱数量较多,币文大都为楷书,少部分为篆书、行书,且风格各异。所铸之马,有的用白描勾勒,毫发可辨;有的用写意手法,简洁含蓄;有的兼工带写,笔法多样。在马的形态上,将马的奔跑、腾跃、搔痒、嬉戏、哺乳、打滚、跪卧等各种形态展现在小小的币面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从战国名将乐毅的良马到明代的名将徐达的坐骑,题材跨度两千余年,如若汇集在一起,当为我国一部名将、名马谱录。

  来源:《艺术品鉴》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鉴藏打马格钱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