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精灵:各式文化中的猿猴们

2018年08月30日 11:53 果壳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猿猴类生物,即使没听说过进化论,他们也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类动物与人有相似之处。

猴绅士猴绅士

  用“猴子”来开嘲讽

  像人而又非人,毕竟不离畜生。“像个猴子”就成了一种带有贬义的比喻。古罗马诗人Claudian挖苦当权官员是穿着丝绸衣服的猴子,中国有“沐猴而冠”与此呼应——这个词语最早用来形容楚人,可见地图炮一事也算得上自古以来。番邦客在土著眼里很可能成为“猴子”,《前汉书》就说异域人“青眼赤须,状类猕猴”。

Punch杂志嘲讽大清驻英国使臣郭嵩焘的漫画Punch杂志嘲讽大清驻英国使臣郭嵩焘的漫画

  1877年,清政府派驻英国的第一任大使郭嵩焘到达伦敦,Punch杂志立刻发表漫画:戴着有大英帝国标志海军帽的狮子向另一侧投去蔑视眼光——那里有只头戴满清官帽,梳着长辫,匍匐于地的猢狲。中国人这里也不乏吐槽能手,在名为《外国洋人叹十声》的诗里写道:“洋鬼子进中国叹了头一声,看了看中国人目秀眉清,体态人情衣冠齐整……洋鬼子照镜子叹了二声,睄了睄自己样好不伤情,黄发卷毛眼珠儿绿,手拿着哭丧棒,好似个猴儿精。”实力是否相当可以暂且搁置,至少在文字上要找回场子。

模仿,模仿,我再模仿。外文中“猴子”一词词根中最早就有模仿之意。模仿,模仿,我再模仿。外文中“猴子”一词词根中最早就有模仿之意。

  民间故事与比喻——聪明还是笨?

  说人像猴子常是贬低,说猴子像人则多为实话,不光像人,还像人中的小孩儿,聪明灵巧,又蠢萌好骗。各国人民在骗逗猴子方面都有着丰富经验。斯托拉蓬在《印度志》里介绍说,猎人当着猴子的面洗眼睛,再偷偷把盘子里的水换成年糕,猴子效仿此举,就会被年糕粘住眼睛,落进猎人手中。这个捕猴方法在埃里亚努斯《动物志》中改了改道具,水与年糕变成了鞋与沉重的铅制鞋。到日本人那里,又换成相连草鞋,并且加以醉猴美酒。这些方法是实际经验还是近乎传说,只有可怜的猴子知道。

  《甲子夜话》里有一则格外有趣的说法:当地居民在笼子里大吃大喝然后离开,猴子们会模仿着进入笼子。但蠢笨的猴子只是吃喝一顿就走,聪明的猴子为独占食物则会关上笼门,就此被锁住无法脱身。猎人靠此获得更加出类拔萃的猴子。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样。

国产动画片猴子捞月国产动画片猴子捞月

  佛经里常有这类看似聪明实则愚笨的猴子形象。譬如《百喻经》中捡一个豆子丢一个豆子,最后一无所得的小猴。再譬如想要捞起水中月亮,最后掉进水里的猴群。《法句譬喻经》写猴王看到大海的白色泡沫,还以为那是雪山乐土,与其族人们接连蹦下,葬送性命。佛教用此来警戒教诲信仰者:万万不要像猴子们那样自作聪明,误入歧途。此外,猴子在佛教中还用以表示心识,即“心猿意马”是也,什么时候把这只四处游荡不听指挥的动物降伏住,修行才能谈得上成功。

  猴子不仅仅出现在比喻、传说与寓言中,还会正儿八经地进入神妖鬼魔的领域。在先人们的信仰里,猿猴形象分化为正负好坏两类,例如中国文化常有“美猿而恶猴”的传统——当然不全然如此。有时候,兴风作浪的妖,也可向护佑百姓的神转化,坐进庙堂享一碗猪头肉。

  呔,淫猴别跑

  说到猴类精怪,几乎全世界都有一个共同母题:猴玃抢婚。《易林》“坤之剥”一节中有“南山大玃,盗我媚妾,怯不敢逐,退居独宿”的话。玃就是由猴子年老成精演化而来,《本草纲目》说“玃……老猴也。”

马家窑文化的陶罐,上面有只猴子马家窑文化的陶罐,上面有只猴子

  中国有许多猴精抢婚的志怪小说。《神异经》里记载了一种大如驴,状如猴,有雌无雄的怪兽,她们在路上打埋伏,遇到男子就与之交欢,以求得孕。这类女猴精与女儿国、女罗刹的传说息息相关,不过想到唐僧四人遇到的女儿国国王可能是只大猴精,总是令人大倒胃口。

  雄性猴精抢夺妇人的故事尤其常见,较知名者如《补江总白猿传》记载了欧阳纥的妻子被一只老白猿精掳走,等被营救出来时已经怀孕,腹中之子就是欧阳询。欧阳询长相不佳,曾被作诗嘲讽“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猕猴。”这则故事多半是据此附会编造。传说固不可信,却能见出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猴精掳妇是件常事。

