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过度包装”

2018年09月20日 09:1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朱匡杰

  原标题: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如此“包装”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在雅昌讲堂“书画鉴藏中的真伪辨——辨伪实例”中讲到了一个故事,有人找他鉴定器物,说自己的祖父是原来民国政府的一个要员随从,曾经追随国民政府从北平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南迁,在南迁过程中,他的祖父开了小差,带了一件文物出来。听到这个故事,朱万章已不打算让他过来。但对方坚持,并带来了所说的“南迁文物”,只见包装盒上写着“故宫博物院”“押运部队七十二军”等字样。朱万章说,“有这么一个封条,这是完全不了解当时的史实,应该是后人做的伪,而且这个后人可能是最近这几年的人。”打开包装盒以后,里面是署款“王武”《搜山图》,实际上跟王武的风格风马牛不相及。所以看到这样的作品之后,不管故事如何精彩,我们都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是看这个作品的本身,像这样的作品我们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局部,完全是一件很低劣的仿品。

  这样类似的“文物”在市场上可以说是到了司空见惯的地步,对一件从价值上说已经无谓真假的东西进行“包装”,编造一个有模有样的故事,做上一些看起来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标识,不了解具体史实的藏家很容易被唬住,对于他们来说,这件包装品就变成了一件值得出手的高昂艺术品。这类事情大家见得最多的,可能就是街边卖“出土文物”的人,一身朴素装扮作为标签,说偶尔挖出文物的故事,一旦你信了,就很容易花钱买个说是“商周”其实是“上周”的青铜器。说起来,下至基层街边,上至海内外拍卖市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有些严格说起来,不是故事,而是史实,是流传有序的证明,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相反有些则是无稽之谈,纯粹为了抬高作品身价而获利。

  就如朱万章所述,不管故事多么的精彩,我们主要是看文物或者艺术品本身,过度的包装或许能带来短期的利益,但是一旦回归本身,便会陷入毫无收藏意义的境地。不得不说,在现在的文物艺术品市场里,这样“包装”的东西出现实在太多,已经对市场的正常秩序产生了冲击,人们经常打趣“交学费”,但收藏背后辛苦的又何尝不是自己。面对这些天花乱坠的包装,我们还是应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不求人人达到“徐半尺”的境界,只求面对这些扰人耳目的“华丽”外表时,能慧眼识“包装”。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文物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