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马拉之死》中塑造的"圣徒"形象

2017年07月15日 10:39 澎湃新闻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雅克·路易·大卫传世名作《马拉之死》的主角——让·保尔·马拉,死于1793年7月13日。

  雅克·路易·大卫的名画《马拉之死》

  作为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之一,大卫的这幅画作,从视觉艺术的角度上来看,无疑是杰出的。无论是构图、色彩还是用光的布局,都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像之美。通过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大卫成功地将一个暴戾的独裁政客,包装成一个具有慈悲心的、无私的圣徒。

  《马拉之死》

  画面中的马拉,是宁静安详的,仿佛睡去了一般,带着悲悯的神态,让人怎么也想象不到他圆睁豹眼喊着要砍下路易十六的脑袋的样子。光照在他的额、他的肩上,如大理石般的肃穆。犹如来自米开朗基罗绘画中的英雄般健硕的手臂,无力地垂到地面,手上捏着一支断了羽尾的羽毛笔,“英雄仿佛在紧张工作的时候,累得睡着了”。沾了血的刀掉在地上,锁骨下面有一个不大但致命的刀口,流出的血把浴缸里的水染红了,一种内敛而又震撼人心的悲情油然而生。看到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到惋惜,这么一个小小的伤口,就让我们永远失去了一位“大英雄”。

  在营造马拉“圣徒”形象的技巧方面,大卫画的马拉整体姿态,特别是下垂的胳膊,巧妙地将观画者的感受与耶稣基督下十字架的印象联系了起来。作为一个天主教国家,耶稣基督下十字架时的形象,通过各位知名或不知名的画家,存在于天主教世界的各个角落,拉斐尔等大画家都有过类似的表达。

《基督被解下十字架》拉斐尔1507意大利《基督被解下十字架》拉斐尔1507意大利
《卸下圣体》罗吉尔·凡·德·韦登 1435 尼德兰《卸下圣体》罗吉尔·凡·德·韦登 1435 尼德兰
《基督被解下十字架》阿列格利·柯雷乔 1525 意大利《基督被解下十字架》阿列格利·柯雷乔 1525 意大利
《基督下十字架》胡塞佩·德·里贝拉 1640 西班牙《基督下十字架》胡塞佩·德·里贝拉 1640 西班牙

  于是轻轻巧巧地,通过这种构图,马拉就被神圣化了。为了更好地突出效果,大卫还将马拉浴室的其他装饰去除,将墙壁大面积深色留空,将原先靴形的浴缸做了更为简单的改造。一个朴素而破旧的木箱,两块朴素而简单的毯子和床单,在床单的一角,大卫用他超凡脱俗的写实技巧,低调内敛而又醒目地画上了补丁,以表现这位“人民之子”是多么的简朴。

  大卫是个做事非常细致的写实主义画家,不放过画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马拉手上的便笺和桌上的字条,他都不遗余力地写上具体内容。手上的便笺写的是:“1793年7月13日,玛丽·安娜·夏洛蒂·科黛致公民马拉:我十分不幸,指望能够得到您的慈善,这就足够了。”而木箱上便笺上写的则是:“请把这五个法郎的纸币给一位五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里的科黛,就是刺杀马拉的那位女士。从这些文字来看,似乎是刺客利用了马拉的善心(有箱子上的善举作证)才得以成功。

  然而现实并不是如此。科黛小姐以向马拉举报康恩地区的吉伦特党人为名,进入马拉的浴室。事后的审讯记录表明,当时科黛小姐向马拉举报了18名吉伦特党人,马拉一一记下,并表示第二天就要按名单抓人并送他们上断头台。此时科黛掏出小刀,一刀刺杀了马拉,然而她并没有逃走,而是静等被抓捕。所以,当时马拉手上的便笺,应该是那张他准备处决的18人名单。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桌子上充满慈善温情的钱和抚恤信,也来自大卫的杜撰而非事实。

  对于大卫的细心,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大卫不仅忽略了或者说视觉上修复了马拉浑身的“疱疹性皮炎”导致的溃疡,从而不让观者对马拉出了名的丑陋形象产生恶心;又为马拉的手上的信笺,填上动人的内容。这样的艺术创造,为的是打造一个圣徒般的马拉,引起不明真相的观者对刺杀者的痛恨。

  刺杀者科黛

  那么刺杀者科黛是名怎样的女子呢?