  张华《博物志》一书说蜀地杨姓人是妇女被猴精抢去后所产子孙(四川的哪位杨先生或杨女士得罪了作者?),有些学者以此为据,考证这类传说起源于中国西南地方。但欧非亚洲都有相似故事或其变种。

  猿猴年久生灵,从负面说可以成为好色精怪,从正面讲又可以成为“月老”和“送子娘娘”的集合体。 塞芒人说远古时代,是猴子做了启蒙老湿,教给人类男女欢爱的方法。在从前的爪哇国苏腊巴亚地区,女人在无法生育时会带着酒饭果饼向猕猴祈祷。“随有二猴来前交感为验,此妇回家,即便有孕……”日本爱知县的甚目寺中也有木刻猴像,人们向其祈祷子嗣。印度有过给猴子举办婚礼的记载,那是为了祝愿国王多子多孙。而泰国的年轻女子有时会向猴神(孙悟空)求乞美满姻缘。

且的变化且的变化

  其实,各地的文化传统,很早就把猴子与性联系起来。猴子又称“狙”,而“且”是阳具的象形。(高本汉、郭沫若等提出“且”是古代生殖崇拜的产物,学界对此亦有其他看法,暂略不谈。)日本船夫用男子性器的绰号“得手吉”称呼猴子。猴子也可用以指代女人或女人下体。

  欧洲兴起过一阵中国热。洛克克时期,说到中国装饰大家就想起暧昧色情的那种氛围。当时洋人们觉得中国猴子挺多,所以就把它当成“中国艺术”里一个很重要的元素,猴子就老是出现在那种代表了暧昧色情的“中国画”里。这其实也是后来英法国人用猴子嘲讽中国人的一个原因。

  西方传说中,猿猴以好色著称,莎士比亚写“yet as lecherous as a monkey ”(像猴子一样淫荡),诗人贝罗阿?贝鲁贝约叹息女人在寺庙中是天使,在床上就成了猴子。写于十八世纪《唐彩和内阿达内》讽刺靠取悦女性而获得权势的教士,其崇拜侍奉的乃是大猴子,并把结婚比喻成“猴子戏”。

  这种联想其来有自。上古时期,文明未开,人猴相交之事确有存在。佛教中讲僧人独身戒律,提到有僧人与母猴欢爱最终被众人发现,是一佐证。而猿猴图腾崇拜之遗存,或者也对此有所影响。

  西藏的起源神话,猴子与罗刹女。最开始那猴子可不乐意了。后来观世音菩萨说你就从了吧~然后有两位度母在旁边叫好祝贺。

  人类起源于猴子,你有意见?

  人类部落常常以某一动物作为部族图腾、祖先神等。如中国西南地方的民族就多把猿猴当做祖神。目前最被人所知的是藏族起源神话,据说古时观世音菩萨令一灵猴往藏地修行,后有罗刹女与其结为夫妇,由此繁衍出雪域民族。

  云南纳西族认为远古时大地一片汪洋,海中有岛,岛上有石。石破天惊之日,蹦出一对猴子来,它们是人类之始祖。永宁纳西族人会说自己是仙女柴红吉吉与一只公猴子的子孙。在四川羌族的创世神话里,则是天神之女木姐珠与猴子冉比娃成亲繁衍人类。布依族的古歌谣唱道“海面上有猴崽,三天长出牙齿,五天长出毛发。有的仰在水面游,有的仆着游江中。仰着游的是阴,仆着游的为阳。第一代呀就是你们。人类祖先呀就是你们。你们生养姑娘,你们生养后生。这时才有雄和雌,这时才分男和女。”

贡布日山的猴子洞,就是藏族猴祖修行的地方。贡布日山的猴子洞,就是藏族猴祖修行的地方。

  彝族的创世古歌里,人类起初是水生动物,水生动物变为猴子,猴子经历了两个“前人”阶段最后变成人类。“白鱼与红鱼,黄鱼与黑鱼,还有那绿鱼,慢慢地演化,日渐变成猴……猴子渐演变,变成了人样。”“一天学一样,猴子变成人。树叶当衣衫,树果当饭吃。”世代与猴相邻的民族总会出现类似传说,而后世的进化论先驱者倘若能生活在持此观念的族群中,说不定就能免去很多唇舌辩论的功夫。

申字的演化申字的演化

  汉语中,每个生肖都匹配一个地支,与猴相应的是“申”字。杨树达说:“申为神之初文矣”,甲骨文中也有手爪向上,形似猕猴的神用字,有人认为这是汉族猴祖崇拜的遗留痕迹,且其所指是夏商周共同祭祀的黄帝。(注:学界另有通行说法,似认为申为电之初文,道教中的雷神亦多有猴形面目。)黄帝又称帝俊、舜,王国维解释这个字为“夒”,即母猴。先祖黄帝会和母猴扯上关系,这可真是令人大掉眼镜。《山海经》记载“举父”,“举”“豦”相通,与“夸”音近,传为“夸父”。《本草纲目》“玃”条下记载“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名曰举父即此也”,禺是猴子之一种, 因此追日英雄夸父的本体原来竟也可能是只猿猴。

