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孤独一代宗师:亲手毁掉2000张画 半生离群索居

2017年11月08日 10:5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十点读书

  原标题:从斗士变隐士,亲手毁掉2000张画,半生离群索居,他是最孤独的一代宗师

  1991年8月12日,92岁的林风眠来到天堂门口。

  “干什么的?身上多是鞭痕?”上帝问他。

  “画家。”林风眠回答。

  这是林风眠去世后,黄永玉在悼念他的文章中所写到的一幕。我总觉得,所有写林风眠的文字,都没有黄永玉这短短几句话这么有力。

  他多舛的一生,就凝聚在这一问一答之间,这是一个注定为画画而生的灵魂,命运把鞭子抽在他身上,他笑一笑,仍然紧握着手中的画笔。

  林风眠这辈子,当过校长,坐过牢;风光过,也落魄过,他所有的光荣和苦难都因画画而起,大半生都过着离群索居的日子,如同他画中反复出现的孤雁。

  孤独是他的宿命,他这一生,总是在不断地离别,幼时与母亲诀别,动乱时与妻女分别,暮年索性去国留乡。

  他一生孤独,也被孤独造就。

  命运留在林风眠身上的第一道鞭痕,是母亲的下落不明。

  林风眠出生在广东梅江边一个小山村里,原名叫作林凤鸣,村子前流过一弯清澈的溪水,水中荇藻青青,溪边芦苇摇曳。

  他6岁那年,溪边新开了间染坊,那五彩的颜色,给单调的乡村生活添加了斑斓。

  林风眠从小就对色彩感兴趣,总是缠着母亲带他去染坊玩。

  母亲是个单纯美丽的瑶家女子,在家里地位很低,那一阵,她好像又重拾了以前的快乐,经常穿着染成青绿颜色的衣裳在镇上飘来飘去。

  然后,就发生了那件令林风眠不堪回首的事:母亲被族人五花大绑在村口,被树枝抽打,被蚂蚁咬,被族人唾骂,他们都说母亲和染坊老板做出了见不得人的勾当。

  小小的林风眠被家人关在屋里,听到母亲一声声惨叫,他奋不顾身地拿着把刀从屋里冲了出来,说要杀了全族的人。

他笔下的仕女画,就像母亲一样有着向上微翘的丹凤眼,浮现着迷人而忧郁的微笑。他笔下的仕女画,就像母亲一样有着向上微翘的丹凤眼,浮现着迷人而忧郁的微笑。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抱回家里的,只记得从那以后,就没有见到过母亲。有人说她被“浸猪笼”了,也有人说她被卖到山里去了。

  失去了母亲,林风眠的童年便变得孤独了,他不愿和村里人接近,总是对着一本《芥子园画谱》描摹。

  或者跟着祖父去刻石碑,祖父是个石匠,长年累月地在一方方石块上画呀、刻呀,还告诉他长大了要老老实实做石匠,不要想什么读书做官。

  祖父让他少穿鞋子,并说:“脚下磨出功夫来,将来什么路都可以走。”

  祖父对他影响很大,他后来回忆说:

我的这双手和手中的一支笔,恰也像祖父的手和他手中的凿子一样,成天是闲不住的;不过祖父是在沉重的、粗硬的石头上消磨了一生,而我却是在轻薄的、光滑的画纸上消磨了一生。

  林风眠最终没有听祖父的话,他18岁从梅州中学毕业后,立志不想和祖父一样,上山打石头刻石碑,而是选择去了上海,后又辗转去到法国留学。

  他再也没有回过故乡,可故乡的山水一直在他心里,母亲的样子也一直在他心里。

  他爱画秋骛苇墉,正是岭南秋天常见的风景。

命运留在林风眠身上的第二道鞭痕,是妻子罗拉的骤然去世。命运留在林风眠身上的第二道鞭痕,是妻子罗拉的骤然去世。

  在此之前,他刚刚尝到一点人生的甜头。

  林风眠生来就是个做画家的料,在梅州中学读书时,美术老师梁伯聪十分赏识他,常给他的作业打120分,理由是“他的画比我还好”。

  1921年,林风眠在报纸上看到招收勤工俭学的学生赴法留学的广告,就和好友一起报了名。

  和同伴们坐四等舱来到了巴黎,一心想投身艺术的他把自己的名字从“凤鸣”改成了“风眠”。

  临风而眠,我从未见过如此诗意的名字。

  他先在法国第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不到半年,院长杨西斯惊异于他的才华,劝他说:

