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人气文物榜评选: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选送作品

2016年10月17日19:09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新浪收藏、微博携手国家文物局在2016年推出 #约会博物馆# 微博活动,活动期间特别推出“微博人气文物榜”评选,各大机构选取自家经典馆藏供网友欣赏品鉴,欢迎大家的参与,选出你心目中最喜欢的文物。

  1 祭坛五供(1796–1820),清, 嘉庆

  这套祭坛五供也是博物馆的新藏品。它的表面装饰出众,保存程度完好。这类套件最初仅用 于14世纪前传入中国的佛教仪式,但不久也出现于儒家祭祖及道教仪式之中。在祭坛上,这五件瓷器依次排开:香炉居中,烛台并列左右,花觚置于最末两端。铭文显示这是嘉庆年间 (乾隆皇帝之子) 的御制品。这类瓷器多出自中国东南的景德镇官窑。

  2 佛像,唐代,公元725/750

佛像佛像

  这尊庄严而安详的石刻雕塑,代表着佛教信仰的中心人物佛陀。佛教从印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陀雕像以传统禅定姿势打坐,这个姿势起源于他的出生地,现在的尼泊尔,但这尊佛像的特征是中国式的。佛陀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出生时的名字是乔达摩•悉达多。因为他的父亲是释迦国王,他也被称为释迦牟尼或“释迦圣人”。他29岁时成为一名苦行僧,35岁时,通过打坐他实现了开悟,或称涅盘。“佛陀”一词意思是“觉悟”或“觉醒”的人。佛陀意识到人类的痛苦是由小我的渴望引起的。出于无知,我们选择了依恋和不满的痛苦循环,称为轮回。达到自由的方式是“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梵文里“达摩”包括了佛陀所有的教导。仔细看雕像头上突出的部分,这是一个“乌瑟腻沙”或称肉髻,是佛陀拥有伟大知识的象征。这尊佛陀雕像没有戴珠宝首饰,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苦行,这两个特征是佛陀开悟后形象的典型特点。

  3 菩萨,唐代,公元725/750

菩萨1菩萨1
菩萨2菩萨2

  在8世纪的中国,即便菩萨是精神层面的人物,它的图像雕刻也融合了一些世俗对于美的标准。当佛的“像”呈现出其严肃正式的那一面,菩萨作为拯救人们,引导人们向佛的慈悲神明,往往会有更人文主义的特征。这两尊菩萨像优雅的身材比例,向上梳的头发,蜿蜒流畅的衣服布料,和精细的珠宝装饰都传递出一种高雅之气。菩萨并没有正襟危坐,反而像是要从它的加座上走下来一样。

  大尺寸的坐佛像和这两尊菩萨像是1930年的时候来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当时注明了它的出处为河北省北边的藏佛寺。但这个出处并没有被任何考古或者手写记录所证实。从菩萨像的大小尺寸和它的石头材质来说,这些雕像很曾是洞中寺庙或者神殿的一部分,从山或者悬崖的石面上刻出的。这是盛唐时期少见的石刻佛陀和菩萨像。

  4 巴黎街道,雨天,居斯塔夫•卡耶博特,1877年

卡耶波特 巴黎街道 下雨天卡耶波特 巴黎街道 下雨天

  印象派画家居斯塔夫•卡耶博特在1877年创作了这幅油画。这是巴黎现代生活的美妙街景,画中描绘的是画家卡耶博特住处附近,刚建成不久的大道交汇处,他的家就在几条街以外。

  这是一幅生活剪影,它是画家裁剪的生活片段。画作带给人一种即时感,而瞬时捕捉到现代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场景,正是印象派创作的主要特征。

  例如画中那些时髦的,可伸缩的新款雨伞。虽然着意表现即时感、现代感,卡耶博特在创作时也沿用了传统元素。他为这幅规模可以媲美一幅雄伟的历史画作的作品做了大量的研究准备。

  卡耶博特的画作严格地反映了实物原型,这点与印象派画家自由随性的画法非常不同。虽然这幅油画中的场景较为写实,左前方鹅卵石的画法别出心裁,长时间看着它们,您会忽略了实物,只看到抽象的形状。

  林荫大道建成后,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大道交汇处相遇,共处同一空间,出现了新的社会变化。因而我们看到,画面右边有一对衣着非常时髦的资产阶级情侣,在那位男士的身后,他的雨伞下方,有一位油漆工,肩上扛着一把梯子;油漆工的旁边是一位衣装入时的女士;再靠右边一些,有一位女佣正在门口撑开或者收起雨伞。

  当时的巴黎有着欧洲首都的美誉,这幅画是新巴黎的一个缩影。

  5 保罗•塞尚,苹果篮,1893年

苹果篮苹果篮

  保罗•塞尚的这幅静物大约创作于1893年。画面中一张简陋的木质桌面上,有个斜立的篮子,篮子里面装满了色彩丰富的苹果。有些苹果散落到桌子上,有些散落在了白色的桌布上。圆口的篮子、白色圆盘与圆润的苹果放在一起,造形和谐呼应。同时,盘子里整齐地放着一小摞手指饼乾。这些长条状的饼乾和细高的绿色瓶子与水果的弧形形成了微妙的对比。白色桌布上深深浅浅的折痕让人联想到塞尚的出生地,普罗旺斯地区起伏的山峦,山是塞尚钟爱的主题。塞尚在50岁出头时在巴黎举办了首场个人画展,这幅静物也在其中。那时他从巴黎移居到普罗旺斯已将近20年,自从他离开巴黎以后,几乎没有人有机会看到他画作中空间和形状惊人的演变。正是这样的作品令毕加索赞誉塞尚是他心目中唯一的大师,是现代艺术的先驱。

  6 《洗浴》,玛丽•卡萨特,1893年

洗浴洗浴

  这幅被称为《洗浴》的作品,由印象派画家玛丽•卡萨特创作。这是一个温馨的场景,画中妇人很用心地在给孩子洗脚,她流露的关切和温柔让人深深触动。作品完成于1893年,在当时它是极具挑战性的:首先因为作品的场景十分亲密而直白,没有丝毫的煽情元素。其次是倾斜的视角,使地板看起来正对着我们,跟平常的视角很不同,感觉几乎和画面平行。

  卡萨特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法国。1877年,她遇见到了埃德加•德加,在德加的帮助下,卡萨特参与了一些法国印象派画家的展览。在这群印象派鼻祖的画展上,她是唯一受邀的美国人,也是其中仅有的四位女艺术家之一。

  在这个时期,卡萨特开始专注于表现中产阶级妇女的生活,特别是类似这幅画中的家庭场景。印象派画家非常热衷于描绘现代生活场景,所以他们的画作富有时代感、新锐大胆。

  玛丽•卡萨特对于芝加哥和芝加哥艺术馆的历史而言都尤为重要。1893年在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她应伯莎•帕尔默的邀请为女性展馆创作了一副壁画,伯莎是芝加哥艺术馆早期的赞助人之一。卡萨特还曾推荐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埃尔•格列柯的作品《圣母升天》,现在被陈列在艺术馆楼上。对于美国收藏家来说,卡萨特是一个很有见解的顾问,同时她还帮助印象派画家在美国打开了市场。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微博人气文物榜约会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