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刘明科
一般意义上讲,钺是商周时的一种青铜铸造的兵器。由于其在实战中的杀伤力不如戈矛之类兵器,实用地位大大降低,多数情况下的意义在于仪仗及军权的象征。
本文介绍的这件钺(图1)与众不同,它是由玉石磨制而成的,光素无纹,长5.3、宽4、厚0.3厘米,1978年从陕西宝鸡法门镇齐家村十九号西周墓葬出土,现藏周原博物馆,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玉钺黄中泛绿色,半透明,通体磨光。扁平长方梯形,刃呈弧状,中心部位有一小圆孔,两侧各有互相对称的四个齿状牙饰。
钺的形状很像斧,因此《说文》上曰:“钺,大斧也,一名天戉。”《说文解字》又曰:“大者称钺,小者称斧。”《书·顾命》上也曰:“钺、铖同兵类,脱
3-岐山石钺
胎斧。大者钺、小者铖。一人冕执钺,一人冠执铖。”两者的区别在于斧刃较钺为窄,钺刃较宽大,呈弧形,似新月。这些记述似乎都是以大小来区分斧和钺的。实际上,这些以大小来定名古器物的不单单体现在斧和钺上,许多文献上对古代乐器的解释往往也是含混不清,出现名称混乱,含义模糊,分类不清。以大、小来区分镈、钟。如《国语·周语下》记载:“细钧有钟无镈,昭其大也。”韦昭注:“钟,大钟。镈,小钟也。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镈为:“镈,大钟辞于之属。”但是,这里可以肯定,钺、斧的称名不论大小,都是由原始社会的石斧演化而来的一种古代的兵器。石斧(图2)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用磨制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猎禽兽,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之一。古汉字中“斤”就是砍木头的斧字,所以后来从斤字旁的汉字多有斩截、折取的意思。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过一种磨制非常精细的石钺(图3),钺体扁平,刃部宽阔,弧曲度大,两边有齿牙状饰。这种精心制作的石钺显然不适宜砍伐林木或用于农作。据推测很可能是古人专门制造的原始兵器。
5-竹园沟西周銎内鉞
考古发现表明,商代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钺。这时的青铜钺仍保留了石钺的特点,刃部弧曲宽阔,两角略微上翘。如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中,就出土了两件大型青铜钺。进入西周,钺的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种类也比较繁多,出现了一种空头钺,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装柄(图4)。由于这时青铜冶炼中加入了铅、铁、锡、金等多种金属,铸造出的钺质地坚韧,做工精良。从西周考古发现看,斧与钺到了西周时的形状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图5)。但由于钺的形体笨重,杀伤力远不如戈、刀、矛,所以渐渐脱离战场,成为一种礼仪性兵器。如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两件大型青铜钺,重达8.5—9公斤,上面铸有铭文:“妇好”。妇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著名女统帅,曾多次率兵出征。试想,这么笨重的兵器,女将军统帅怎么挥舞?显然,这两件青铜大钺当是妇好将军权威的象征。由此不难看出,钺作为礼仪性兵器在商周时的地位远远大于实用的作战兵器。
钺在商周时的用法不光是兵器,还是军队指挥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同时兼有刑法的意义。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攻克商王王宫后,用黄钺斩了纣王的头颅,悬于太白旗上。直到汉代仍以斧钺为斩首的刑具。由于斧钺是一种斩杀罪人的刑器,所以历史上有“斧钺之诛”的说法。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姬发在孟津会合八百诸侯,北渡黄河,陈师商郊牧野。誓师后,武王“左杖黄铖,右秉白旗”,指挥战斗。又“斩以玄铖,悬其头小白之旗”,完成接管商王朝政权的典礼。在古代,大将接受斧钺就等于被授予军权帅印。史载武王克商后,“公旦把大铖,召公把小钱以夹武王”。从这段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古时代的斧铖,不仅是用于战阵的白刃兵器,也是军队指挥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种礼仪被继续延用,重臣出征往往加有“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行使军权之意。
这件玉质钺的出土,则更加完善了钺的礼制功能之意义。因为这种形制的玉钺从质地到形制,已不完全具备兵器的实用功能了,只能是一种军队指挥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它对于我们认识钺的礼仪功能增加了新的实物资料。