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期景德镇窑烧制的弥勒佛像

前不久一个周五的早上,我在一家小店吃完早餐后,就近逛到了杭州古玩城。时间尚早,外地来杭的商贩们正在将东西一件件从拉杆箱里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放到地摊上,象往常一样,大多是一些仿制的工艺品和一些所谓的“玉器翡翠”。转了一圈,正准备打道回府,只见一瘦高男子的摊位边围着不少人,经验告诉我这里应该有点老东西。摊主从包里一样一样拿出来,马上就有人从他手里接了过去,握在手里看了又看,讨价还价之声不绝。我见地上放着的一尊小弥勒佛非常可爱,看上去也有了一定年纪,一打听,他开价也不高,我就决定把这尊小弥勒佛请回家了。身边的一位老先生抱怨地对摊主说:“刚才我想买,你开价却是他现在价格的一倍,真没道理!”我跟老先生道声对不起,暗想,大概我与佛有缘吧。
此尊弥勒佛高6厘米、底直径5厘米。头部大,两耳垂肩,面相开得很好,满脸笑容。他右手握着布袋口,左手握着经卷,盘腿而坐。身上的釉色白中略带青,衣服呈赭色,皱纹为深青色,将它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般来讲,这样大的物件都是中间空的烧制,否则是要炸裂的,而这尊弥勒佛却是实烧的,非常难得。综合各方面的特点来看,这应当是清代中期景德镇窑烧制的民用产品。
弥勒佛,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大乘佛教经典中又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成佛。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此佛常怀慈悲之心,作为未来佛,在信徒心目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据《宋高僧传》等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言语无常,四处坐卧,预知晴雨。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因总负一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死后,人们说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在一些寺院里塑起了他那袒胸露腹的“光辉形象”,在我们杭州灵隐飞来峰上,建于北宋乾德四年的那尊弥勒佛造像就是最好的明证。
我将此尊小弥勒佛放在电脑桌上方。写作之余,偶然抬头见佛,心中颇感喜悦。(阮振亚)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原标题:缘弥勒佛)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 名家书法地域风情:地铁站艺术墙背后的奥秘2015-12-25 11:19
- 禅茶一味之品味布朗:禅语之中有茶香2016-01-12 03:50
- 原来康熙是一代创爷 揭秘清代瓷器新造型2015-12-03 11:45
- 厦门露天发平安符的和尚道士是假货2015-12-18 08:21
- 古泉大王张叔驯的收藏故事2015-12-14 15:51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