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东渐 广东是最早接受西画的重要地区

2017年07月18日 14:5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广东美术:第二次全国美展广东出品专刊》,1937年
                                    ■《广东美术:第二次全国美展广东出品专刊》,1937年
作品赏析 余本《奏出人间的辛酸》 ●布面油彩,1930年, 中国美术馆藏 画家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海外华工动人的形象——他裸露着健壮而又疲惫的胳膊,粗糙的手指紧紧压在二胡的琴弦上,用整个身心在拉着琴,奏出如泣如诉的琴声。褐色的画面深沉雄伟,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作品赏析 余本《奏出人间的辛酸》 ●布面油彩,1930年, 中国美术馆藏 画家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海外华工动人的形象——他裸露着健壮而又疲惫的胳膊,粗糙的手指紧紧压在二胡的琴弦上,用整个身心在拉着琴,奏出如泣如诉的琴声。褐色的画面深沉雄伟,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
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油画,1940年,中国美术馆藏 这是司徒乔的代表作,他抓住这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极具影响力的话剧中的舞台一幕,表现出强有力的愤怒和反抗精神,被认为是中国现实主义油画极为成功的一幅作品,作品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本次展览中,《放下你的鞭子》的珍贵创作素描手稿得以亮相。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油画,1940年,中国美术馆藏 这是司徒乔的代表作,他抓住这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极具影响力的话剧中的舞台一幕,表现出强有力的愤怒和反抗精神,被认为是中国现实主义油画极为成功的一幅作品,作品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本次展览中,《放下你的鞭子》的珍贵创作素描手稿得以亮相。
李金发《黄少强像》 ●雕塑,1936年作, 广东美术馆藏 《黄少强像》堪称中国雕塑先驱人物李金发唯一存世原作,被誉为中国象征主义“第一诗人”和“中国雕塑界之泰斗”的李金发无论在20世纪新诗史上或是雕塑史上都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在雕塑领域,李金发是一个稳重、扎实、严守法则的雕塑元老。他钟情的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式的强调写实、讲究力度的风格。李金发《黄少强像》 ●雕塑,1936年作, 广东美术馆藏 《黄少强像》堪称中国雕塑先驱人物李金发唯一存世原作,被誉为中国象征主义“第一诗人”和“中国雕塑界之泰斗”的李金发无论在20世纪新诗史上或是雕塑史上都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在雕塑领域,李金发是一个稳重、扎实、严守法则的雕塑元老。他钟情的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式的强调写实、讲究力度的风格。

  洋画运动在广东

  15世纪,扬·凡艾克兄弟完成了从胶到油为介质的转换,欧洲油画由此算来有500来年历史。若从利玛窦算起,油画由广东进入中国已超过400年。通过数代油画家的接续努力,这一外来品类得以在中国土壤中植根和繁衍滋长。油画应当具备中国精神,应当融入中国民族的美学元素,中国油画的时代气息和本土特征历来是备受关注的探索课题。理论家陈迹认为:“作为西风东渐的前沿阵地,广东是近代美术史上最早接受西画的重要地区。”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留学欧美者倾向于写实主义

  留学日本者则多为现代主义

  新会博物馆藏门板“木美人”,为中国现存最早油画实物,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南海县志》记载清嘉庆中叶的关作霖:“附海舶遍历欧美各国”学成油画,归国“设肆羊城为人写真”,是史籍记录最早的中国油画家。

  广东鹤山的李铁夫是近代中国最早到西方学习油画的画家之一,他师从美国著名画家切斯、英国肖像画家萨金特,他的油画造诣,在中国现代第一辈的油画家中,几乎无人可与之比肩。陈迹认为:“作为西风东渐的前沿阵地,广东是近代美术史上最早接受西画的重要地区。”

  实际上除了李铁夫以外,广东还有50多人前往海外学习油画,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30-1940年代与李铁夫同时居港的,有余本、李秉等留学北美的洋画家。余本对伦勃朗以来写实主义油画语言运用方面,娴熟而精湛;李秉则介乎自然主义与印象主义之间。其时留美而居港的王少陵,以及陈福善、黄潮宽、徐东白等,也都是颇有成就的洋画家。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木刻家黄新波1940年代后期在香港创作的一批极具争议的现代主义风格油画,也颇堪玩味。

  同样留学欧美的符罗飞和司徒乔在美术史家李伟铭看来,“是广东现代画坛上两位真正具有天才气质的艺术家”,他进一步分析:“在他们那里获得最充分的表现的,恐怕是他们以现代平民意识为出发点的社会批判精神。”

  而陈迹则认为:“总的来说,以上论及的留学欧美的洋画家,多倾向于写实主义;留学日本的洋画家,则多倾向于现代主义。”

  胡根天和冯钢百创办

  中国南部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

  到了民国时期,一批留学东西洋的艺术青年相继回国,他们组画会、办学校、开展览,大力引进和传播西方美术,有力地推动了广东地区洋画运动的进程。

  1921年10月1日,胡根天与同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洋画家陈丘山、雷毓湘、徐芷龄、崔国瑶以及留美归来的油画家梁銮等人,在广州永汉北路(今北京路)市立师范学校的礼堂和操场举办“赤社第一次西洋画展览会”,展出作品160多幅。陈迹撰文写道:“这是真正意义的‘西洋画’在中国南部面向广大民众的第一次大规模公开展示。”此后,胡根天更和刚从美洲回来的冯钢百,于1922年创办了中国南部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1920年代中后期,留学日本的何三峰、谭华牧、丁衍庸、关良、许敦谷等,以及留学法国的陈宏、留学墨西哥的赵雅庭等,亦都先后受聘为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洋画教授;该校还聘请了陈之佛以及“决澜社”的庞薰琹、倪贻德等来校任教;本校第一届毕业生吴琬、李桦等,也相继成为该校青年教师。至此及稍后一段时期,在广州的洋画界,现代主义绘画——尤其是带有东方情调的类野兽主义风格的“新派绘画”,几欲压倒原来的“官学派或保守主义者”而成主流。

  1930年代中期继“决澜社”之后另一重要先锋美术团体“中华独立美术协会”,诸成员亦几为广东人,其中主要骨干如赵兽、梁锡鸿、李仲生等,也都曾就读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受该校青年教师艺术思想和“新派绘画”影响,他们也走上“广州→上海→东京→上海→广州”这样和师辈们相近似的求学之路和艺术活动路径。

  以梁锡鸿、赵兽为核心成员的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在广州开办刊物,举办展览,极力推介当时风行于巴黎、东京的超现实主义艺术。

  如何以洋画改造中国绘画

  一直是艺术家们探索的问题

  洋画的民族化,包括如何以洋画改造中国绘画,一直是艺术家们探索的问题。陈迹认为:“粤籍画家林风眠,虽然也曾经留学法国学习油画,但他的创作,却跨越了中西之分,他的水墨画——尤其是他晚年定居香港之后的彩墨画如《冬雪》《火烧赤壁》等,极具精神力度!”

  关良在1920年代归国后,便开始研究中西绘画异同并在中国笔墨方面用功,以至于后来以水墨戏曲人物画名世;丁衍庸也早在1920年代后期便开始搜求八大山人、石涛作品,探究中西绘画融会贯通之理,他在1949年移居香港之后全面转入水墨画创作,并取得杰出成就。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