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科举制度的清代童生试卷

2018年06月27日 09:4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石家庄日报

■试卷内页(局部)■试卷内页(局部)

  高考过后,不同学科的高考试卷迅速以各种形式出现。与此对比,笔者收藏的一份清代童生试卷,则显得颇为特别,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科举时代的考试制度。

  这份试卷全长110厘米,高24厘米,为宣纸质地。原卷分为10个折页,每页宽11厘米,折叠收纳后仅为狭长的长方形。其封面上方,有“龙山书院”的印章;右下方印有红色 “考取龙山书院甄别” 字样;右侧及中下方则为录取等第及姓名:“副课等第十一名”“熊歧秀”。翻开内页可见每个折页印有红色暗格,横向6格,纵向20格,计120字,首列可见文章标题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孔子语,意为庄重就不致于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拥护)”。全文洋洋洒洒近千字,且不乏圈圈点点的阅卷痕迹。尤其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每个近1厘米见方的方格中,其蝇头小楷书写工整、中规中矩,一丝不苟,既规范美观又不失整洁大方。整体观察,虽纸质发黄,但几无破损,尤其文字清雅可爱,润泽秀丽,令人赏心悦目,极具收藏价值。

  古代书院,原为封建时代名儒学者召集青年讲学的地方,后沦为准备科举的场所。龙山书院位于广东东平,始建于1293年,至光绪30年(1904)废止,历经元、明、清三代,600余年中可谓人才辈出,连罢官后的解缙也曾在书院游学读书。光绪2年(1876),龙山书院东侧新建试院(亦称考棚)、堂室、号舍50余间,为童试(考秀才)场所,这一点正与这份试卷的性质相吻合。

  起源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到了清代逐渐衰落,仍有“三级四试”之分,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需要说明的是,这份试卷封面所写“副课”是与“正课”相对的,有别于现在所提的主课副课称谓。原来,古代书院的招生指标由各书院依办学实力自定,人数从几十到上百不等。除了招取测试成绩优异的“正课生”外,还录取稍差一些的“附课生”,这个附课生也写作“副课生”。如清道光年间安徽阜阳的聚星书院,每年招生名额为生员正课20名,副课20名。

  清代科考,除童试和殿试为考生亲笔书写、考官直接阅卷外,乡试和会试均采取试卷誊录制度,由专人誊抄,以防止考生作弊。试卷以行楷恭录,呈给主考官通览,而不至窥出笔迹,刻意庇护。所有考试,均要求考生精通八股文。其内容取自四书五经,文体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须用古人语气,绝不允许自由发挥,且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本试卷中的题目出自《论语·阳货》,行文也充分符合八股文特点。毋庸置疑,八股文将读书人的毕生精力都限定在几本书上,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势必将科举制度引向末路。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