  “你在我校没有什么可学的了,我介绍你去巴黎最高美术学府吧。”

  就这样,林风眠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师从柯罗蒙学素描和油画。

▲ 巴黎高等国立美术学院▲ 巴黎高等国立美术学院

  他一度沉迷于自然主义,杨西斯看了他的画后批评说:

  “你不要在这里学得太久,否则你就变成学院派了。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可知道你们中国艺术有多少宝贵、优秀的传统啊,怎么不去好好学习?”

  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后,林风眠就从全盘西化走向了融合中西,后来成为他一生不变的艺术理想。

  求学之余,他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博物馆,不光看画,也看雕塑、陶瓷、木刻、工艺。

  他非常喜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每次静立在她面前时,感觉就像母亲在对着他微笑,总会感动得流下眼泪来。

  他评价说:“那是感情与理智平衡得最好的画,别的画挂在它旁边都会掉下来。”

  在巴黎待了一阵后,他去德国游学了,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挚爱罗拉。

  罗拉和他一样酷爱艺术,经常为他弹奏德国古典和现代钢琴曲,那些美妙的音乐,融入了林风眠的生命中,他从未遇到过如此投契的姑娘。

  就在林风眠的画入选了法国秋季沙龙展览,艺术上崭露头角时,罗拉却在分娩时不幸染疾,母子同亡于巴黎一家医院。

  这是林风眠一生中最伤心的事,他使出祖父教他的刻石技艺,没日没夜地刻了一块石碑,安置在罗拉的墓前。

  许多年以后,已是风烛残年的他回巴黎开画展,又来到罗拉的墓前久久伫立。

  命运对他就是这样无情,每当他初尝到一点人世的温馨,又会骤然降落到冰冷的孤寂之中。

  他第二任妻子叫阿丽丝,是个法国姑娘,曾送过他一朵野蔷薇花。和她生了女儿蒂娜,可他再也不能像爱罗拉那样炽热地爱上任何人。

▲林风眠和妻子阿丽丝,女儿蒂娜。▲林风眠和妻子阿丽丝,女儿蒂娜。

  命运留在林风眠身上的第三道鞭痕,是他倡导的“艺术运动”的失败。

  1926年,林风眠坐船回国。

  下船后,码头上有几个人扯起红布横幅,上面写着“欢迎林校长回国”,有人向船上大声喊道:“我们接林风眠校长,哪位是林校长?”

  “我是林风眠,但我不是校长。”林风眠还不知道,蔡元培早已保荐他为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林风眠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当了全国最高艺术学府的校长,那一年,他才26岁。

  二十到三十多岁那个阶段,是林风眠一生中最意气风发的岁月。

  有感于蔡元培的知遇之恩,他决定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那时的林风眠完全像一个斗士,他当校长,办画展,向传统的中国绘画“宣战”,试图“调和中西”。

  他请来了齐白石任教,当时的齐白石,只是个画民间画的木匠,不敢到全国最高艺术学府执教。

  林风眠多次登门,诚恳邀请,终于说服了他。每次齐白石上课时,他都会叫人预备一把藤椅,下课后还亲自送他到校门。

  林风眠在北京做过最轰动的事是开办艺术大会,他大力主张“艺术救国”,认为在人生中,政治不如面包,面包不如艺术。

  他在大会的宣传画上用诗一般的语言写道:

  “人生需要面包,人生还需要比面包更重要的东西——艺术呢!”

