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汉服如何穿出高富帅气质:菱纹鸡心领不可少
穿汉服如何穿出高富帅气质? 菱纹鸡心领必不可少
出于对汉文化的喜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有一对常年着汉服上课的情侣,被网友亲切称为“神雕侠侣”。如今,各种各样的汉服乱花渐入,相差甚远。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服装才能叫做汉服?传统汉代人所着的汉服又是什么样呢?天府早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黎静波,为大家揭开汉服的神秘面纱。
传统汉服啥模样
上衣下裳又称“衣裳制度”
在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内,收藏着从四川各地收集而来的汉代文物,大部分的陶俑、石壁已经距今两千多年。川博收藏的石壁《宴乐》是1965年在成都昭觉寺汉墓出土的,壁上人物都是传统的汉服形式:衣服宽博,大口袴。川博收藏的《陶执镜俑》是1964年从郫县宋家林出土的,陶俑长约1米,表情生动微笑,所着服饰也是汉代男子最为喜欢的鸡心式袒领。
黎静波表示:“传统的汉服形制为上衣下裳,又称"衣裳制度"。后来逐渐发展为连成一块的,如:曲裾袍、直裾袍。老百姓(603883,股吧)一般着短曲(下面是裤子),因其行动方便。”
高富帅咋个穿
鸡心领的汉袍深受喜爱
汉代贵族男子的服装以袍为主,丝履,锦绣衣料。袍是加了衬里的长衣,深受汉代男子喜爱。汉袍特点为袖大、衣身宽博,以袒领为主,裁成鸡心式,穿着时能露出里衣,使外袍里衣相互映衬,显出衣着的层次感。袍色以素色为主,领和袖口饰以色彩素淡的菱纹与方格纹。之所以汉袍走俏,可能与当时美学崇尚宏大伟丽有关。《中国服饰史略》中记载,汉袍强调实用、注重美观。款式有曲裾、直裾两种。曲裾是衣襟从领至腋下向后旋绕而成的一种战国深衣遗制。衣服制作时使袍裾狭弱燕尾,垂于侧后。在郫县东汉砖墓所绘制的迎宾图中,人物所穿就是曲裾袍。直裾袍是指从领曲斜至腋,然后衣襟直下的一种样式。此外,汉衣、衫、襦、袴等也是汉代男子常用服饰。
庶民咋个穿
只穿本色麻布禁穿彩色
事实上,汉代等级制度异常严密。对于官宦而言,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到月俸100石的小官都有严格的穿戴要求。对于普通庶民也有明确的要求。汉代庶民有工人、农人、工奴、农奴、商贾、士人等,寻常男子衣着简单。“单衣、襦、袴是普通常用的衣服。襦长过腰,或过膝。多用麻布制作,富有者用缯。”张末元在《汉代服饰参考资料》中写道。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记载,汉代农民照法律规定,只能穿本色麻布衣,不许穿彩色。董仲舒《春秋繁露》明确“散民不敢服杂彩”。到了西汉后期,才许用青绿,如《汉书·成帝记》永始四年诏:“青绿民所娼妇,且勿止。”
政治上,汉代重农轻商,“士农工商”中商人排最末,锦绣等织品都不能穿。据《汉书·高帝记》,汉初有禁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紵、罽,操兵,乘骑马。”在四川成都扬子山汉墓发掘出土的众多农民陶俑,是汉服的重要体现之一。农民或农奴头戴小帽或斗笠,衣短襦,佩小削,持簸箕等生产工具,衣着短小、精干。
复兴汉服和传统汉服差别
面料和纹饰与时俱进
对于现代流行的汉服,黎静波认为:“现代流行的不是真正的汉服,景点拍照的俗称影楼装。它们受汉服的一定影响,但没有经过认证和研究,仅凭对汉服粗浅的印象而形成。影楼装是舞台装演变而成的一系列空想创作,和汉服并不是一回事。”
黎静波还表示,目前着力于经过考证研究的汉服复兴,“(复兴后的汉服)和传统汉服不会差别太大,主要的差别在面料和纹饰的与时俱进上,有一些新的改变。汉服发展过程中一些现代服装受到汉服影响,将汉服元素加入现代服装中,此类服装称作汉朝元素服装,并不是汉服。”黎静波说。
特别的汉服
紧身裙和无裆裤都流行过
据侯良编著的《神奇的马王堆汉墓》中记载,汉代居民的日常生活服饰是上衣下裙。裙和古代的裳基本相同,“既然这时已有"裙"之称,说明男女衣服有了区别,即裙已成为妇女的专用品。如一号墓中出土的裙很小,和现代妇女穿的紧身裙一样。”除了裙以外,汉服还包括:“袴”即无裆裤,相当于北方流行的“套裤”,“裈”是长裤,那时的短裤叫“犊鼻裤”,一号墓中没见到裤子,可能那时有些地区仍然有以裙带裤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袴。《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透露,“袴由袴腰、袴腿和口缘三部分组成。制作时,只能在两袴腿完成之后,再将前腰中缝调整拼合。总之,此袴乃是一个整体,但前后裆不合拢,后腰阙断为敞口,是其主要特点。”
相关资料参考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神奇的马王堆汉墓》 侯良《汉代服饰参考资料》 张末元《中国服饰史略》 黄士龙
天府早报记者 颜雪 实习生唐乐韵图片来自相关资料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