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掩不住的文明:漫说齐家文化玉器

2017年02月07日 08:43 新浪山东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作者:刘岐江

  1924年初夏的一天,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山村刚刚经历过一场小雨,趁着土地湿润,老人文万福驾着年迈的瘦牛正在劳作。他来到山腰的一片荒地上,架起牛犁破土耕地,他想在这里种一点荞麦,来年就可以播种、收获。

  天色将晚,抬头看一眼对面山梁上正在黯淡的天空,他有点着急,不禁挥起手中的鞭子,狠抽在瘦牛身上。但是,耕作了半日的老牛忽然发起了脾气。它扭头一转,拖着铁犁越过几道土埂向回家的路上奔去。老人只好无奈地追上。但是在他去扶正铁犁时,却意外地发现,犁尖上套着一个东西。老人取下这个圆圈形的东西,擦去上面粘着的土碱细看,竟像是一块白色发黄的石头,迎着光线看微微透明,他用鞭杆敲一下,发出一声清脆而细长的声音。。。。。。这是什么东西?又是什么人做了这东西?他并不知道。

  也是这一天,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另一个村庄里,一个戴着眼镜的西洋人在一片临河的山腰台地里翻挖着脚下的泥土。渐渐地,一些红色的碎陶片被挖出来,他捡起一块红陶片,凑到眼前细看一阵,随后脸上泛出得意的笑容。

  这个人就是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而这个洮河大拐弯处的村庄叫做齐家坪!

  没错,就是齐家文化。那个老人从犁尖上取下的东西就是4000年前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奉为至宝的“玉璧”。

  4000年来,这片土地经历着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曾经的大河有些早已干涸,而原先山丘上的林木也在历史的变迁中成了灰烬。在经过历代的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之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或许已不带有4000年前的血脉。但是,在这厚厚的黄土下,那个古老的文明虽然尘封却未曾消减,并在20世纪开始又逐渐展露光彩!

  关于齐家文化玉器,以前在学术界和社会中的认识多有不足。但是,近两年来,齐家文化研究逐渐深入、细致,齐家文化玉器的重要地位也被学术界慢慢意识到。齐家文化为世人知晓似乎有几个重要的节点,先是1924年安特生发现齐家文化,其次是1942年夏鼐重新界定齐家文化,再就是上世纪末期,齐家文化文物在收藏圈内被逐步认可,收藏热也推高了齐家文化的知名度。

  齐家文化玉器有着它独特的美感,它并不像红山、龙山玉器那样光滑莹润;也不像商周玉器那样纹饰神秘,更不像春秋战汉一样精美细腻,齐家文化的玉器是一种简洁、古朴却又雄浑的大气之美,这种审美就像唐诗中的边塞诗、就像宋词中的豪放派、就像明清小说中的水浒传。它给人的是一种浑厚朴实的阳刚之美与肃穆之感,而不是纤巧、灵秀的欣喜之味。

  齐家玉璧:玉璧、玉环是齐家文化玉器中比较多见的品类。其特点为:齐家文化的玉璧、玉环径寸相对较大,有些玉璧达直径30厘米以上;内孔多以管钻法打出,所以从剖面来看时,内孔形状接近“U”、“V”形;由于齐家多使用片切割技术,所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制作出的大多玉璧都有厚薄不均的特点,且有些玉璧、环上还带有切割痕迹。

  (此件玉环是加在两片等大小的铜环之中。在山西某知名收藏家手中有类似两片铜夹玉璇玑的器物一件)

  (比较少见的方璧)

  (此璇玑为方形,非常少见,璇玑上面可见织物附着痕迹。据了解此件器物在甘肃齐家文化同陕西龙山文化交界地带,故是否属于齐家文化并不得知)

