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简自称狂简刻印刀法恰如其人
岭南印坛,自黄牧甫之后,便逐渐形成岭南印风,然而,在此之前,岭南也不乏治印能人,例如明清袁登道、张穆、黎简、陈沣等;黄牧甫之后,跟随者众,出现了李尹桑、邓尔雅、易大厂和丁衍庸等一大批能人。本文以黄牧甫作为界线,分别选择了之前和之后两位治印先辈进行梳理,黎简是岭南少有的“诗书画印四绝”的画家,而丁衍庸更特别,其通过肖形印在岭南印坛走出了不一样的风格,丰富了岭南印坛的探索方向。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冷诗诗 梁婉莹
文人出仕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人存在着既热心仕途,又不得不退出和躲避它这样一种矛盾双重性。而黎简却是少有的一个例外。终其一生,他从未在仕与隐两条道路之间苦苦纠缠,甘愿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靠当塾师及卖文卖画的收入来维持生活。
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称:“黎简工诗书画印,并称‘四绝’。”
黎简诗画书称三绝,诗学李贺、黄庭坚,刻求新颖。而在朱万章看来,黎简之画,上承董源、巨然,下启吴镇、石涛,以山水见长,境界幽邃。而其书则得晋人意。
其中黎简尤以诗文闻名,当时的王昶盛赞他的诗“峻拔清峭,刻意新颖,言人所不能言”,为当时岭南诗人之冠。而近代大家钱仲联先生认为他“在乾、嘉时期殆可独步岭南”,为“雍正至乾隆时期的射雕手”。钱钟书先生也曾盛誉黎简“生面别开,幽蹊独往”,可见黎简影响之巨。
时至今日,很多研究人员认为,除诗书画以外,黎简还有“一绝”,那就是摹印。其中在文献《黎二樵年谱稿》中对黎简的印刻给予了肯定:“先生工摹印,于冶铜外,刻石攻玉,都称绝技。”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说“黎简与先生诗书画三绝,实更兼摹印为四绝矣。”
据资料显示,黎简印法得于吴青门。清儒陈澧云曾道:“二樵专用汉法,云隐(谢景卿)兼元人法。”而朱万章也认为:“黎简刻印,专门师法汉人,作品淳厚苍雄,直追其堂奥。”
虽然在仕途上黎简追求的是隐逸,但事实上,其个性中最突出的是一个“狂”字。他被人评为“狂”,自己也自署“狂简”,更刻印曰“小子狂简”,并以此为荣。叶铭就曾在《广印人传》中称黎简刻印“刀法俊傥如其人”。
值得一提的是,黎简不仅可以自己刻印,还能铸印。在20世纪90年代,在广州发现了黎简的铜质六面印宝物,虽历经沧桑,但印文依旧明晰。马国权在《广东印人传》中曾提到黎简的这个铜质六面印,谈及其三侧及顶的印文,他大力赞扬道:“铸后复加补刀,或庄重,或古秀,各具其妙”。实物的发现,另两侧没有被记载的的印文也得以重见天日。朱万章分析,从搨文可得知,另两侧分别是“简民”和“石鼎道士”。其中“石鼎道士”此四字为金文,在黎简传世书画中较为罕见。马国权谓其印刻“厚朴古拙,最得神味”,实乃有过之而无不及。
简介
黎简 (1747-1799)是清代乾嘉时期以诗书画印著称的岭南名家,原籍广东顺德县弼教村(今陈村)。他小名桂锦,字简民,一字未裁。号二樵,又号石鼎道士、狂简、未道人、百花村夫子等等,与冯敏昌齐名,又与张锦芳、黄丹书 、吕石帆并称“岭南四子”;与此同时,又与张如芝、谢兰生、罗天池并称为粤东四大家。
“狂简”逸事
袁洁在《蠡庄诗话》记载了黎简的一则逸事:“广东拔贡黎简民,才情骏发,狂率不羁。入乡闱时,以搜检太严,慨然曰:‘未试以文,而先以不肖之心待之,吾不愿也!’遂掷笔篮而去,从此不复应试。”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