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官窑与宣德皇帝

2016年04月19日07:11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蔡暄民 

  自从唐朝设立官窑以来,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三个里程碑式的时期:一、宋朝;二、明朝;三、清康、雍、乾三代。作为古陶瓷第一高峰的宋朝,诞生了名扬四海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均”;到了第 二高峰期的明宣德年,产生了以青花为胜的诸多品种,几乎囊括明以前的所有出现过的器形和种类,前朝有过的,它产生了,前朝没有的,它也创烧了,其品类之 多,色釉之丰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三大高峰,当然数清朝康雍乾三代而莫属了。本文重点叙述第二高峰期,即明宣德的官窑佳器。

  历时十年,却笑傲千载               

  宣德是大明朝的第五代皇朝,历时只短短的十年。宣德皇帝朱瞻基在26岁时(公元1725年)登基,至36岁(公元1736年)爆卒,虽英年早逝,却建立了历史上称誉的“仁宣之治”,成为史学界公认的一代明主。御窑生产上,烧造出数量惊人、品类丰富、独步瓷坛的“宣德官窑”佳器。从杯、盘、碗、锺、罐、瓶,到尊、觚、缸、斗、浇、洗、壶等应有尽有。每一种类中又划出了诸多分类,如壶,就有僧帽壶、执壶、葫芦型扁壶、贯耳壶、莲瓣纹 滷壶、桃形壶等等。你能想象到的,它必有生产,你想象不到的,它照样呈现出来。色釉上更是丰富多彩,青花、青花釉里红、珐琅彩、宝石红、宝石蓝、霁蓝、洒 蓝、矾红、黄釉、绿釉、紫金釉、仿哥釉、仿汝釉、仿龙泉釉等等不一而足。数量更是大的惊人。据《大明会典》记载,在宣德八年,“尚膳监题准烧造龙凤瓷器, 一次即达44万3千5百件”。还不包括龙凤纹饰之外的其他种类。

  这么多型制,这么丰富的色彩,如此恢宏的数量,是否影响了它的应有价值?因收藏界历来有“物以稀为贵”之说。但是,这条定律恰恰在宣德官窑器上没起到太大作用。凡到代的宣德官窑佳器,在之后的历朝历代,直至 当今中外收藏界均是热捧的品种。在国际大拍上动辄过千万,甚至过亿。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型正、色绝!

  事实上,宣德朝先后十年间,真正烧造官窑的时间只有七年多些时间。据《明实录》记载:“宣德五年九月,工部奏遣官烧造白瓷龙凤纹器皿毕,又请增烧,上以劳民费物,逐命八年后复烧造瓷器。”中间停烧了近二年多 时间。显然是宣德帝的旨意:已意识到烧造官窑费工费料,为民生和国力着想,竟然停烧了二年多。所以,宣德朝真正烧官窑器的时间先后加起来总共七年有余时 间。但由于它每次烧造的量大,七年多时间也给瓷坛留下了惊人的数量。

  文武兼备的宣德帝                         

  官窑器的精美与宣德帝的英武有关。宣德帝朱瞻基在位虽短短十年,但文治武卫,在历史上建立了有名 “仁宣之治”。有史料记载,他诞生时就得到了其爷爷永 乐大帝的宠爱。说是永乐帝正好率军在外,夜里忽生一梦,梦见太祖朱元璋赐他一玉圭。玉圭是权杖,是皇权的最高象征。梦醒时有探子来报:皇孙朱瞻基诞生。永 乐帝认为梦兆预示此孙的不凡,将来必成天子!后观其相貌,觉得十分酷似自己,逐宠爱逾加,稍懂事就聘名师开导,长到十五岁时,永乐帝就带他上战场,锻炼其 魄力和武力。宣德帝也确不负爷所期盼,从小显出过人的智慧和能力,多次掩护父皇洪熙帝度过危难,粉碎叔父的篡权阴谋。无奈,父亲洪熙帝只登基10个月就暴病而去,成为明朝最短暂的皇帝。那年宣德帝只26岁就成为大明朝年轻的皇帝。

  他登基后整肃朝纲,惩治腐败。当时的官史腐败之风愈演愈烈,贪赃受贿明目张胆,狎妓已成官员相互攀比的能耐,甚至还写出了《嫖经》一书,可见此风之烈。到处是“官僚宴乐,以奢相尚,歌妓狎宿”……官僚们整日沉迷酒色,朝纲为之不振。宣德四年秋,30岁 的朱瞻基终于无法忍受满朝文武的生活作风日益败坏,于是决定在全国裁汰官妓,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扫黄运动:下令查封京城及其他大城市的所有妓院,废除 原有的官妓制度,禁止官员狎妓宿娼,有敢冒犯者一律罢官治罪,永不录用。他同时爱惜民力,与民生息,重视农业,力劝农桑。百姓安居乐业了,社会财富也迅速 积累起来了,达到了“国强民富,赋入盈羡”的繁荣景象!短短的几年努力成为明王朝实力最为雄厚的时期,被史学家誉为“仁宣之治”!

  宣德帝不但尚武,在文的方面,可谓诗、书、画和游艺均 绝。由今日留传于世的《明宣宗皇帝御制集》、《明宣宗御笔书画》及《明宣宗行乐图》、《明宣宗观射图》和宣宗斗促织等,都可佐证宣宗的艺术才华。有史学者 称他艺术上的造谐“可比宋徽宗”。但他比宋徽宗更英明:玩物而不丧志。能文能武,成为一代俊杰。

  宣德青花独步瓷坛                         

  谈到宣德官窑,不得不着重提一下宣德青花。它以创作精 细,纹饰优美见长,明以后,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宠爱有加的圣物。明王世性《广志泽》中说:“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德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宣德以青为 最佳已成瓷坛公论。史料记载:宣德朝,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带回大量画青花的主料—苏勃泥青(王世性语),即我们所谓的苏麻离青料。制瓷艺人吸取元朝和永乐 朝的大量经验,熟练而精准的掌握了苏麻离青料的特性,烧制出了纯净湛蓝的青色,达到了最佳的艺术鉴赏效果。宣德青花成为独步瓷坛的一个里程碑式品种,这与 宣德帝的较高的艺术天赋不无关系!就拿宣德官窑上的题款为例。

  官窑上书本朝款最早在宋时,但都是书在底部,包括永乐 款(以刻款居多)。只有宣德朝不拘一格,视器物而定,底足、外壁、口沿等均可出现。也有少量不落款的。但宣德八年以后,几乎全落“大明宣德年制”款。官窑 上书款和选择书款的位置,并非制瓷艺人或督窑官可以随性左右的,没有皇帝的首肯,是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的。能不按前朝之制,随型而书,此例虽小,但也可说明 宣德帝的不拘一格的独特作风。敢闯前朝之无,破先帝之例,其为文为政均可见一斑!

  所以,我认为:不同时期的御窑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它清晰地映示出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和风俗的面貌,也是君王审美情趣的折射!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官窑朱瞻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