  齐家文化的玉璧、玉环虽然在形制上并不是非常规矩,但是总体感觉比较浑厚。

  齐家玉琮:玉琮在齐家文化地区也有较多出现,但是总体数量要比璧、环少见很多。齐家文化地区出现的玉琮简单可以划分为三类:一类玉琮形制较高,在方体部分之外的“射”也突出的非常明显,器形显得高昂挺拔;另一类,整体较矮,射部也相应较短,有些甚至只是形式化地切去方角而只追求有“射”的意思;还有一类就是非常少见的带有阴线的玉琮。一般来看,体高的这类玉琮质地相对较差,所用玉料含有较大石性,而较矮一类玉琮中往往会有质地精良做工细腻的精品。从齐家文化范围来看,目前已知的带有阴线横向玄纹的玉琮数量非常少,甘肃静宁博物馆藏有一件横向瓦楞纹的玉琮,定西众甫博物馆藏有一件横向玄纹的玉琮,某齐家文化玉器收藏家收藏一件。此外,在民间似乎还有带简单纵向阴刻直线的玉琮数方。这类带有阴刻线的玉琮从风格上看似乎有良渚文化玉琮的影子,而在学术界也有“窜三苗于三危”的说法,因而,齐家文化玉琮与良渚文化玉琮或许有特殊的关系。

  从年代上来说,一般认为体高一类玉琮年代更早一些。齐家文化玉琮的打孔方式一般有三种,管钻法打孔、拉丝锯式打孔、管钻拉丝并用式打孔。玉琮在高古玉器中属于高档礼器,齐家文化玉琮敦厚而挺拔,且大多质地精良,温润可爱,适宜把玩也适宜陈列,因而也是收藏热品。

  齐家玉璜:玉璜是齐家文化很有代表性的一类玉器。在齐家文化地区出土玉璜数量较多,且形式也比较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单璜、双璜合璧(环)、三璜合璧(环)、四璜合璧(环)、五璜合璧、六璜合璧。

  (此为六合的弟弟五合璧。六合璧比较少见,所知的,台北故宫藏有一副,盛世名人六合斋主藏有一副,甘肃某收藏家藏有一副)

  齐家文化的玉璜加工技术非常成熟,单璜的弧度,内外缘的修磨都非常精准到位。据齐家文化区当地收藏家介绍,三合璧在齐家文化中发现最多,而在齐家文化范围内,甘肃定西石泉乡出土三合璧最多。齐家文化的多璜合璧(环)有个普遍特点,那就是古人聪明地运用了“小料大作”的思维,大多数的多璜联璧都是从一块玉料上同向切出体积形状、纹理相近的多片玉料,然后在精心计算下将它们琢成一定弧度的璜,使它们可以围成更大直径的璧或环。这样来看,从平面效果上,三璜联璧展示出的平面大小是大约三倍于玉料的效果,而六璜联璧展示出的效果就是约六倍于玉料。这个工艺技术不容小觑,一方面它反映出齐家文化先民高超的玉料切片水平,同时也反映出了齐家文化先民有较高的立体几何思维。现代作假的三合璧,有很多都是做出一块圆璧,然后将它切割成三片璜形,与古人相比这种做法浪费玉料,愚蠢至极。当然,在齐家玉器的联璧中也存在一些是圆形玉器分割而成的联璧形式,但是这种现象较少,猜测是因为大璧断裂,故而重新切割、修改、拼合而成。

  由于齐家多璜合璧的特殊做法,所以在成品的多联璧(环)上往往会出现有规律的玉料皮色过度或有规律的沁色分布,使整件器物的颜色表现有种韵律感和对称感,古雅而奇妙生动。

  齐家文化玉刀、玉璋:齐家文化范围内出土玉刀数量较少,然而玉刀一般都制作精细,打磨光滑,有锋锐的刀刃也有厚钝的刀背,打孔多接近刀背一侧,常见的有两孔、三孔、四孔、也有五孔玉刀出现。在青海喇家遗址曾出土过一把断折的玉刀,该玉刀复原尺寸可达67厘米,厚0.4厘米,可能是已知最大的齐家玉刀,也可能是已知长度最大的齐家文化玉器。

此璋藏于众甫博物馆,但系众甫博物馆从广西征集此璋藏于众甫博物馆,但系众甫博物馆从广西征集

  齐家文化玉璋在以前很少有人提及,学术界对齐家文化有无玉璋也曾有争议,但是,在2015年著名学者叶舒宪等人发起的“玉帛之路”文化考察中,存放于甘肃定西会宁博物馆的大玉璋终于从幕后走进学术界眼帘。据资料介绍,这件大玉璋长达54.2厘米,宽为9.9厘米,厚度仅为0.2—0.1厘米,这件玉璋不论大小还是年代都超过二里头文化的玉璋,是目前国内已知玉璋中的翘楚。