  他坚信艺术的力量,曾深情撰文说,艺术的第一利器,是他的美。美像一杯清水,美像一杯醇酒,美像人间的一个最深情的淑女,给人以温情和安慰。

  他深信,艺术是一切苦难的调剂。

  艺术大会一开就是一个月,展出作品3000件以上,试图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到民众心中。

  可惜民众大多并不理解,有人甚至写信批评说,多少可怜的百姓啼饥呼寒,你们却充耳不闻,还要开什么艺术大会!

  林风眠大力推行艺术大众化,雇请人体模特,引起了教育总长刘哲的反感,他认为林是“赤化校长”,向张作霖报告要逮捕他。

  幸好张学良在旁边说:“我看林风眠就是一个画画的,能有什么问题。”林风眠才得以脱险。

  重压之下,他只得南下,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到杭州筹办艺术院并任校长。

  艺术院坐落于美丽的西子湖畔,这成了中国美术家的摇篮,走出了众多后来蜚声画坛的大家,也流传着许多有关“林校长”的故事。

  林风眠从不束缚学生,而是鼓励他们“放松一些,随便些,乱画嘛”,还对学生说“画不出来,就不要画,出去玩玩”。

  学生赵无极平时只喜欢西画,国画考试不到十分钟,在纸上涂了一个大大的墨团,题上“赵无极画石”,就收起画具扬长而去。

  老师潘天寿愤怒至极,认为是“目无师长,戏弄国画”,向校方提出开除赵无极,是林风眠极力说情,才让他免于开除。

  学生洪毅然画画太理智、太冷静,他就劝洪在作画之前少量喝一点酒,这样就会狂热起来。

  可惜的是,林风眠的性格并不适合做校长,他拙于事务,不擅应酬,在学生闹事时无法处理自如。

  他领导的艺术运动最终寿终正寝,本人也不得不辞去艺专校长之职。

  他一度爱画现实题材,试图以艺术为利器改造国民性。

  1931年,蒋介石到艺专参观,见到了他画的《痛苦》,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说道:“青天白日之下,哪有那么多痛苦的人?”

  ▲《痛苦》  重现了早期油画作品中探求的人道主义色彩

  这是促使林风眠画风转折的一个关键事件,此后他的作品由灰黑色调转向明朗色调,写实转向写意。

离开艺专的林风眠,彻底从斗士变成了隐士。离开艺专的林风眠,彻底从斗士变成了隐士。

  他先是迁居上海,躲到一个仓库里去画画,没有任何职务,只靠卖画为生。

  后来索性独自跑到重庆嘉陵江边的一间茅草屋里住下,一住就是五六年。

  据拜访过他的人形容,茅屋里仅有一张旧白木桌子,放了一把菜刀和一块砧板,以及油瓶。

  就是在这样的陋室里,他不知疲倦地画,一种全新的画风诞生了,因为个人风格太过强烈,被称为“风眠体”。

  所谓“风眠体”,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诗意中蕴含着淡淡的哀伤。

  他笔下的风景不是现实中的景色,而是记忆中的景色,是艺术家主观表现的景色,是林风眠自我心灵的呈现,清逸缥缈但又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就像杜甫诗句“渚清沙白鸟飞回”中的意境,孤独地美着。

  “风眠体”是在孤独寂寞、痛苦贫困中诞生的。

  到了六七十年代,命运的鞭子如雨般落到他身上。

  在徐悲鸿式写实风格主宰的年代,没有人再欣赏他的写意画,甚至有人称他的画作不为社会主义服务,是“黑画”。

  柳和清回忆:“在那段‘凄风苦雨’的岁月里,南昌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林先生瘦小、孤单的身影,悠悠地在马路边徘徊、踟蹰,冷冷清清,孤孤寂寂……”