保罗·波德里

  这幅画作是法国画家保罗·波德里(Paul-Jacques-Aimé Baudry,1828-1886)创作的《刺杀马拉之后的科黛》(Charlotte Corday after the murder of Marat)这也是他唯一一幅表现历史题材的作品。而下面一幅,据说是科黛的画像。

安静而美丽的女子

  从上面的两幅画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女子。

  夏绿蒂·科黛生于法国诺曼底利尼埃附近的圣萨蒂南一个贵族家庭,母亲是古典主义悲剧大师皮埃尔·高乃依的后代。母亲和姐姐过世后,父亲送其进了冈城修道院,在修道院长大并接受教育,1791年她开始和姑母一起生活。科黛是一个热爱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的彻底的共和主义者,这样的人和保皇党人没有关联,之所以选择刺杀马拉,是由于她实在看不下去马拉等雅各宾党人疯狂的杀戮行为。

  科黛认为马拉这样的政治屠夫,必将破坏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所以在完成刺杀后没有逃走。在接受审讯时,她说:“我是为了拯救10万人而杀了一个人,我是为了拯救无辜者而杀了大恶人,为了使我的国家安宁而杀了一头野兽,在革命前,我就是共和派,我从来就是精力充沛,无所畏惧的。”

  马拉死后

  1793年,在雅各宾党暴力执政期间,对自己的领导马拉和雅各宾党,大卫为了表现自己的赤胆忠心,除了画了《马拉之死》外,还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建议:让人民瞻仰保持着倒在敌人刀下那一刻姿势的马拉遗体。

  这个建议竟然被采用了。巴黎正值炎夏,死后的马拉满身溃疡,尸体很快腐烂发臭,脸部因痛苦而变形,舌头伸出在外,怎么也塞不回去,不得已只好割掉。大卫想的办法是把马拉的全身遮住,只留出脸部和一只手,而这只手还是从其他死人身上切下来接在马拉肩上的,因为马拉的手已经烂得不成样子。据说由于亲吻这只手的民众实在太多,最后它竟从身体上掉落下来。

  马拉死后被他的雅各宾党的同志送进了先贤祠,但是没过多久,随着雅各宾党被法国人民抛弃,马拉又被迁出了先贤祠。大卫的这幅画,也被后来的当局还给了他。但不论怎么说,通过大卫的包装,马拉成功地从一个“革命网红”上升到一个“圣徒网红”,在当时以及在多年以后的东方,还依然红着。

  对于历史上真实的马拉,西方历史学家是怎么看的呢?

  著名历史学家法朗索瓦·米涅(Francois Mignet,1796-1884)在他的《法国革命史》中批评马拉草菅人命的言行:“带有一种毫不顾忌的残酷性,既不考虑法度,也不考虑人的生命。”“在革命时期,有过一些完全和马拉一样残忍嗜血的活动家,但是哪一个都没有比他对那个时期起到更为恶劣的影响。”

余凤高《“马拉之死”与“刺杀马拉”》,2009年3月,中华读书报余凤高《“马拉之死”与“刺杀马拉”》,2009年3月,中华读书报

  18-19世纪法国的新古典主义,早期号称是理性而非感性的,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但同时又是号称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不难看出,这样的口号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

  当时身为新古典主义领军人物的雅克·路易·大卫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作为一个雅各宾党人,一方面他投票赞成处死国王路易十六的,就像他的同志马拉所呼吁的:“要挽救祖国,必须砍掉暴君的头。”另一方面,他又赞成独裁,所以在雅各宾党人暴力血腥专政被推翻,拿破仑走上政治舞台后,大卫从一个雅各宾党人摇身一变,成为了拿破仑皇帝的御用画家,再次用生花妙笔,将来自基层靠大炮起家的拿破仑,画成了俊俏小鲜肉。

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山口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山口

  大卫画作《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山口》,画中的拿破仑俊俏秀美,衣冠华丽。但实际上,拿破仑翻山时骑的不是马而是驴子,而且一如既往穿的是普通浅蓝灰色军大衣而非红色斗篷。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