(会宁博物馆大玉璋会宁博物馆大玉璋
玉质精良,体型硕大玉质精良,体型硕大

  齐家文化玉斧、玉钺、、玉铲:玉斧在齐家文化范围内也较为常见,有些玉斧体型较大质地优良,且没有使用痕迹,应该在当时也是重要的一种礼器。玉钺在齐家范围内较为少见,但也时而见到质地精良工艺讲究的美器。

  玉铲在齐家文化范围内出土也比较多,无论大小和质地、工艺都差别较大。其中有些小型玉铲只有三四厘米,却打磨精细,玉质温润,还带有穿孔,该是当时先民随身佩戴之物,也比较少见。

  齐家文化玉器类型相对比较固定,琮、璧、环、刀、璜、斧、铲、凿、勒子这些之外,很少见到其它类型,不过也有少量圆筒状器物和箍形器物出现,但是从馆藏品和民间藏家处得知未见圆雕动物和人形器物,有些资料上所指积石山县博物馆藏的玉蛙和玉蝙蝠为典型清代玉坠饰,当为误传,应该纠正。

  (玉勒)

箍形器箍形器

  齐家文化玉料:近些年来玉文化研究成果斐然,相应,对于齐家文化玉器的认识也有了很大提高,而齐家文化玉器在中国玉器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也被更多地发现与认识。经过考察与研究,许多学者认为,齐家文化玉器在中华玉文明中起着重要的“转承”作用。而种“转承”除了时间经度上的承袭与发展之外,更明显的是玉料自西向东的转运、传播。

  从目前已知的齐家文化玉器来看,玉料多为透闪石质玉,而其中新疆和田玉所制作的器物占有极大份额。虽然和田玉制品所占具体比例尚无科学的数据支持,但是和田玉制品的绝对数量已经足以说明一个问题——早在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和田玉就已经大量向东输入。至于和田玉是如何从遥远的新疆穿越千里之地来到甘肃地区,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是通过一站一站似的部落贸易传播而来;也有人认为,在当时,河流交叉、水道畅通,因而笨重的玉石原料是通过水路运送而来。

  除了和田玉料之外,齐家文化玉器中还有一些具有特点的透闪石质玉。在这种玉器中,靠近器物边缘的部位,常常可以看到像水藻一样的褐色包裹体,而这种玉的特点跟甘肃马衔山所产玉料特点一致。马衔山地处甘肃临洮同榆中的交界处,这一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分布也比较密集。因此,可以推断出齐家文化有些玉器的材料就是马衔山所产的透闪石质玉。

  此外,在甘肃北部马鬃山也曾发现过汉代的玉矿采掘遗址。这里或许也是齐家文化玉器原料的来源之一,有待专进一步详细考证。

  在这些透闪石质玉以外,齐家文化玉器中也有少量蛇纹石质玉、长石类玉料,也有一些小件的绿松石、天河石饰物。齐家文化中所出绿松石多为片状不规则的小坠。

  与其它地方绿松石不同,这些绿松石大多没有网格般交叉的黑色铁线,但是却呈现一面绿色一面黑色的层状结构。这种原因是由于当时齐家先民所接触到的绿松石成矿比较特殊,是一种壳状的绿松矿料,因而爱美的齐家先民在加工成饰品时就尽可能大面积地保留了鲜艳的蓝色、绿色一面,而背面,就因材质限制无可奈何地保留了黑色铁矿石部分。

(切割出如此薄的玉料需要非常成熟的工艺技术)(切割出如此薄的玉料需要非常成熟的工艺技术)

  齐家文化有着相当高超的片切割技术,在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带有切割痕迹的残留玉料,从这些标本上可以看到,当时用来作为片切割的工具本身厚度仅有两三毫米。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工具?石片?竹片?铜器?让人费解,也值得去深入研究。

  和田玉的硬度为摩氏6-6.5度,在我们日常生活所接触用品里,钢锯的硬度为6度,也就是说,钢锯尚不能刻划和田玉。但是,在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先民却可以毫米直径的小孔。这又是什么工具呢?

