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要帮助学生建立完全人格

2016年05月09日08:08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来源:美术报

  王小杰(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

  在谈及当代艺术与艺术教育问题之前,我觉得首先要挖掘一下艺术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听上去简单却费了几代人周折的问题。由于没有搞清这个根本问题,就会在枝节问题上不断纠缠。比如说传统与经典、与当代性的问题;比如说个性与传承的问题等等。归根到底,是艺术的性质与功能的问题。

  事实上,人有精神传达的内在需要,由于精神问题难用通常的交流的语言传达,才产生了艺术语言,因而艺术最重要解决的是精神传达的问题,是人的精神活动驱使焕发出人的艺术活动的意识形式。精神活动与人类文化的关系之于教育而言,就是要解决文化传承还是解决育人的问题。如何对待个性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的问题,人在文化之上有独立精神、独立思考,这关系着我们的艺术教育是使艺术家成为适应社会的人,还是使他成为改变社会的人的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是适应社会的人们还是改变社会的人们,适应社会的人才可能具备很深厚的能力,但是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有能力艺术家的存在有任何的改变,这是我们要探讨的方向性的问题。

  文化对艺术产生影响,反过来因为人的变化而变化,人的精神追求才是艺术发展的原动力,艺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帮助完成人格和独立思考。文化传承是必要的,前人创造的经典给后人认知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启示,然而精神传承恰恰意味着再创造。

  事实上,我们学生需要的是建立他们完全人格的一切预备,包括感知觉的启发,认知储备,认知方法的建立,控制能力的提高等等,就是所谓的综合素质,从而激发出学生建立更广阔想象空间和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空间,使内心世界丰富起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种想象力之于艺术便是比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更为重要的创造力,这也是艺术用于传达精神的必然结果。在信息时代,快餐文化使人类某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鸣响减退了。信息大门一打开,灵气大门似乎就关闭了,原因是在学生的人格尚未成熟,世界观尚未独立的情况下,信息资料极易造成艺术语言上的样式化。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精神传达是第一位的原则,启示学生的各种潜能,这样就不怕学习和借鉴,不怕学习西方样式就失去中国精神,不怕接收当代就失去传统。我们所做的努力,就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公平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质,在充分尊重每个学生自身条件、个性方向、自主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引导,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艺术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