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文物保护利用 这里的每个角落都有故事

2018年11月23日 09:51 人民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原标题:这里的每个角落都有故事(解码·文物保护利用)

  图①、图③分别为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二楼前厅及外景。

  图②为旧上海市图书馆侧面及正面手稿图。

  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供图

  雕梁画栋、重楼飞檐,典型中式建筑,远远眺望,就像一座古城楼,屋檐与蓝天相接,划出优美弧线。

  在以现代化城市风貌闻名中外的“魔都”上海,居然有这么一座古色古香的图书馆——这幢历经80多年岁月沧桑的历史保护建筑,经过3年多的修缮重建,以上海杨浦区图书馆新馆的身份,自今年国庆起开始试开放,迎接无数读者前来学习、参观、体验。

  从历史中走来,在创新中传承,这幢建筑有怎样的历史,怎样的契机让它重焕生机?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杨浦区图书馆。

  经历变迁的旧图书馆,修缮扩建后重新走进日常生活

  站在杨浦区图书馆顶楼,四下张望,郁郁葱葱的树冠下,掩盖着80多年前的一张宏伟蓝图。

  辨认着历史的痕迹,杨浦区图书馆副馆长唐效勇指点记者:“你看,那边就是旧上海市政府大楼,大楼的左边是旧上海市博物馆,右边是旧上海市图书馆,下方是旧上海市体育场。那边还有栋‘飞机楼’,现在是第二军医大学的校史馆。”

  这是曾经的“大上海计划”。1929年,旧上海特别市政府为谋求与租界相抗衡的华界管辖区发展,在上海江湾地区规划设计城市市政设施。由中国建筑师董大酉先生领衔设计的一批新式建筑拔地而起,包括旧上海市政府大楼、旧上海市博物馆、旧上海市图书馆和旧上海市体育场等。杨浦区图书馆新馆的前身,便是建成于1935年并于次年开放的旧上海市图书馆。

  “董大酉是当时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唐效勇感慨,“你看我们这座建筑,既借鉴了中国传统门楼的样式,又有西方新古典主义的构图手法,一眼望去,梁柱斗拱、浓墨重彩,是民族风格与现代风格的融合。”

  尽管“大上海计划”被视为近代中国引进西方城市建设和规划理念的先驱之一,但在国家积弱的年代,囿于经费不足,董大酉的设计蓝图并没有全部实现,如旧上海市图书馆,仅完成接近一半的规模就投入使用。而随着1937年8月日本侵华战火蔓延至上海,图书馆被迫关停。抗战结束后,这栋建筑为上海市同济中学所用,直到2007年学校搬迁。时光荏苒,这栋优美而又古旧的建筑,随历史长河的流淌,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直至80多年后,又重回我们身边。

  现在,走进图书馆一楼,能看到两尊塑像,分别是董大酉先生和蔡元培先生。建设之初,蔡元培先生受聘为上海市图书馆临时董事会董事长后为其题写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的希冀,经历战火纷飞、时代变迁,直到今天,终能得以实现。

  探索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最优方式的重现与再生

  随着时代发展,合理利用好文物资源,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我国文物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杨浦区图书馆正是实践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一直以来,旧上海市图书馆都得到了系统保护。1994年,这幢大楼被上海市列为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建筑被列为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并入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上海计划”公共建筑群。

  但一幢建筑,仅仅保护起来就够了吗?没有人气的建筑,如同失去生命。在这栋历史保护建筑闲置的那几年,馆内蛛网密布、馆外杂草丛生……

  历史保护建筑该以怎样的方式融入今天的生活?按照“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最优方式的重现与再生”的建设思想,杨浦区委、区政府决定,对旧上海市图书馆建筑实施保护性修缮。依据董大酉先生最初的设计手稿,将当时未能完成的“两翼”建筑还原扩建,赋予图书馆建筑的当代使用价值。

  杨浦区图书馆馆长潘立敏介绍,修缮扩建工程于2015年4月开工,2018年9月完成施工。100多名工匠,以修旧如旧的工艺,将图书馆里珍贵的彩绘、琉璃瓦、水磨石等建筑亮点最大程度予以保留,完整再现了“中国复兴式”建筑的历史特征与建筑风貌。

  老建筑的一楼门厅,是八旬高龄的红缸砖地坪。修复者们在施工进场前将上方每一块砖做好标识、编号、拍照记录,再逐一拆除、打磨、清洗修复,将红缸砖重新铺贴。顶部琉璃瓦是最新烧制的,“我们根据原来瓦当后面的印鉴,在宜兴几经周折找到了当年烧制瓦当的窑厂,请他们重新烧制。”唐效勇回忆。

  大堂屋顶彩绘,部分是原件,由工作人员按照最小干预原则进行修复,其他彩绘按原件复制。仔细端详,就能发现墙内斑驳旧彩绘与细致新彩绘的区别,建筑的年轮得以彰显。

  修缮后,无论是彩绘壁龛、红缸砖地坪,还是重檐歇山顶的门楼、琉璃瓦屋脊、檐上点缀的吻兽件,都得以原汁原味保留。最让人惊艳的要数二楼大厅孔雀门,再度开屏重现华美。“这是1934年的原物,那时候没有焊接,全部依靠铆钉将铁铆在一起,做工相当细致。”杨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东昌介绍。

  保护历史建筑,更应该让它成为学习与体验城市历史的开放平台

  “这个图书馆外貌是古旧的,但是里面是全新的,它按照现代数字化图书馆的要求实现借阅数字化、图书内容数字化。”刘东昌强调。

  依照当年的设计图纸,杨浦区图书馆新馆不仅实现了建筑师最初设计的“井”字形布局构想,同时,图书馆面积得以扩建数倍,为更多的文化服务提供了空间与可能。馆内设置了最多同时容纳800位读者的上限,其空间以“学习支持中心”为核心理念,规划了文献借阅、数字服务、展览展示、主题活动4个基本功能区,体现当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同时专设“上海近代市政文献主题馆”,这也是杨浦区图书馆新馆馆藏的一大特色。

  “我们花了很多精力,让这栋建筑回归图书馆的本质。它曾经是封闭‘藏书楼’性质的图书馆,现在,我们把她打造成大空间布局的当代图书馆,既复原原有功能,又在空间布局中体现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之路,重心从‘文献收藏中心’向‘学习支持中心’转移。”潘立敏说。

  改建后的图书馆,不仅提供阅读空间,还提供交流的场所,比如听讲座,办读书会等。自国庆起至今年年底的开馆季期间,图书馆将相继推出近百场读者活动,包括静思讲坛、“悦音书话”音乐普及等。

  “把这栋建筑继续设为图书馆,是为了让几代人有更完美的生活。”在潘立敏看来,这是一项立足长远的决策,“重新把书香引进来,把读者请进来,重新给这栋建筑赋予功能予以再生,这是老建筑在城市更新中的有益探索,寻求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环境的融合,也为城市历史文脉的保存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践案例。”

  用潘立敏的话来说,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让当代人了解“从前”的历史知识,更应该让它成为一个城市历史学习与体验的开放平台。

  旧上海市图书馆变身杨浦区图书馆新馆,有读者说,我几乎走遍了上海每一座图书馆,没有哪一座比得上这里,因为这儿的每个角落都有故事。

  制图:郭 祥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文物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