  山林神、辟邪针与邪恶代表

  虽然许多民族都有猴祖崇拜现象,但人们日常生活中还要与猴子相处,不可能总是把其抬到祖神的地位。猿猴在山林中居住,如果附近有村庄农田,它们会到人类住处偷盗食物,因此有些文化把猴子与小偷联系起来,认为诞生在申日的孩子更容易有手脚不干净的毛病。猴子——偷盗农作物——农作物受损失是一条关系链,由此又延伸出向猴子祈求农作物不受损失(即丰收)的逻辑。例如阿兹特克文化中就有和太阳、丰收相关的猴神。

  只要没有被骚扰的烦恼,看到这种生灵似有神智,在山林里悠然生活,就会觉得它真有一种高人风范。中国古代常把猿当作君子、隐士的代表。白猿化人,教人剑法(《吴越春秋》)或道术(《太平广记》)的故事往往有之。佛经里有听经献蜜之猿,也走畜类隐居修炼,最后成仙证果的路子。想想还真是励志……

印度的猕猴池。佛经里有猕猴献蜜的故事印度的猕猴池。佛经里有猕猴献蜜的故事

  日本《奥羽官迹闻老志》说气仙郡五叶岳的山王神以猴子为仆人,有老猴子身配腰刀,如果参拜的人身体不洁净,就会挥刀将其赶走。猴子与山林有关,人们自然有可能把猴子当作山神或山神仆人,但这则材料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猴子有分辨洁净、不洁的功能。

释比戴着用金线猴皮做的三尖帽。同情猴子5秒钟。释比戴着用金线猴皮做的三尖帽。同情猴子5秒钟。

  在世界范围内,猴子们常常被赋予一种能够辨别好坏忠奸的敏感,甚至继而成为能避邪的存在。羌族巫师释比头戴金线猴皮帽,意在镇魔避邪。中国人觉得在马厩里养猴子能避免马得瘟疫,所谓“维猴于厩益于马”,难怪小说中的孙悟空会获得“弼马温”一官,并且对此心怀不爽——好不容易修行成这样,还让我去避马瘟,你妹喔!泰国人曾在象舍中饲养猴子,因为在邪气袭来时,猴子有能力引开邪气使大象不受侵害。日本的一些小村庄把在牛舍附近掩埋猴爪当成驱逐牛瘟的妙方。人们在庚申猴日祈祷,试图阻止三尸恶虫向天帝汇报人类罪孽——一个人寿命是否折减,关键就在猴日之夜。因此日本发展出针对猴神的通宵祭祀。祭祀得当,这个人就可免病消灾,长命百岁。

  日本的三不猴,不说不看不听。这个和庚申信仰有很大的关系,意思是你们这么干就不用担心三尸了。另外庚申神也管道路。

  也有些观念与之相反,觉得猴子有魔性气质。马来半岛曾流行一种说法:造物主敌人卡库的住所守卫者是只大猴子。在中国和日本,都有猴子让灾难、瘟疫、死亡席卷地方的志怪传奇。土耳其圣战者在一个视频里立下征服中国之宏愿时,用词是“吃猿和猪的……愿安拉诅咒你们”,可见在他们看来猿猴与猪一样都算污秽之物。无论是被当作消灾免祸的避雷针,还是被视为邪秽,恐怕猴子都万万不会想到。要圣洁还是暗黑,就看它自己的选择了。

  终极大BOSS

  有关于猴子的种种信仰,集合起来,终于能够造出一种综合体的神灵。印度神话中,忠心耿耿助拉马征魔的哈奴曼是一个例子,只要看看当今印度人民对哈奴曼的祭祀情形,就会发现这位猴神当真是万能的存在。中国宁波-福建一带流行的大圣信仰也是如此,形象上集猴妖、猴精、猴仙、猴神为一体,功能上既可求雨也能驱邪,甚至在一些村庄那里还成为了类似于土地公的存在。

  《西游记》一出,孙悟空故事立刻深入人心,甚至在中国、东南亚的某些地区成为了无所不能的新猴神。不少学者纷纷考证它究竟源自何处,印度西来说、本土起源说纷纭登场,哈奴曼、无支祁、顺昌大圣、猴行者都被猜测与孙悟空有直接间接的亲属关系。其实一个丰满的虚构形象,背后可能有许许多多纠缠不清亦无需纠缠的文化密码,很难具体讨论出作者究竟受了哪部典籍或哪个传说的影响。读者只管去读,偶然在读到哪个设定时,联想起自己熟悉的文化习俗,会心一笑,岂不妙哉?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猿猴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