  没有工作,也卖不出画,生计都成问题。

  他的妻女去了巴西投靠亲戚,他一个人在上海,经常一天烧一顿稀饭,配烧得发黑的梅干菜烧肉吃。

  这一别就是22年。

▲1963年,林风眠在上海▲1963年,林风眠在上海

  傅雷与林风眠是知交,曾许诺说要帮他写传。可惜,1966年9月,傅雷夫妇愤然双双自杀。

  听闻这个消息,林风眠悲痛难当,并预感到自己也无法幸免,决定亲手毁掉自己的画以绝后患。

  我多么希望这一幕未曾发生过:

  林风眠关紧门窗,烧画的烟把他的脸熏得乌黑。

  他怕烟囱冒烟被人发现,又改了办法,把画撕碎,泡成纸浆,然后从马桶冲下去。

  据义女冯叶回忆,林风眠的脸坚毅决绝,一反平时的和蔼可亲,帮他毁画的学生舍不得撕碎其中几幅精品,林风眠毫不犹豫地说:

  “我不要连累任何人,我不要留下任何一张可以作为证据的作品,我要亲手毁了它,我还会再画……”

  2000多幅画,一个时代的巨匠,将半生心血,一幅幅毁灭在自己眼前。

  不久后,他就被关押起来。双手被反铐,手腕肿得厉害,手铐嵌进了肉里。

  吃饭时不给解铐,他把嘴凑到饭盆边吃以求生存。这样牲口般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五年。

  每天都有朋友自杀的消息传来,他说:“我绝不自杀。我要理直气壮地活下去。”

  5年后,在周恩来的关照下,释放了一批艺术家,其中就有林风眠。

  他出狱时,已经72岁,没有人记得这个白发苍苍的小老头是名动一时的大画家。

  回到家,他取下女儿的照片,在背面写了一行字: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 1972年的林风眠▲ 1972年的林风眠

  有一天他忽然接到通知,说有外宾要见他。匆匆赶去,外宾竟是30余年未见面的学生赵无极。

  众目睽睽之下,林风眠正不知如何应对,赵无极已疾步来到面前,长跪不起。师生当场抱头痛哭。

  78岁那年,他受到关照准许去香港,只准他带走34幅画。

  带不走的画他都送给了亲友,学生吴冠中收到的是芦塘和归雁,吴冠中想到先生此去孤雁离群,潸然泪下。

生命中最后十几年,林风眠是在香港度过的,妻女仍住在巴西,他去短暂探望过两次。生命中最后十几年,林风眠是在香港度过的,妻女仍住在巴西,他去短暂探望过两次。

  孤独就像是他的宿命,晚年他已全盘接受这宿命,不再抵抗,而是自觉地与世隔绝,凭着记忆重画在浩劫中毁掉的作品,几乎一直画到生命的终点。

  他活到92岁才去世,最终依风长眠于香江。临终前留下绝笔:

我想回家,要回杭州。

  林风眠的一生,总让我想起苏轼笔下的那只缥缈孤鸿。

  生前离群索居,死后声名也被遮蔽。在清寂的天地里,宛若一只惊鸿,翩然飞过。

  奇怪的是,越是这样一个生性冷清享尽孤独的人,越喜欢浓郁、明快、通透的色彩。

  我喜欢他画中的秋天,大团大团的金黄色,那么明亮,那么绚烂,满是生命的热情和活力,只看他的画,你根本不知道他经历过那么多磨难。

在给木心的信中,林风眠写道:在给木心的信中,林风眠写道:

  “我像斯芬克斯,坐在沙漠里,伟大的时代一个个过去了,我依然不动。”

  有人说,”在那样一个时代,他的孤独来自他的不合时宜。”

  从晚清到民国,历经抗战,到新中国,时代天翻地覆,他的艺术理想从未变过。

  越在喧嚣热闹的时代,他那不合时宜的孤独与坚守,越是一股难得的清流。真正闪耀的星辰,从来都与时代保持距离。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