(玉琮半成品,可以清楚看到管钻痕迹)(玉琮半成品,可以清楚看到管钻痕迹)
玉璧和璧芯)玉璧和璧芯
琮芯琮芯
(璧芯)(璧芯)

  一直以来,普遍流传的说法是先民采用竹、木加解玉砂在玉上打孔,也有人说是用坚硬的动物牙齿来钻孔。到底用什么钻孔?暂不去定论。不过,有一点引人思考,齐家文化玉器上的钻孔精准度明显高于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在龙山文化玉璜上常见钻孔时发生位移而重新打钻的痕迹,所以在一个孔中有时可以看到不同方向的几种钻痕,有些孔旁边还遗留着钻到一半而放弃的痕迹。但是这种现象在小孔类的齐家文化玉器上非常少见。齐家文化玉器的钻孔(小孔)一般都是比较规整的“U”形。从这可以看出,齐家文化玉器的打孔技术似乎更高于龙山文化。

  齐家文化的源流:到底在4000多年前创造了灿烂齐家文化的先民从何而来,一直是学界研究探讨的课题。有学者认为齐家先民与“窜三苗于三危”中的苗人有关,这也就是说齐家先民可能是辗转来自长江、中游下游的战争失败者,他们在多次战争失败后沦为“贱民”而被流放到这一地区。也有人认为齐家先民与中亚古国“大夏国”有关。当然还有许多别的观点。但是,不管齐家先民从何来,他们都是我中国土地上存在过的伟大而智慧的先民,他们是“最早认识和田玉优越性的鉴赏家和磨玉人;他们也是和田玉最早的发现人、采集人和运往外地的和田玉贾(商人);他们也是和田玉的第一代鉴定师*1”,他们还是“中国历史上开启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2”的人。(*1为原故宫博物院杨伯达先生言,*2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王巍(微博)所言)

  我曾在定西石泉乡的黄土山梁上多次漫想:在4000年前的初夏,这一天,连日的阴雨终于退去,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黎明前的寂静,在屋内的立柱旁,羌女无比温柔地看着身旁新产的婴儿,而更年长的羌女从一个硕大的红陶罐里挖出一些粟米,然后将它放进火膛上”滋滋“冒着水汽的陶盆中。年迈的巫师头上插满鲜艳的羽毛,口中振振有词地念着,他一边抖动着身子,让身上的玉佩发出叮当的响声,一边用骨签在白灰地上画着神秘的符号。

  而屋外,几个体壮的男羌正在修理石刀、石铲准备去劳作,不远处的圈里猪在乱叫,陶坊里一堆鲜红的泥土被雨水淋的发软。这一边,清瘦的玉人在恭敬地膜拜之后,揭开了覆盖在玉璞上的麻布,而太阳也从对面的山梁后跃出,把阳光落在沾着水渍的玉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远处,雾气升起,河水奔涌。。。。。。。。

  众甫博物馆:众甫博物馆坐落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内,为正式登记注册的私人博物馆。馆内珍藏齐家文化玉器一千多件,史前陶器数百件。是目前国内齐家文化专项藏品综合实力最强的博物馆。

  馆长刘岐江祖籍甘肃定西通渭,生于1972年。自1995年开始收藏和研究齐家文化玉器,2007年创办定西众甫博物馆,并潜心研究齐家文化,多次参与齐家文化学术课题研究。2014年随同知名学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叶舒宪进行“玉帛之路”大型文化考察活动,实地考察了解西北史前文化遗址,对西北齐家文化研究颇有心得。

  上文中牛犁出玉环的时间和人物为杜撰,但是在甘肃定西石泉乡确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当地还有很多劳作是捡到玉器的故事。

  在此,向早已逝去的齐家文化先民致敬!向多年来收藏齐家文化、研究齐家文化的前辈、朋友们致敬!也向所有热爱玉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朋友致敬!

  来源:齐家文化官网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