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外销画看神诞的车舆文化

2017年09月28日 13:54 新浪广东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佛山作为岭南民俗文化兴盛之地,北帝诞、观音诞、土地诞等神诞文化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引起越来越多的市民以及学者关注。记者在《大英图书馆特藏清代外销画精华》第三卷中发现,书中有多幅外销画描绘了广佛地区用于祭祀的车舆,其工艺与当代祭祀所使用的车舆有着明显的不同。

  所谓车舆,是古代的车辆以及车轿。古时任何重大祭祀、巡游仪式少不了车舆。外销画中描绘的车舆,各式各样,功能不同,制作精美,具有浓郁的手工制作感,一定程度上还原清代神诞仪式的真相。

  少见!与岭南园林“相伴”的神舆

  《大英图书馆特藏清代外销画精华》中讲述,清代各地常有祭祀佛教、道教和传统神灵的活动,制作者多用竹、木、石、花草和彩纸、绢纱制作成神像、盆景,抬着巡游。

浓缩了园林艺术的神舆。浓缩了园林艺术的神舆。

  该书第三卷“宗教建筑、祭祀陈列画”部分,第一页印着一顶造型少见的神舆:底座呈蓝色,前后安装四根大小抬杠;座上有红色木雕围栏,中间放置一张古香古色的红木座椅,座椅旁边则是一座微型岭南园林,其楼阁、假山、各色花草,摆设讲究;而六角亭、圆形坐墩、假山石及盛开的月季花、玉兰花错落有致,坐在神舆上的“神仙”在巡游中可饱览岭南美景。

  事实上,古代任何重大祭祀、巡游仪式少不了车舆。中国古代用车或舆载着佛、神等巡城的祭祀活动,可能源于印度古代佛教在城内的“行像”祭祀。宋代,祭祀普通用舆代车载神,称为“神舆”;在清代,北京“城隍出城”祭祀,“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抬)藤像而行”。

  因此,神舆文化的解读也是认识神诞文化的重要途径。

  神秘!北帝出巡的“青龙亭”神舆

  神舆有很多种类,有的是专门抬神仙的车舆,有的是仪式不可或缺的车舆。

  近十年来,每逢农历三月三,佛山祖庙北帝诞,热闹非凡。在祭祀仪式中,锣鼓开道、仪仗威风,北帝坐上朱红色的神舆,“亲自”出巡了,身后绵延的巡游队伍声势浩大。

  而在《大英图书馆特藏清代外销画精华》中,则展示了清代北帝出巡时所使用的“青龙亭”神舆,造型样式工艺等均与现代北帝的神舆有所不同。“青龙亭”神舆中间的“亭阁”内供奉着常青树盆景,盆景外还立有象牙白色的四楹牌坊。“亭台”左侧架上插有龙虎造型的珠灯,分别挂着珠串、丝穗、鹦鹉鸟、花篮等二枝擎杆;左边的架上也有相映衬的擎杆,以及书写着“福庆堂”、“青龙亭”的灯笼。两边架子上还搁着一杆香炉。

北帝巡游所用的神舆。左边的架上也有书写着“福庆堂”“青龙亭”的灯笼。北帝巡游所用的神舆。左边的架上也有书写着“福庆堂”“青龙亭”的灯笼。

  如此有考究的行头,增添了宗教仪式的神秘感。为何称之为“青龙亭”,书中也有解释,传说北帝部下有龟蛇二将,可以治理盗窃。盗窃的人被抓获,就要去北帝前探摸青龙(青龙即蛇),以分青白。倘若那人的确是盗窃,他的手放下,那青龙马上咬住不放;如果是诬告,就不咬。故这个地区的人失窃或受到诬告,多说去探青龙。

制作精美的彩灯。制作精美的彩灯。

  精美!神舆中的工艺品

  祭祀活动中,除大量实物供品外,还有不少制作精良的手工艺品得到展示,出于对神灵崇拜与敬仰,手工艺人通常会拿出最好的技艺制作出上乘的仿真供品。

  在佛山地区,清代秋色巡游有着严格的形式和内容,包括手工艺术等,其中有车色、马色、飘色、地色、水色、灯色等六色之多。佛山自古手工业和商业繁荣,为中国的四大名镇和“四大聚”之一,秋色亦是佛山明清手工业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随着时代的进步,秋色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如现代人就把花车和体育竞技表演等内容融入其中。

  在《大英图书馆特藏清代外销画精华》中,一幅外销画描绘了这样的场景:供台上的大白盘中,堆放着凤梨、荔枝、石榴、佛手瓜、柑橘等水果以及彩纸做成的蝙蝠、云彩,这些吉祥供奉品,是供奉者希望得到平安、康泰的美好愿景。地面上还放着一对手提的浅色球形灯笼,上面绘制了如意和绶带等图案,灯笼手柄用三根红木条做成,如同折扇可开可合。当需要放在地上时,可将手柄打开成三脚架,有如地灯一样,设计简单、巧妙,也很实用。

  此外,书中还单独描画了多款民俗吉庆的仪仗陈列彩灯。其中有一盏造型华美的二层式六角形坐台彩灯,上层分割为十二个长方格,有不同的花鸟、建筑等景物,坐台顶部左右两边各有一对“仙鸟”,口吐紫蓝色珠串流苏,下层中间绘有五彩龙、云、水纹,两侧以花卉相伴,坐台底座旁边还有一对金色小狮子。

  这些彩灯制作工艺繁琐,彩灯内的诸多绘画主题皆不相同,画工极为讲究,即便是现代人制作起来,亦并非易事。

  文丨佛山日报记者束维

  图丨《大英图书馆特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精华》,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编辑丨钟静文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